- 年份
- 2024(9088)
- 2023(13215)
- 2022(11556)
- 2021(10675)
- 2020(9057)
- 2019(20587)
- 2018(20800)
- 2017(41232)
- 2016(21812)
- 2015(24684)
- 2014(24872)
- 2013(25074)
- 2012(23250)
- 2011(21272)
- 2010(21440)
- 2009(20080)
- 2008(19194)
- 2007(17041)
- 2006(15407)
- 2005(13854)
- 学科
- 济(109856)
- 经济(109752)
- 管理(64169)
- 业(59348)
- 企(47247)
- 企业(47247)
- 方法(45194)
- 数学(39834)
- 数学方法(39505)
- 中国(26952)
- 农(25192)
- 地方(23225)
- 财(22772)
- 业经(21102)
- 学(20944)
- 制(17987)
- 贸(17941)
- 贸易(17930)
- 易(17323)
- 农业(17128)
- 环境(15621)
- 银(15354)
- 银行(15317)
- 和(15077)
- 行(14710)
- 融(14699)
- 金融(14698)
- 地方经济(14650)
- 理论(14173)
- 技术(13223)
- 机构
- 大学(329148)
- 学院(326991)
- 济(144541)
- 经济(141693)
- 管理(130394)
- 理学(112850)
- 理学院(111649)
- 研究(110582)
- 管理学(109991)
- 管理学院(109401)
- 中国(82544)
- 京(69308)
- 财(65630)
- 科学(65136)
- 所(55198)
- 财经(53021)
- 研究所(49957)
- 中心(48365)
- 经(48022)
- 农(46824)
- 江(45995)
- 业大(45083)
- 经济学(44927)
- 北京(44366)
- 范(41542)
- 师范(41231)
- 经济学院(40343)
- 院(39651)
- 财经大学(39336)
- 州(37423)
- 基金
- 项目(215153)
- 科学(169283)
- 研究(158815)
- 基金(157181)
- 家(135421)
- 国家(134320)
- 科学基金(115556)
- 社会(101946)
- 社会科(96717)
- 社会科学(96692)
- 基金项目(83594)
- 省(82134)
- 自然(73634)
- 自然科(71866)
- 自然科学(71853)
- 教育(71629)
- 自然科学基金(70562)
- 划(68638)
- 资助(65252)
- 编号(64680)
- 成果(52207)
- 部(48275)
- 重点(47218)
- 发(46326)
- 创(43930)
- 课题(43614)
- 国家社会(41919)
- 教育部(41828)
- 人文(41122)
- 创新(41034)
- 期刊
- 济(164456)
- 经济(164456)
- 研究(104151)
- 中国(54915)
- 管理(49071)
- 财(47026)
- 学报(46934)
- 科学(44468)
- 农(42059)
- 大学(35797)
- 学学(33873)
- 教育(29827)
- 融(29307)
- 金融(29307)
- 农业(29268)
- 经济研究(28219)
- 技术(27607)
- 财经(26413)
- 业经(25542)
- 经(22588)
- 问题(21389)
- 技术经济(17965)
- 理论(17305)
- 商业(16562)
- 贸(16308)
- 实践(15464)
- 践(15464)
- 现代(15355)
- 图书(15335)
- 统计(14727)
共检索到482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赫永达 孙巍 张帅
利用平滑转移向量自回归(LSTVAR)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刻画了我国1978—2014年期间的能源消费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冲击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增长状态下两者之间的相互冲击具有非对称性特征: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同增长,且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对能源消费的增加具有长期增长要求;在经济非高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拉动更为显著,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也更长久,此时,试图通过增加能源消费来刺激经济只能产生短期的正向效应,随后将会制约经济的增长,与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相比,在经济非高速增长时期的能源需求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显著。同样,就能源对经济产出的冲击而言,负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宁 李娜丽沙
在跨国静态面板模型和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中国与RCEP成员国经济增长非对称冲击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解释了这种非对称冲击效应的原因。研究表明:RCEP中的发达国家受到中国经济冲击的影响最为显著,越南、柬埔寨受中国经济冲击的影响不断加强,老挝、缅甸受到的冲击影响最小;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体现在能够显著促进RCEP成员国的经济增长,而RCEP成员国的经济波动对中国的反向冲击影响较小,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双向冲击是非对称的,这种非对称冲击效应是由中国的经济网络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在RCEP区域内,无论是从整体上还是部门上看,中国的经济网络结构均处于首位度的位置,反映了中国在RCEP中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杰琦 韩颖
本文基于季度数据,引入非对称协整模型,考察国际油价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鉴于油价波动对不发达经济体可能的冲击,还测度了油价的不确定性并探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短期来看,国际油价变化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原因,"中国因素"对全球油价变化的影响尚不明显;(2)从长期来看,国际油价和经济增长具有非对称协整关系,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明显大于油价下跌所产生的效应;(3)国际石油市场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导致油价波动在油价上涨时表现更加明显。油价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长期中则不会显著影响经济增长。以上结果意味着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安全问题,加强油价波动预警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小安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了银行信贷冲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区域内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效应,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经济周期下微观经济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经济周期 非对称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强 张晓峒 滑冬玲
本文首先利用动态因子模型从35个宏观变量中提取4个宏观共同因子。基于这些共同因子构建logistic平滑转移的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LSTFAVAR)模型。最后,基于LSTFAVAR模型分析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物价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产出、价格和货币供给量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其中,在物价高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冲击比物价非高增长状态更为明显。而且在物价非高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上涨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而在物价高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上涨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因此,面临国际油价上涨引起的经济"滞胀",政府当局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手段。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明清 张俊英
本文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比较分析消费、投资及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后,发现:消费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最大、出口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较大、投资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最小,因而,中国过去经济增长的"低消费、高投资、高出口"的方式很不合理,调整内需中消费与投资需求结构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调整内外需求结构有助于减少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与潜在风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毅 牛慧
