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7)
2023(15121)
2022(12782)
2021(11803)
2020(10121)
2019(22691)
2018(22517)
2017(44055)
2016(23283)
2015(26073)
2014(25707)
2013(25490)
2012(23757)
2011(21522)
2010(21628)
2009(20328)
2008(19632)
2007(17225)
2006(15280)
2005(13559)
作者
(66702)
(55651)
(55563)
(52796)
(35524)
(26710)
(25246)
(21536)
(21146)
(19850)
(19002)
(18696)
(17809)
(17479)
(17284)
(17254)
(16389)
(16151)
(16108)
(16023)
(13916)
(13488)
(13419)
(12792)
(12666)
(12434)
(12287)
(11858)
(11286)
(10903)
学科
(117697)
经济(117584)
管理(70883)
(66925)
(55417)
企业(55417)
方法(52431)
数学(47107)
数学方法(46563)
中国(29116)
(26495)
(24850)
地方(23311)
业经(21758)
(20966)
(20330)
(18712)
贸易(18698)
技术(18585)
(18134)
(17708)
银行(17676)
(17315)
金融(17314)
(16954)
农业(16386)
(16238)
财务(16192)
财务管理(16149)
企业财务(15408)
机构
大学(341930)
学院(340032)
(153667)
经济(150872)
管理(133572)
理学(115602)
理学院(114437)
研究(112592)
管理学(112522)
管理学院(111876)
中国(86645)
(70816)
(69888)
科学(65061)
财经(57098)
(55173)
(51926)
中心(51566)
研究所(49838)
(49709)
经济学(49672)
(49505)
业大(46807)
经济学院(44731)
北京(43619)
财经大学(42647)
(41018)
(40655)
师范(40613)
农业(39017)
基金
项目(224779)
科学(179392)
基金(167422)
研究(162398)
(145270)
国家(144171)
科学基金(125246)
社会(107559)
社会科(102267)
社会科学(102244)
基金项目(87461)
(85997)
自然(80204)
自然科(78460)
自然科学(78438)
自然科学基金(77074)
教育(74978)
(72405)
资助(69739)
编号(63061)
(51004)
成果(50646)
重点(50267)
(48232)
(47991)
国家社会(45876)
创新(45409)
教育部(44587)
科研(43355)
人文(43266)
期刊
(165511)
经济(165511)
研究(102311)
中国(61729)
(54058)
管理(51953)
学报(49622)
科学(46307)
(43416)
大学(38641)
学学(36726)
(34112)
金融(34112)
技术(31236)
财经(29580)
农业(29185)
经济研究(29050)
教育(28267)
(25487)
业经(24682)
问题(21907)
统计(20496)
技术经济(19253)
(18438)
(17972)
理论(16772)
决策(16397)
商业(16202)
(15304)
国际(14858)
共检索到503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金全  刘汉  
本文使用兰德尔斯等人的"三元组"检验的方法来检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非对称。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中存在一定的非对称,主要是由固定资产投资、货币政策操作和价格水平变化造成的。因此,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工具来实现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刘志刚,于冬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Plucking model to test the asymmetric patterns in China's business cycle. We find the evidenc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lucking effect in output growth. The negative shock to output is not able to influence the growth trend in long run. The growth could return to its trend more quickly after the economy recoveries from the contracting phase in business cycle. Thes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acroeconomic control has play the roles of stabilizing economy, and the abilities of keeping rapid and stable growth have been enforced.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颖  唐晓彬  武一  
文章对我国1952~2009年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发现二机制状态的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对于刻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比较适合,刻画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波动十分明显,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平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浪南  刘宏伟  
本文利用1979年至2004年之间中国GDP季度数据,采用三区制马尔可夫均值和方差转移的二阶自回归(MSMV(3)-AR(2))模型和贝叶斯Gibbs抽样非参数估计方法,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MSMV(3)-AR(2)模型对我国经济状况提供了很好的拟合,显著支持增长率序列具有三区制状态:低速增长阶段,适速增长阶段和高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增长阶段的均值、方差、阶段性之间的转移概率的不同。我国经济周期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增长阶段的自维持概率和阶段性之间的转移概率的不同。此外,我国经济"适速增长阶段"的稳定性最高,"高速增长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翔  隋建利  
我国原油市场价格波动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在定性分析我国原油价格走势的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原油市场价格中均值过程和波动率过程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原油市场价格序列当中存在显著的三区制状态,即"低价格阶段""、中价格阶段"以及"高价格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艳  
文章以BK模型作为研究方法,对我国消费品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进行验证。构造了绝对衰退变量、门限衰退变量和平均衰退变量等三个衰退变量,并用该三个衰退变量估计我国消费品价格波动,研究表明,三个衰退变量的BK值都是滞后一阶的衰退变量系数的T统计量,且呈显著相关。这表明,我国消费品价格确实存在非对称性波动特征。为此,在价格调控过程中,政府应实行具有一定相机选择成分的、动态的物价调控机制,促成我国消费品市场价格的平稳波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全  付一婷  王勇  
