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8)
- 2023(14514)
- 2022(12087)
- 2021(11124)
- 2020(9312)
- 2019(21289)
- 2018(21607)
- 2017(42211)
- 2016(22888)
- 2015(26030)
- 2014(26353)
- 2013(26133)
- 2012(24029)
- 2011(21985)
- 2010(22139)
- 2009(20658)
- 2008(19937)
- 2007(17772)
- 2006(16168)
- 2005(14601)
- 学科
- 济(112335)
- 经济(112222)
- 管理(64878)
- 业(59933)
- 企(48407)
- 企业(48407)
- 方法(43966)
- 数学(38315)
- 数学方法(37983)
- 中国(30295)
- 农(26484)
- 地方(24639)
- 业经(23204)
- 财(22357)
- 学(22021)
- 制(19167)
- 农业(17461)
- 贸(17240)
- 贸易(17229)
- 易(16669)
- 银(16120)
- 银行(16077)
- 和(15689)
- 行(15438)
- 融(15360)
- 金融(15359)
- 理论(15279)
- 环境(15195)
- 地方经济(14793)
- 体(13850)
- 机构
- 大学(340592)
- 学院(337725)
- 济(144932)
- 经济(141921)
- 管理(131627)
- 研究(116224)
- 理学(113259)
- 理学院(112026)
- 管理学(110197)
- 管理学院(109594)
- 中国(86895)
- 京(72976)
- 科学(69851)
- 财(65517)
- 所(58716)
- 研究所(53137)
- 财经(52534)
- 农(51086)
- 中心(50753)
- 江(49075)
- 业大(47842)
- 经(47553)
- 北京(46773)
- 经济学(44921)
- 范(44115)
- 师范(43755)
- 院(41694)
- 经济学院(40201)
- 农业(39892)
- 州(39664)
- 基金
- 项目(221148)
- 科学(173185)
- 研究(163356)
- 基金(160055)
- 家(138495)
- 国家(137345)
- 科学基金(117387)
- 社会(103631)
- 社会科(98144)
- 社会科学(98117)
- 省(85124)
- 基金项目(84743)
- 自然(74539)
- 教育(73902)
- 自然科(72722)
- 自然科学(72707)
- 自然科学基金(71391)
- 划(71310)
- 编号(67040)
- 资助(66143)
- 成果(55075)
- 重点(49019)
- 部(48887)
- 发(47932)
- 课题(45911)
- 创(44980)
- 国家社会(42555)
- 创新(42035)
- 教育部(42018)
- 科研(41621)
- 期刊
- 济(166642)
- 经济(166642)
- 研究(106880)
- 中国(62123)
- 学报(51139)
- 管理(50354)
- 科学(47436)
- 财(47347)
- 农(47147)
- 大学(38825)
- 学学(36469)
- 教育(34618)
- 农业(32519)
- 融(31298)
- 金融(31298)
- 技术(29370)
- 经济研究(27631)
- 财经(26500)
- 业经(25815)
- 经(22686)
- 问题(22344)
- 技术经济(18019)
- 理论(17715)
- 图书(17595)
- 贸(16400)
- 现代(16199)
- 实践(15889)
- 践(15889)
- 业(15816)
- 商业(15772)
共检索到506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标 陈姝兴
经济周期波动是固有的经济规律,其波动程度或剧烈或缓和,不会消失。聚类分析和"谷—谷"划分方法的结果表明自建国以来我国历经了十轮完整的经济周期波动,第十一轮周期尚未结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错配、扁平、延伸"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根源是多元化的,有体制变迁和政策调控两个外在因素,也有供给、需求和经济结构优化三个内在因素。因此,应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合理界定政府职能、逐步培育市场经济主体、不断改进宏调方式"四个角度维持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本文运用随机波动模型分析1980年1季度~2008年4季度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性特征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趋向平稳化的分水岭。本文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增强了实体经济抗冲击的能力,推动了经济波动趋向平稳化转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准确划分不同区间分析经济周期问题提供了经验依据,同时对新形势下运用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随机波动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敏锋 张宗德
伴随着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的共同影响,两岸经济周期波动同步化现象日趋明显。利用海峡两岸1981—2012年GDP和进出口贸易数据,基于锁模理论对大陆和台湾经济周期波动同步化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两岸经济周期波动同步化符合锁模机制,两岸贸易是两岸经济周期波动同步化的重要传导机制之一。进而对未来的两岸经济合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两岸 锁模 同步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张晓晶 张平