选取沪深两市2001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度所有上市A股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不同资产误定价水平的投资组合,揭示了中国宏观经济冲击对资产误定价影响的非对称性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时期下,宏观经济冲击对不同资产误定价水平下投资组合绩效的影响均具有非对称效应,且宏观经济超预期正向冲击的影响效果要大于负向冲击。此外,相较于资产误定价水平为零的股票,宏观经济的超预期正向冲击对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或低估的股票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市场上出现的资产误定价现象并不完全是宏观经济超预期发展引发的结果,而更有可能是由股票市场自身的特征所导致的。基于此,进一步提出继续深化改革金融市场进程、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冲击 资产误定价 非对称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 王昆
文章基于我国1996—2015年的经验数据构建金融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进行综合测度,然后运用VAR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引致性需求,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却没有支持作用。然后运用ARDL模型对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市场结构之间的作用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我国金融发展效率低下、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产生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抵消了金融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速金融市场化进程,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发展环境来降低金融抑制,同时促进金融市场创新,满足经济增长带来的金融服务需求。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非对称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史焕平
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经济背景,基于相关的经济理论,应用数据分解方法,从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中分解出随机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度量随机冲击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短期与长期效应。本文的结果表明:(1)样本期平均而言,我国遭遇的需求冲击为负,供给冲击为正;(2)需求冲击对产出具有短期正向"驼峰"效应,对通胀具有正向长期持久效应;供给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持久效应,对通胀具有负向持久效应;(3)美国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长的快速下滑是负向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联合作用的结果,价格水平的下跌则是负向需求冲击的结果,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复苏主要是需求冲击的贡献。当前经济增长率中长期趋势成分还相对较低,复苏过程还...
关键词:
需求冲击 供给冲击 金融危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中建 刘翠霞
"新常态"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1980—2012年数据,运用VAR模型探讨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实证结果发现,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存在显著差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个子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比较显著,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增加值对GDP的冲击在第4期高达0.038;而其他4个子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满向昱 宋彦蓉 郑志聪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其对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影响效果的精准测度。为此,本文利用经济增长及财政收支1992年至2013年的月频数据,运用STVAR模型及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法从多个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财政政策不论是在财政政策类型角度下还是不同经济增长状态角度下均对产出存在非对称影响,据此提出重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相机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注意宏观调控的稳步推进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等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单飞 郑义汀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国债负担率为转换变量的平滑转换模型(STR)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对国家层面和省际层面国债负担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国家层面,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处于低区间,即过重的国债负担会降低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2)在省际层面,国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且呈现非对称性。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国债负担率的阶段转换会导致国债负担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反应系数具有地区异质性和时变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各地区税收收入连年高速增长,导致全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研究发现这种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给经济增长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它降低了经济增长率和税后单位资本的产出水平,并且中西部地区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高于东部地区。这种情况对于我国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有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能不利,政府应适时调整税收政策。
关键词:
税收增长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慧明 段容 贾相华
利用面板分位回归模型,考量不同市场环境下原油价格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大宗商品市场非对称性冲击效应。结果表明:油价冲击对中国大宗商品收益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正负油价冲击对其均有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环境好转,正油价冲击的作用逐渐增强,负油价冲击则逐渐减弱;政策不确定性对大宗商品收益有促进作用,但在牛市环境下有抑制作用;且危机前后,油价冲击对大宗商品收益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肖强 白仲林
本文针对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等11个金融变量,利用动态因子模型得到共同金融因子,然后基于VAR模型构建了中国金融状况指数(FCI)。并且以FCI作为转移变量,建立了包含FCI、产出和价格的因子扩展的logistic平滑转移向量自回归(FALSTVAR)模型,分析FCI对宏观经济变量冲击响应对金融状况变迁的依赖性。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金融状况下,FCI代表的金融市场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在金融状况较好情形下,FCI对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在金融状况恶化的情形下,FCI对产出具有显著负的即有害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