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7)
- 2023(6932)
- 2022(5947)
- 2021(5367)
- 2020(4555)
- 2019(10127)
- 2018(10221)
- 2017(20962)
- 2016(10961)
- 2015(12163)
- 2014(12275)
- 2013(12609)
- 2012(12323)
- 2011(11493)
- 2010(12062)
- 2009(11599)
- 2008(11015)
- 2007(10013)
- 2006(9489)
- 2005(8956)
- 学科
- 济(72390)
- 经济(72351)
- 管理(28261)
- 业(26317)
- 方法(23313)
- 数学(21318)
- 数学方法(21236)
- 企(18738)
- 企业(18738)
- 中国(18475)
- 地方(17657)
- 农(14966)
- 财(13025)
- 地方经济(13007)
- 制(12929)
- 学(12831)
- 业经(11920)
- 贸(10731)
- 贸易(10723)
- 银(10592)
- 银行(10566)
- 易(10365)
- 行(10223)
- 融(9990)
- 金融(9990)
- 农业(9935)
- 体(9657)
- 产业(8882)
- 环境(8780)
- 税(8193)
- 机构
- 学院(173971)
- 大学(173626)
- 济(88378)
- 经济(86852)
- 研究(65665)
- 管理(60534)
- 中国(51376)
- 理学(50990)
- 理学院(50327)
- 管理学(49662)
- 管理学院(49311)
- 财(41158)
- 京(36901)
- 科学(36526)
- 所(34218)
- 财经(32297)
- 研究所(30583)
- 经济学(29729)
- 经(29104)
- 中心(27565)
- 经济学院(26649)
- 江(26255)
- 农(25024)
- 北京(24173)
- 财经大学(23725)
- 院(23206)
- 范(21869)
- 师范(21681)
- 业大(21197)
- 州(20530)
- 基金
- 项目(101443)
- 科学(79297)
- 研究(75217)
- 基金(73798)
- 家(63842)
- 国家(63379)
- 科学基金(52850)
- 社会(49889)
- 社会科(47379)
- 社会科学(47369)
- 基金项目(38180)
- 省(37912)
- 教育(33196)
- 划(31970)
- 自然(31393)
- 资助(31112)
- 自然科(30584)
- 自然科学(30575)
- 自然科学基金(30037)
- 编号(29619)
- 成果(24633)
- 发(24364)
- 重点(23543)
- 部(23266)
- 国家社会(21202)
- 课题(21113)
- 发展(20403)
- 展(20167)
- 教育部(19986)
- 创(19867)
- 期刊
- 济(108650)
- 经济(108650)
- 研究(61743)
- 中国(30771)
- 财(29927)
- 管理(24258)
- 学报(23661)
- 农(23009)
- 科学(22797)
- 融(20371)
- 金融(20371)
- 经济研究(19774)
- 大学(18030)
- 财经(17416)
- 学学(17276)
- 业经(15681)
- 农业(15304)
- 经(15229)
- 问题(14781)
- 技术(14211)
- 贸(12291)
- 教育(11940)
- 国际(10690)
- 技术经济(10666)
- 统计(9639)
- 商业(9559)
- 经济问题(9190)
- 世界(9056)
- 理论(8805)
- 经济管理(8611)
共检索到277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达
1.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分产业看,一至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3.8万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8.58万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9.61万亿元,增长7.9%.增速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6.7%。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这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变化,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由原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京梅
2014年以来,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以及工业生产等多项指标呈现下滑走势,最新公布的3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48.1,创八个月来的新低。目前看我国经济减速和下行的压力较大,实现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难度较大,业界对此充满担忧。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减速?未来一个时期国家应该出台哪些政策稳定经济、提振信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近年新低2014年1~2月份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较为疲弱,突出表现为三大需求、工业生产、企业实现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甘思德 程覃思
年,战略分析领域最流行的词汇是"修昔底德陷阱",即崛起中的大国和守成大国终有一战。这个词汇如此流行,正是因为中美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担忧中国将有能力有自信挑战美国的军事主导地位及其在亚洲的影响力。由此来看,中国经济的放缓延迟了最后的摊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志磊
2019年10月,教育部颁布2018年教育经费执行统计公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4.11%。2015-2018年这一数字分别为4.26%、4.22%、4.14%、4.11%。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持续三年下降。比例上看似不大的下降,对应的经费数以百亿计!近年来,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挑战日益加大。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测算,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总额将超过2万亿。减税降费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无疑对提振实体经济大有裨益,但是,减税降费后,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甚至下滑,客观上加大了财政收支矛盾。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但老百姓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增长并未放缓。随着教育机会的扩大,我国已基本解决
关键词:
经济增速放缓 教育经费 收支矛盾 背景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犁 高玉忠
在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因而无需过于担忧经济增速放缓进入2012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多重因素使得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不仅高出发达国家好几倍,也明显高于主要发展中国家,物价上涨压力继续减轻,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就业形势总体尚可。同时,在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因而无需过于担忧经济增速放缓。应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着力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蔡春林 丁畅
