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35)
2023(18568)
2022(15517)
2021(14224)
2020(12065)
2019(27233)
2018(27185)
2017(52496)
2016(28640)
2015(32169)
2014(32331)
2013(32002)
2012(29426)
2011(26936)
2010(26930)
2009(25405)
2008(24776)
2007(22194)
2006(20007)
2005(18221)
作者
(86716)
(72060)
(71596)
(68211)
(45687)
(34470)
(32345)
(28198)
(27354)
(25659)
(24610)
(24089)
(23220)
(22858)
(22284)
(22147)
(21422)
(21395)
(20666)
(20596)
(18047)
(18030)
(17449)
(16346)
(16297)
(16124)
(16008)
(15924)
(14583)
(14037)
学科
(128493)
经济(128331)
管理(85784)
(79257)
(64942)
企业(64942)
方法(50771)
数学(43933)
数学方法(43537)
中国(34792)
(32722)
(31669)
业经(28013)
(27182)
(27031)
地方(26790)
农业(21513)
(21491)
贸易(21478)
(20832)
(20569)
银行(20498)
(19586)
(19299)
金融(19296)
(19186)
环境(18939)
(18908)
财务(18827)
财务管理(18790)
机构
大学(423935)
学院(420548)
(176178)
经济(172460)
管理(160625)
研究(147209)
理学(138285)
理学院(136736)
管理学(134420)
管理学院(133679)
中国(109939)
(90806)
科学(90259)
(82895)
(75413)
(72949)
研究所(68349)
财经(65481)
中心(64801)
业大(64594)
(62258)
(59282)
北京(57694)
农业(57346)
经济学(54227)
(53685)
师范(53094)
(52627)
(49700)
经济学院(48561)
基金
项目(279089)
科学(217831)
基金(202335)
研究(200595)
(178077)
国家(176633)
科学基金(149795)
社会(127884)
社会科(121144)
社会科学(121112)
(108133)
基金项目(107176)
自然(97069)
自然科(94704)
自然科学(94677)
自然科学基金(92988)
(91380)
教育(91072)
资助(82934)
编号(80627)
成果(66129)
重点(62732)
(61348)
(59876)
(57472)
课题(55935)
创新(53834)
科研(53161)
国家社会(52981)
教育部(52300)
期刊
(201423)
经济(201423)
研究(129703)
中国(80647)
学报(71486)
(67122)
科学(63175)
(62910)
管理(60953)
大学(53603)
学学(50782)
农业(45127)
教育(41712)
(39822)
金融(39822)
技术(34696)
财经(33272)
经济研究(32998)
业经(31405)
(28529)
问题(26709)
(22501)
技术经济(21135)
理论(20533)
(20248)
科技(20142)
(20089)
图书(19293)
现代(19176)
商业(18933)
共检索到630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汪川  满向昱  
自2008年以来,经济周期平稳化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本文尝试从经济服务化和产业关联的视角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具体而言,本文在工业和服务业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中间产品使用的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引入使得模型产生了冲击放大机制,而放大机制的大小取决于两部门中间产品投入比例。研究表明,由于工业部门使用更大比例的中间产品,其冲击放大机制更大;而随着经济的服务化,工业部门增加值占比下降则降低了经济整体的冲击放大机制,从而产生了经济波动趋稳的现象。通过两部门中间产品比重的数值模拟,本文证实了冲击放大机制的存在;进而对1995—2007年和2008—2018年之间的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并对两个阶段的模型所产生的经济波动性进行分析对比,结论显示,2008年之后服务业对工业的替代导致了更低的经济波动性和更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本文运用随机波动模型分析1980年1季度~2008年4季度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性特征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趋向平稳化的分水岭。本文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增强了实体经济抗冲击的能力,推动了经济波动趋向平稳化转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准确划分不同区间分析经济周期问题提供了经验依据,同时对新形势下运用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辛树人  
近年来,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两个万亿大台阶,同时“平稳”特征鲜明,经济增长波动趋缓现象显著。从与全国经济的关系来看,山东省经济增速与全国经济增速同频变化,但经济波动整体强于全国水平;充当全国经济的“风向标”,与全国经济增长存在“领先—滞后”关系;具备“挑大梁”优势,有效带动全国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稳大盘”作用,经济增长趋稳化特征强于全国水平。进一步从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视角拆解山东省经济波动来源,结果发现第二产业波动是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波动的最大贡献因素。从经济周期视角来看,投资既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也是山东省经济波动的最大贡献因素。建议山东省充分发挥领先带动、预警引领及辐射影响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现山东担当;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优势,结合经济周期波动规律与发展态势,力求在经济扩张期牵头引领,在经济收缩期率先反弹;驱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同向发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福  
近50年来美国经济周期出现了稳定化的趋势,其中二战之后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比二战之前有明显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比80年代之前亦有显著下降。引起这种经济周期稳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宏观经济学界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对该领域的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并从美国的争论中得出了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我国的经济周期问题研究张立群一、我国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一)关于经济周期的一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经济周期,这是国内外经济界所公认的。我国经济中是否存在经济周期,是一个到目前尚有争议的问题。讨论这一问题,首先应该界定经济周期这一概念的内涵。一般的认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荣幸  陈月  杨汇潮  
采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99年~2011年季度非寿险市场承保赔付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存在3~5年的非寿险承保利润周期现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方法证明经济周期对承保利润率周期有显著影响,进而采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考查经济周期对承保周期的具体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经济变量波动共同解释作用达到22%,远远超过了其他干扰项带来的影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薛敬孝  张兵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固定资本投资和净出口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周期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日本经济周期发展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源于投资萎缩和需求不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娟  