本文主要探讨未来5—8年的中期内,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可能出现的两个新特点:一是在波动的位势上,有可能实现持续多年的适度高位运行,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9%左右;二是在波动的幅度上,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的平滑化,使经济波动保持在8%—10%的适度增长区间内。这两个特点之所以说是“有可能”,一方面因为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因为未来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本文从中国国情出发,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并综合借鉴熊彼特周期理论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有关分析思路,着重阐明中国本轮经济周期冲击因素的特点(类型特点、形成特点和作用特点),将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与短期周期波动统一起来进行分析。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来武 刘玉平 王勇
知识经济对企业组织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战略因素、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分析了权变因素对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要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明明
在当前从工业社会向以信息为基础的全球性相互联系的社会经济系统的过渡中 ,信息和通讯技术一方面将原来相对独立的系统日益连接在一起 ,并充当着至关重要的神经系统 ,使各部分之间趋向于相互协调和适应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这个大系统的脆弱性 ,而且 ,信息传递、处理等过程的迅速实现也可能引起系统的崩溃 ,尤其是在金融领域 ,风险增大了。因此 ,我们既要积极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又应当充分认识其风险 ,并加以防范。
关键词:
信息产业 经济全球化 经济周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涌波 范方志
文章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 ,探讨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 :1 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 ;2 经济周期延长 ;3 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 :从波动性质上看 ,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 ,波动幅度大大减小 ;从波动的长度看 ,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 ,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 ;此外 ,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 ,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周期 特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迎斌
在市场需求快速变化,不断出现颠覆式革新的时代,想以传统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守住既得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开始变得越来越难,组织扁平化势在必行。组织扁平化,是相对于科层制度而言。科层制度,就是通过多层上下级委托关系,遵照命令完成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组织形式,是一种上下级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纵向命令关系,通常也称等级制度。多数企业的独立分公司制、事业部制等,其实都还属于科层制度延伸而来的组织架构。所谓组织扁平化,就是通过打破公司自上而下的多层垂直结构,减少管理层次,裁减冗
关键词:
扁平化 事业部 集团管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希燕
扁平化是企业为了适应新经济而实行的组织结构的创新。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扁平化组织提高企业效率的机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菁
组织中的信息问题由来已久。近几十年问,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企业组织的广泛渗透,信息技术已经从一种纯粹的外部技术性因素转变为孕育新的组织形态的内生因素。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促进扁平化组织的形成及发展的问题,并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对扁平化组织最终结构形式的可能影响。
关键词:
组织 信息 信息技术 扁平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盛立中
■中国大蒜,OK!新鲜的大蒜头及包括大蒜素在内的制成品,是我国出口额最大的单项农产品,也是我国蔬菜类创汇额最多的单项产品。我国年产大蒜近700万吨,出口逾百万吨,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锐洪
目前,企业界有盲目迷信“渠道扁平化”而忽视“深度分销”等有效渠道技术的倾向,对企业行为形成误导。本文提出,“渠道扁平化”是一种趋势,客观上它能够提高渠道效率和效益,但在当今中国,渠道的“扁平化”存在诸多可能的误区和应用局限,“深度分销”仍是一种必然。企业应该“顺势而为”,综合运用各种渠道技术,树立科学、辩证的渠道观,才能保证企业分销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渠道扁平化 深度分销 渠道技术 渠道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