金砖国家经济放缓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一种主动的可控式的自我矫正。金砖国家政府不过分干预经济增速放缓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发展质量,"刮骨疗毒"式的增速放缓是解决经济增长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更需要金砖国家强化合作激活长期增长潜力,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经济互动,采取以发展为导向的合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以金砖国家峰会带动其他实质性对话机制建设,联合制定加强金砖国家合作的路线图,尽快明确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设立细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防范金砖国家合作效应递减和凝聚力下降风险,强化金砖国家合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互利共赢 合作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邓玲 刘安凤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新目标,对就业的关注从量的提高逐步转到质的改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对就业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滞后的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行明 刘朋 马双
2007年以后,我国中西部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全面超越东部地区,呈现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尤其以西部地区最为突出,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出缺口在经历了1993~1996年的短暂收缩后持续负向扩大,说明各地区实际产出长期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之下,这也说明我国整体及区域经济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站不住脚。长期来看,未释放的经济增长潜力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粗放式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推动技术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挖掘发展潜力,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本文对2012年我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增长速度约为8.5%的预测,对三大需求增长态势做了"一快两慢"的判断,并认为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可望增强;同时,文章分析了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及其必然趋势,并指出需要关注的六个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或基调不需做大的调整等六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经济增长 增长速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猛
2018年年初以来,受外部因素以及结构性问题影响,英国经济增长乏力,下行压力加大。现对英国经济增速放缓表现及原因分析如下,供参考。英国经济近期增速放缓表现2018年以来,英国经济延续了"脱欧"公投以来的"颓势",仍未出现好转迹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趋于停滞。受天气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安德斯·阿斯兰德 刘兴坤
2000—2012年,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金砖国家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这些国家经济总体的年均增长率达到6.296,而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速仅为1.9%。2003年高盛一篇极具影响力的论文曾预测,金砖国家经济的超常增长将会一直持续到2050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高速增长已被广泛认可为一种新的常态现象。同时,一种新的常规观念也正在形成,即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经济增长正在趋于收敛,并且中国经济将很快超过美国,并主导世界经济。然而,1981—1999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却截然不同,这20年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长青
中国社会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逐年放缓。采用索罗-斯旺模型解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下行压力并存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转型时,必然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不能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而放弃经济转型。我国经济要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内需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应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就业人口,避免就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还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关键词:
消费经济 结构调整 经济下行 增长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坚
经济增速放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局面,而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规则也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文章在分析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趋势基础上,分析经济增速放缓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剖析当前国际贸易规则新趋势,提出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新规则的策略:搁置争议,顺畅合作;在自贸区内寻求自由化和便利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开放和控制并举。
关键词:
全球经济 增速放缓 国际贸易规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坚
经济增速放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局面,而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规则也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文章在分析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趋势基础上,分析经济增速放缓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剖析当前国际贸易规则新趋势,提出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新规则的策略:搁置争议,顺畅合作;在自贸区内寻求自由化和便利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开放和控制并举。
关键词:
全球经济 增速放缓 国际贸易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