本文利用均值—条件异方差模型检验了我国产出增长率中的条件波动性(条件标准差)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结构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函数描述了增长率波动性和经济增长率水平之间交互影响的动态传导路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波动性对经济增长水平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体现出经济周期波动性与经济增长趋势之间的正相关性。由此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和市场发展规模,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控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顺周期性质,特别是经济处于回升时期的经济政策方向与经济周期的扩张方向基本一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与经济增长趋势之间的正相关性预示着我国新出现的经济波动将是一轮上升型经济波动,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金全  梁冰  
财政政策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式,并在需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定量描述和检验了我国财政政策工具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相依性,在结构VAR模型中刻画了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反馈过程,并发现我国财政政策操作的相机选择性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在目前我国进入新经济周期的态势下,应当及时调整财政政策的期限结构和政策工具,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作用,以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乐一  张文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经济周期非对称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并且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最初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类型,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致力于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机理研究方面,并且近些年来,对非对称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其理论意义即学术价值和政策含义方面。
[期刊] 预测  [作者] 许月丽  战明华  
在年度总量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周期阶段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的分省面板数据对1997~2007年时段内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利率与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得到了如下结果:一是利率政策效应在经济高涨与低迷时是不同的;二是不同经济类型的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存在重大差别;三是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具有结构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研究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轶群  李晓春  
文章构建了用于研究中国劳动力转移波动性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对1978~2009年的劳动力转移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了技术冲击对中国劳动力转移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中国劳动力转移存在显著的周期波动性,与产出是顺周期;二是技术冲击可以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部分,尤其是技术冲击能够解释一半以上劳动力转移的波动;三是技术冲击对产出、居民消费、投资和劳动力转移产生了正向冲击,而对就业产生了负向冲击,其中,技术冲击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大,对产出和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次之,对投资影响最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皓  石柱鲜  
本文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预测能力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方法选择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利差先行指标。然后,利用基于利差先行指标的动态Probit模型检验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状态的预测能力,并且对静态Probit模型和动态Probit模型、各种动态Probit模型之间的预测效果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变动对未来3个月的经济周期波动状态具有比较稳定的指示作用,利用经济状态先验信息的动态Probit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静态Probit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文章运用多种参数稳定性检验方法研究我国总产出的动态变化路径,发现我国总产出序列具有明显的结构变化特征,获得了我国总产出的结构变化点估计。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具有内生结构变化点的单位根检验方法,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事实,对我国1952-2005年总产出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总产出是围绕多个结构变化点的分段趋势平稳序列,并且准确地给出了自1952年以来的总产出结构变化时间。总产出服从分段趋势平稳过程的结论,对宏观经济运行预测、政策主导下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和短期经济稳定措施是否有效,提高宏观管理政策水平以及总产出与其他总量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铁媛  祁怀锦  
文章通过计算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以及运用BK模型法对1990年以来的我国城镇总就业、第二产业就业以及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的分析,得知前两个指标存在着典型的缓升陡降型的非对称,而后者则存在着陡升缓降型的非对称;运用EGARCH模型,从GDP波动的角度对城镇就业非对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知对总就业和第二产业就业来说,GDP扩张时对它们产生的拉动效应要小于其收缩时产生的冲击效应,而对于第三产业就业来说则相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城镇就业非对称产生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晓彬  向蓉美  
文章利用多变量动态的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中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2季度的宏观经验数据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与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协动性特征显著但非对称性特征不明显,进而揭示出了此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与运行规律,从而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