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8)
- 2023(13752)
- 2022(11240)
- 2021(10186)
- 2020(8570)
- 2019(19356)
- 2018(19273)
- 2017(37690)
- 2016(20108)
- 2015(22695)
- 2014(22757)
- 2013(22929)
- 2012(21545)
- 2011(19606)
- 2010(20495)
- 2009(19737)
- 2008(19573)
- 2007(17708)
- 2006(16314)
- 2005(15372)
- 学科
- 济(119124)
- 经济(119013)
- 业(84574)
- 企(76490)
- 企业(76490)
- 管理(74415)
- 方法(43899)
- 数学(35289)
- 数学方法(34922)
- 业经(33021)
- 中国(30089)
- 农(29196)
- 财(28329)
- 地方(26701)
- 制(21203)
- 农业(20922)
- 务(19810)
- 财务(19774)
- 财务管理(19747)
- 技术(19334)
- 企业财务(18683)
- 策(17494)
- 贸(17455)
- 和(17454)
- 贸易(17439)
- 易(16866)
- 银(16548)
- 银行(16538)
- 理论(16508)
- 体(16257)
- 机构
- 学院(309936)
- 大学(303116)
- 济(145119)
- 经济(142556)
- 管理(122303)
- 研究(103971)
- 理学(103511)
- 理学院(102462)
- 管理学(101013)
- 管理学院(100416)
- 中国(83630)
- 财(67338)
- 京(63940)
- 科学(57537)
- 财经(52570)
- 所(52526)
- 江(48147)
- 经(47423)
- 研究所(46414)
- 中心(46076)
- 农(45647)
- 经济学(44979)
- 北京(41521)
- 经济学院(40185)
- 业大(38890)
- 州(38589)
- 财经大学(38429)
- 范(36928)
- 院(36647)
- 师范(36627)
- 基金
- 项目(185690)
- 科学(148545)
- 研究(140111)
- 基金(135195)
- 家(114808)
- 国家(113742)
- 科学基金(99561)
- 社会(92503)
- 社会科(87955)
- 社会科学(87934)
- 省(74044)
- 基金项目(70164)
- 教育(63325)
- 自然(61123)
- 划(59885)
- 自然科(59731)
- 自然科学(59718)
- 自然科学基金(58704)
- 资助(56261)
- 编号(55930)
- 发(45410)
- 成果(44892)
- 重点(41400)
- 创(41391)
- 部(41381)
- 课题(39252)
- 业(38646)
- 国家社会(38187)
- 创新(37879)
- 发展(37707)
- 期刊
- 济(177204)
- 经济(177204)
- 研究(100100)
- 中国(62190)
- 管理(54084)
- 财(53604)
- 农(43318)
- 科学(38276)
- 学报(36799)
- 融(34001)
- 金融(34001)
- 技术(31229)
- 农业(29702)
- 业经(29548)
- 大学(29486)
- 经济研究(29030)
- 教育(28220)
- 学学(28047)
- 财经(27635)
- 经(23986)
- 问题(22988)
- 技术经济(20423)
- 贸(18457)
- 统计(17790)
- 业(17598)
- 商业(16992)
- 世界(16470)
- 策(16341)
- 国际(16142)
- 现代(16097)
共检索到492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本云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振兴我国民族汽车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国家对于重大项目研究投入相对分散、政府采购对自主品牌支持不足、零部件企业发展滞后、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支撑体系能力弱等问题。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汽车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应形成战略同盟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等。
关键词:
自主品牌 技术创新 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祖明 李仲轶 周晔
我国大多数企业尚处于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通过产品出口来实现企业市场目标是现实的选择。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相比较,市场寻求型的海外目标市场选择研究相对不足。本文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作为行业和企业选项,在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目标市场选择模型和基于直觉模糊混合平均算子的目标市场决策模型。以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海外目标市场选择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决策。研究表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优先选择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比如巴西、南非和俄罗斯等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显君 谢南香 徐可
当前学术界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整体性、系统性、定量化研究还是空白。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系数法、德尔裴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研究了技术输入能力与技术输出能力之间的关系。基本结论是:本土汽车企业技术竞争力发展不均衡、差距较大,传统企业表现差强人意。
关键词:
自主品牌 汽车企业 技术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英
文章通过对我国汽车企业并购国际品牌的动因分析,认为并购后品牌整车的市场价值应该包含随时间变化的价值要素、随时间变动的品牌定位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服务能力和研发能力。通过对国内其他行业并购国际品牌的途径分析,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并购后国际品牌价值的维护策略是市场维护,品牌维护,提升核心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梅
印尼汽车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初,经历过进口替代、本地化、国产化再到自由开放的不同时期,但时至今日印尼汽车产业仍处于汽车产业链的低端,即印尼汽车工业正处在低端汽车零部件生产向高端零部件生产发展的阶段。随着印尼经济的发展以及中产阶级的壮大,印尼步入汽车消费和生产大国,并成为中国车企海外投资的重要目标国。中国车企从21世纪初开始试水印尼市场,从销售到组装投资,拓荒之路异常艰苦。面对日资独大印尼的汽车市场,长期的发展战略、精准的市场定位、良好的金融和售后服务以及品牌树立,是中国车企征战印尼汽车市场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印尼汽车产业 中国车企 投资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国家要从产业战略角度科学规划,给自主品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企业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注意自主策略,优化创新方法,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创新企业体制与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力华 杨亚莉
在中外品牌汽车激烈竞争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质量不高、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开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的研究,通过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的研究,明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从自主品牌汽车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潜在优势和外部威胁等方面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行了SWOT分析,结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典型代表的成功经验,分别从技术策略、产品策略、品牌策略、市场策略和管理策略提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自主品牌汽车 SWOT分析 发展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泽芳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起步晚、底子薄,是在与外国企业进行激烈竞争中取得发展的。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在国内经济型、中级乘用车、SUV市场立稳脚跟,并且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国外市场。在技术成果上,已经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在性价方面,自主品牌汽车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存在整体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对国内外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需要进一步增强实力,开拓市场。