针对大陆与中国台湾经济波动状况的协同性及传导机制的研究,可知大陆与中国台湾的经济周期的协同性自从1978年以来越来越显著,由共同周期检验得知,两岸从1987年以来就形成了一个共同周期,而且两岸的贸易及投资往来是两岸共同周期生成和传导的重要原因,两岸经济周期的传导可以用锁模这种内部机制来解释。为了促进两岸宏观经济在同步和互动中的良性循环,必须加强两岸经济政策的协调,就财政、货币、汇率、贸易等政策展开磋商,联合采取干预市场的政策行动,共同防范和面对国际经济危机中的冲击,维持和促进两岸经济的稳定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延厚  张旭  彭婷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湘雄  李浩  
文章采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和巴西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建立VEC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并基于七国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得出结论:首先,大部分国家都显示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趋同性,但存在差别。其次,国际贸易及他国的经济对中国GDP同时存在着短期效应和长期作用,贸易波动会在相当程度上引致GDP波动。最后,双边贸易往来对双边经济协动促进作用的大小一样,但各国固定效应不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延厚  张旭  彭婷婷  
本文采用1992-2012年中国与东亚12国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金融一体化程度和政策协调度等因素对中国与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并从中勾勒出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之间通过相互影响进而传导至经济周期同步性这一间接机制。结果表明:就中国—东亚层面而言,贸易一体化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无显著的直接影响,金融一体化程度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相似度(专业化分工)会直接减弱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小林  李鑫  刘倩男  
本文采用BBQ算法和Morlet小波分析先后考察了2000~2018年我国保险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与动态关联。研究发现:两大周期的平均长度均为3~4年,其中经济周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扩张型转为收缩型波动,而保险周期总体呈收缩型波动,且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经济周期;两大周期的关联虽在中短期具有较强时变性,但仍在较多时段高度正相关,且经济周期是引起保险业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而在长期内,二者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部分时段里负相关,在危机后则转为正相关。这表明从中短期视角看,我国保险周期存在显著的顺经济周期效应,但从长期看,两大周期并非总是同向波动,二者的协动关系在危机前后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寿险市场和保险市场整体的周期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高度相似,而产险市场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则具有明显差异;两大周期的关联在扩张期更显著,且会受利率和股价波动的影响。本研究为深化认识我国保险业的周期波动规律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多重关联特征,进而为增强保险监管措施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健性、预见性和有效性提供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超  任志宏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7年季度数据,选取信贷、金融杠杆、股票价格、房产价格等变量指标,运用BP滤波技术、VAR等方法,实证研究我国金融周期特征以及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传导机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是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持续时间更长、波动幅度更大,而经济周期比金融周期波动的频率更高;二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大多数时候表现出相互促进的顺周期性特征;三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峰值对彼此都具有显著的预测性;四是在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互动影响过程中,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发挥着关键的传导中介作用。由上述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一是要重视防范和化解由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叠加而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二是要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管理框架,减少房地产价格周期、信贷周期、金融杠杆周期、股票价格周期相互交织、叠加对货币政策调控带来的不利冲击;三是要注重短期宏观调控目标与长期宏观调控目标的协同,避免出现为了短期调控目标而急功近利地采取"一刀切"的调控措施、进而有损于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的现象;四是监测和管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金融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调整通过资产价格变动、金融加速器效应等传导机制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冲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李楠  刘汉  
随着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减缓,我国经济波动也呈现出稳定性趋势。文章通过建立具有货币政策干预的产品市场均衡模型,对我国实际产出波动率进行了成分分解,并将实际产出波动的来源归结为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货币冲击的作用。通过这些经济冲击方差序列的度量,又对实际产出波动率进行了冲击方差序列的回归检验,发现我国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强度的逐渐平稳是经济周期波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供给冲击对实际产出波动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仍然需要坚持需求管理的政策导向,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季俊杰  
学生贷款的发展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扩张则贷款供求关系趋于平衡,经济紧缩则贷款供求关系趋于失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必将加剧学生贷款的供求矛盾",反周期供给机制"是我国学生贷款发展的现实要求。可充分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参照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幅度,调整风险补偿金的比例上限,以此构建我国学生贷款的"反周期供给机制",以满足学生的贷款需求,促进学生贷款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