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3)
- 2023(10029)
- 2022(8439)
- 2021(7647)
- 2020(6323)
- 2019(14544)
- 2018(14510)
- 2017(28093)
- 2016(14688)
- 2015(16554)
- 2014(16501)
- 2013(16902)
- 2012(16458)
- 2011(15471)
- 2010(16097)
- 2009(15292)
- 2008(14860)
- 2007(13470)
- 2006(12739)
- 2005(12228)
- 学科
- 济(89179)
- 经济(89106)
- 管理(36894)
- 业(34162)
- 中国(27421)
- 方法(25874)
- 地方(25705)
- 企(24380)
- 企业(24380)
- 数学(22682)
- 数学方法(22514)
- 农(20310)
- 业经(17179)
- 地方经济(16092)
- 制(15456)
- 学(14749)
- 银(14723)
- 银行(14699)
- 财(14594)
- 融(14422)
- 金融(14422)
- 行(14387)
- 贸(13986)
- 贸易(13969)
- 农业(13719)
- 易(13425)
- 发(12958)
- 环境(11766)
- 体(10703)
- 和(10247)
- 机构
- 大学(223284)
- 学院(222325)
- 济(107487)
- 经济(105374)
- 研究(87173)
- 管理(78170)
- 中国(68628)
- 理学(64363)
- 理学院(63530)
- 管理学(62620)
- 管理学院(62171)
- 财(50593)
- 京(49501)
- 科学(48056)
- 所(44855)
- 研究所(39637)
- 财经(38195)
- 中心(37690)
- 江(35616)
- 经济学(34746)
- 经(34400)
- 农(33250)
- 北京(33169)
- 范(31034)
- 经济学院(30907)
- 师范(30793)
- 院(30793)
- 州(28642)
- 财经大学(27864)
- 业大(26813)
- 基金
- 项目(128463)
- 科学(100474)
- 研究(98902)
- 基金(91265)
- 家(78139)
- 国家(77468)
- 科学基金(64735)
- 社会(64519)
- 社会科(61262)
- 社会科学(61248)
- 省(49573)
- 基金项目(46768)
- 教育(44060)
- 划(41409)
- 编号(39813)
- 资助(38053)
- 自然(36876)
- 自然科(35935)
- 自然科学(35922)
- 自然科学基金(35253)
- 发(34866)
- 成果(34626)
- 重点(29306)
- 课题(29238)
- 发展(29109)
- 部(28886)
- 展(28658)
- 国家社会(27049)
- 创(25966)
- 性(25246)
- 期刊
- 济(137235)
- 经济(137235)
- 研究(82181)
- 中国(52720)
- 财(36504)
- 管理(33662)
- 农(32201)
- 学报(29441)
- 融(28687)
- 金融(28687)
- 科学(28459)
- 教育(26356)
- 经济研究(23559)
- 大学(23336)
- 农业(21778)
- 学学(21491)
- 业经(20903)
- 技术(20627)
- 财经(20145)
- 问题(18244)
- 经(17577)
- 贸(15872)
- 国际(14319)
- 技术经济(13072)
- 世界(12683)
- 商业(11744)
- 经济问题(11482)
- 统计(11428)
- 业(11368)
- 经济管理(11256)
共检索到380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明
日本即将出现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基础技术产业部门将向外转移。这是继60年代、80年代以来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中国若能不失时机地制定和实施国际化大基础技术产业的战略构想,经济发展则一定能再上一层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元
自主创新是行动,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国策,是要持之以恒的一种战略选择,是一个地区长期坚持的过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科学技术实现支撑国民社会发展和引领国民发展的战略机遇,把握这样的机会来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国的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机遇 战略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东萍
一、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盛行,但从长期看,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还将占据主导地位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要的冲击,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经济衰退,总体来看全面的经济复苏尚待时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冲击。金融危机既表明美国等国家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2014年7月27日,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经济责任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是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颁布后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事件和里程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诚
文章认为 ,在新旧世纪之交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 ,国民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后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以及教育事业本身亟待走向良性循环等新的形势和要求 ,给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因而 ,顺势而为 ,乘势而上 ,占得先机 ,赢得主动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最佳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亚雄 张晓兰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展望"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并且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叠加交织,这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既带来重大机遇,也带来巨大挑战。为了能够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外部环境变化方向,充分利用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有必要对我国"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外部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十三五 国际经济环境 机遇 挑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哲青
抓住国际机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紧迫任务。中国经济在世纪之交面临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亚洲经济强劲复苏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同时 ,潜在的政治压力和现实挑战有增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 ,把握机遇 ,正视挑战 ,趋利避害 ,乘势而进。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国际环境 全球化 机遇 挑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梅生 ,罗红波
关贸总协定(GATT)是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制定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议。近几年来,中国先后加入与GATT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因此,恢复我国GATT缔约国地位已势所必然。认真研究“复关”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实现湖北经济新的腾飞的必要准备。一、“复关”给湖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尹伯成
经济全球化、中国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为长三角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是长三角目前发展中也遇到了诸如产业结构总体层次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不协调等空前的挑战。长三角进一步发展的出路在于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和转变政府职能。
关键词:
长三角 机遇 挑战 增长方式 政府职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长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文章着重从高职教育弱势地位的改善、政策目标与发展方向、办学层次类型与发展格局、规模增长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机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夏兴园 赵明岚
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成本、教育、国际竞争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分析这些挑战因素的程度和边界,以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特点,明确这些约束经济增长的瓶颈,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 生产要素成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白雪
(一) 总需求膨胀久治不愈。由于我们尚未从理论上深挖出总需求膨胀的根源,也就无法找到根除这一顽症的有效方法。但若这个问题再不解决,不仅会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畸型化;还会使现有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总需求的平衡发生冲突;宏观调控将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国民经济就难免出现松紧交替的振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在投资和出口两大基本需求因素的强劲拉动下,GDP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更是达到11.9%。然而,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减缓,致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难以独善其身,快速发展的经济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2008年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