关键词:
汽车产业 自主品牌 汽车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琪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与日本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举措,分析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现路径。借鉴日本汽车企业的经验,采取相关的措施,如加强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形成汽车产业联盟、加强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引导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文章也进一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分析来实现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政府要给予自主创新的企业财税优惠、鼓励和引导汽车消费和加强官产学研的合作创新;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技术联盟和攻克关键技术,完善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和建立汽车产业集群、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产业集群 技术联盟 合作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力吉图 郭淑维
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不仅关系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而且关系到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挤出效应理论,实证分析了EPR制度的实施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影响。研究表明:(1)EPR制度的实施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具有挤出效应,同时,合资品牌汽车企业推进EPR制度的活动具有技术溢出效应,这一外部效应可以缓解EPR的实施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挤出程度;(2)基于受益者负担原理、责任原理和竞争原理,文章提出了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力吉图 郭淑维
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不仅关系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而且关系到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挤出效应理论,实证分析了EPR制度的实施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影响。研究表明:(1)EPR制度的实施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具有挤出效应,同时,合资品牌汽车企业推进EPR制度的活动具有技术溢出效应,这一外部效应可以缓解EPR的实施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挤出程度;(2)基于受益者负担原理、责任原理和竞争原理,文章提出了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家杰 李光金 赵慧
由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达国家汽车市场集体低迷,然而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和发展潜力,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销国。随着世界汽车工业巨头在华布局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合资品牌为主、民族自主品牌与进口品牌为辅的市场竞争格局。2008年4月广汽本田提出了合资自主品牌的创新发展模式。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通过研究影响中国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模式的经济、政治、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四大因素,并重点论述经济因素中重要变量与中国合资自主品牌导入时机的直接关系,从而提出了中国汽车合资自主品牌导入时机的研究系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东北、长三角、湖北十堰—武汉、重庆市、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六大汽车企业集聚区,集聚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显著影响我国汽车企业效率。本文以2004年中国2160个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集聚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能显著提升汽车企业效率,汽车企业规模越大、相同产业或相近产业的集聚越能有效促进汽车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信息资源,增进企业的上下游联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汽车企业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城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对我国汽车企业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汽车业外资对本地汽车企业没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本地汽车生产企业有较明显的溢出。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外资溢出效应 汽车 中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冬 陈伟程 尹航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快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是推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汽车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标准、法规及管理体系,但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仍然存在缺乏先进节能技术且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企业平均油耗总体较高,环检合格率明显低于合资品牌,且随行驶里程裂化明显等问题。与合资品牌汽车相比,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产品节能减排技术、产品质量管理、发展理念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应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等方面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汽车行业 节能减排 策略 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纪雪洪
本文构建了我国汽车企业对标管理指标体系。将企业竞争力分为显示性竞争力和内因性竞争力两个方面,显示性竞争力包括企业规模、盈利水平和市场占有水平等三项因素,内因性竞争力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战略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集团掌控能力等五项因素。在此基础上,设立了40项具体对标指标。
关键词:
对标管理 汽车企业 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