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7)
- 2023(13465)
- 2022(11835)
- 2021(10840)
- 2020(9237)
- 2019(21376)
- 2018(21388)
- 2017(42876)
- 2016(22783)
- 2015(25799)
- 2014(25998)
- 2013(26008)
- 2012(24200)
- 2011(22071)
- 2010(22291)
- 2009(20906)
- 2008(20184)
- 2007(17864)
- 2006(16190)
- 2005(14528)
- 学科
- 济(114353)
- 经济(114232)
- 管理(66606)
- 业(62994)
- 企(50462)
- 企业(50462)
- 方法(48575)
- 数学(42970)
- 数学方法(42637)
- 中国(29049)
- 农(26111)
- 财(24637)
- 地方(23911)
- 业经(21737)
- 学(21600)
- 制(18919)
- 贸(18797)
- 贸易(18786)
- 易(18127)
- 农业(17853)
- 银(15762)
- 银行(15720)
- 环境(15414)
- 和(15396)
- 融(15357)
- 金融(15356)
- 行(15033)
- 地方经济(14887)
- 理论(14820)
- 务(14623)
- 机构
- 大学(342784)
- 学院(339452)
- 济(149518)
- 经济(146554)
- 管理(135076)
- 理学(116990)
- 理学院(115718)
- 研究(114473)
- 管理学(113996)
- 管理学院(113386)
- 中国(85184)
- 京(72423)
- 财(68769)
- 科学(66941)
- 所(57064)
- 财经(55577)
- 研究所(51512)
- 经(50440)
- 中心(50152)
- 农(48848)
- 江(48319)
- 经济学(46810)
- 业大(46797)
- 北京(46288)
- 范(43310)
- 师范(42987)
- 经济学院(42111)
- 财经大学(41278)
- 院(41032)
- 州(39170)
- 基金
- 项目(223017)
- 科学(175820)
- 研究(165106)
- 基金(163300)
- 家(140513)
- 国家(139369)
- 科学基金(120086)
- 社会(106243)
- 社会科(100737)
- 社会科学(100711)
- 基金项目(86651)
- 省(84990)
- 自然(76334)
- 教育(75063)
- 自然科(74497)
- 自然科学(74480)
- 自然科学基金(73185)
- 划(71202)
- 资助(68254)
- 编号(66998)
- 成果(54785)
- 部(50451)
- 重点(49038)
- 发(47786)
- 创(45608)
- 课题(45487)
- 教育部(43868)
- 国家社会(43790)
- 人文(43011)
- 创新(42485)
- 期刊
- 济(167884)
- 经济(167884)
- 研究(107560)
- 中国(58851)
- 管理(50525)
- 财(50053)
- 学报(49126)
- 科学(45929)
- 农(43636)
- 大学(37699)
- 学学(35624)
- 教育(32796)
- 融(30977)
- 金融(30977)
- 农业(30098)
- 技术(28808)
- 财经(28372)
- 经济研究(28326)
- 业经(25303)
- 经(24235)
- 问题(22173)
- 技术经济(18571)
- 理论(17802)
- 贸(17527)
- 商业(16088)
- 实践(15830)
- 践(15830)
- 图书(15786)
- 现代(15707)
- 统计(15654)
共检索到502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嘉 刘鹏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非一致性。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本文在探讨OFDI影响国内制造业转移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并结合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OFDI引致的制造业转移以"市场换市场"的扩张型为主,通过对国内市场生产及供应量的增加,能有效弥补OFDI对中国制造品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2)在行业层面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较之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更强的市场扩张潜力;(3)在区位层面上,中国东部、中部和西南区域内省份OFDI会形成制造业较强的国内市场寻求动机,省份间扩张型转移更为明显。最后,本文就如何通过OFDI来促进区域内制造业平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桢
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失业率的变动关系,以及对就业弹性的分析,显示我国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不断趋弱。而宏观生产函数模型的结构参数变动显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弱,Chow检验进一步显示宏观生产函数结构参数具有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结构偏离度分析则表明我国第二产业增长快但就业能力却在下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率 就业效应 结构偏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红 徐雅梦
本文根据1995~2015年的年度数据,建立了创业、经济增长和就业三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发现,创业、就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其中,创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就业,同时还发现创业与就业之间存在相互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政府应该鼓励民众创业,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词:
创业 经济增长 就业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红 徐雅梦
本文根据19952015年的年度数据,建立了创业、经济增长和就业三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发现,创业、就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其中,创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就业,同时还发现创业与就业之间存在相互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政府应该鼓励民众创业,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词:
创业 经济增长 就业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惠 杨爱年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相符合。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均衡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汤光华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是处于就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联系,本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永平 祝接金
以经济增长较快的东南沿海四省市为对象,实证研究其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四省市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率的作用远远较投资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且上海和广东的经济增长和投资之间还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除上海外,其他三省的投资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但不是非常显著。因此可认为,改革期间稳步提高的投资率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这不仅反映出普遍存在的投资效率和效益不高的事实,说明有必要采取措施以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还暗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首先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在此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稳定。在中国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两者呈现出非正向的变动关系。深入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对增加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永礼
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国家的繁荣,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安定,因此二者的关系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同时增长的奇怪现象。这与经典的"奥肯定律"相悖。对于此现象,国内学者从不同方面给予一定的解释,而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工资增长率这一因素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率 工资增长率 卡尔曼滤波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安平 李勋来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从有效就业的视角研究了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有效就业的增加也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有效就业 经济增长 协整 格兰杰因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钱永坤 宋学锋 董靖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 ,部分学者将下降原因归结为工业走了资本密集化道路。本文试图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检验这一推断 ,结果发现上述推断理由并不充分 ,90年代以来资本投资增加不仅没有替代劳动力 ,反而是拉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实际工资增加抵消了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导致 GDP的就业弹性下降。我们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市场化对就业的抑制作用将减缓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趋势将改变 ,有可能转而增加。
关键词:
就业弹性 市场化程度 实际工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卫国
为了探究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原因,本文分别采用传统的能源经济分析方法和现代计量经济讨论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总量的互动关系。能源经济分析表明,石油消费强度和消费弹性等指标不能正确地描述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总量的互动关系;计量经济分析发现,我国经济总量和三次产业产值对石油消费具有较强的单向正影响;石油消费与三次产业构成综合均衡关系,第二、三产业的短期影响具有积累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思洁 朱长征
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根据我国高速公路和经济发展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高速公路发展是实际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高速公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高速公路发展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较弱,但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贡献较大。针对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速公路建设 经济增长 高速公路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雪梅 赵松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