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4)
- 2023(6127)
- 2022(5102)
- 2021(4586)
- 2020(3950)
- 2019(8849)
- 2018(9107)
- 2017(18127)
- 2016(9595)
- 2015(11100)
- 2014(11076)
- 2013(11439)
- 2012(11198)
- 2011(10640)
- 2010(10852)
- 2009(10622)
- 2008(10144)
- 2007(9291)
- 2006(8867)
- 2005(8311)
- 学科
- 济(67054)
- 经济(67008)
- 管理(23960)
- 方法(22102)
- 业(20247)
- 数学(20025)
- 数学方法(19928)
- 中国(17511)
- 地方(15789)
- 企(14605)
- 企业(14605)
- 地方经济(12005)
- 学(11922)
- 农(11532)
- 制(10773)
- 业经(10226)
- 财(9863)
- 贸(9488)
- 贸易(9480)
- 银(9478)
- 银行(9460)
- 行(9253)
- 易(9158)
- 融(8960)
- 金融(8960)
- 体(7759)
- 环境(7720)
- 经济学(7423)
- 和(7291)
- 农业(7255)
- 机构
- 大学(156620)
- 学院(155206)
- 济(79069)
- 经济(77631)
- 研究(58862)
- 管理(54126)
- 中国(46848)
- 理学(45292)
- 理学院(44751)
- 管理学(44051)
- 管理学院(43764)
- 财(37032)
- 京(32937)
- 科学(32886)
- 所(30697)
- 财经(29165)
- 研究所(27413)
- 经济学(26791)
- 经(26238)
- 中心(25252)
- 经济学院(23939)
- 江(23691)
- 北京(21733)
- 农(21702)
- 财经大学(21430)
- 院(20585)
- 范(19419)
- 师范(19272)
- 业大(18667)
- 州(18409)
- 基金
- 项目(89348)
- 科学(69979)
- 基金(65695)
- 研究(65089)
- 家(56941)
- 国家(56544)
- 科学基金(46989)
- 社会(43603)
- 社会科(41422)
- 社会科学(41413)
- 基金项目(33909)
- 省(32967)
- 教育(28653)
- 自然(28093)
- 划(28047)
- 资助(27991)
- 自然科(27352)
- 自然科学(27344)
- 自然科学基金(26826)
- 编号(25410)
- 成果(21580)
- 发(20838)
- 重点(20557)
- 部(20479)
- 国家社会(18696)
- 课题(17948)
- 教育部(17601)
- 发展(17147)
- 创(17146)
- 人文(16984)
共检索到252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琦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现代经济的两大主流问题就是增长和波动的问题。就波动问题而言 ,经验分析对于其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更有效的研究波动的根源 ,发现波动传播放大机制 ,为理论模型提供实际参照等有重大意义。而且 ,经验分析不单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 ,也是经济周期理论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经验研究很少 ,本文选取中国 5 0年的经济数据 ,试验性的讨论了适合中国数据特征的滤波工具 ,对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 ,中国经济周期既服从大部分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又有相对的独特性。本文同时也验证了 Lucas的一个估计。
关键词:
实际商业周期 广义商业周期 滤波 共动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涌波 范方志
文章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 ,探讨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 :1 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 ;2 经济周期延长 ;3 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 :从波动性质上看 ,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 ,波动幅度大大减小 ;从波动的长度看 ,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 ,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 ;此外 ,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 ,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周期 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动态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波动对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其中金融波动的冲击较为显著。我国经济动态主要取决于自身内部因素,呈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和特异性,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动态尤其是对消费增长动态的影响较小,而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波动对我国投资增长动态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经济周期 多动态因素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旸 李天德 陈少炜
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经济波动的传导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并积极引进外资,这导致了经济的发展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必将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冲击。因此,随着世界经济波动同步性趋势日益显著,中国必须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以抵御外部冲击。首先,中国作为资源需求大国,其经济增长受到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资源出口国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初睿 张健 葛新权
研究目标:探析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并挖掘形成原因。研究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测算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周期,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周期特征和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处于10年左右中周期长度,整体经济与周期影响因素的特征相似但不完全同步,一定程度存在协同性。总体而言,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存在矛盾和经济周期有潜在波动的可能均源于协同水平的待提升。研究创新: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测算中微观经济周期及协同性,并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因素的联动性问题展开研究。研究价值:为提升经济协同性和保障经济运行稳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乐一 张文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经济周期非对称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并且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最初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类型,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致力于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机理研究方面,并且近些年来,对非对称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其理论意义即学术价值和政策含义方面。
关键词:
经济周期非对称性 产能约束说 金融摩擦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关键词:
转型期 经济周期波动 宏观调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兴远
改革开放以来,受宏观调控政策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合力驱动的作用,江苏经济增长周期呈现出整体位势提高、峰位降低、谷位上升、波幅缩小的新态势,稳定性和协调性显著增强。该文着重从投资、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对江苏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定量测度,并认为今后几年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江苏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将继续趋于缩小,关键在于科学把握经济周期变动规律,采取更加富有效率的政策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新特征 形成机制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定贇 王磊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对我国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测算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等四大地带的泰尔指数,描绘出我国1980年代以来四大地带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四大地带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进而实证分析财政政策对福利均等化、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政策中直接税负比间接税负更能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财政支出政策中,转移性支出并没有有效地起到降低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社会保障支出以及科教文卫支出都能有效降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且作用效果明显。对此,本文提出了缩差距、促和谐的充分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大力加强税收和社会保障调节力度的"一主...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 泰尔指数 福利均等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婷 庞东
我国居民收入对消费波动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消费与收入基本上沿着均衡路径运行;居民消费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命周期意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不同的走势;我国居民消费敏感度较低,表明我国居民中将当期收入完全用于消费的人数很少,说明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跨期平滑的特征。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居民消费 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