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8)
- 2023(12187)
- 2022(10486)
- 2021(9557)
- 2020(8152)
- 2019(18821)
- 2018(18804)
- 2017(37157)
- 2016(20095)
- 2015(22769)
- 2014(23220)
- 2013(23501)
- 2012(22787)
- 2011(21065)
- 2010(21785)
- 2009(20630)
- 2008(20530)
- 2007(18758)
- 2006(17048)
- 2005(16021)
- 学科
- 济(109306)
- 经济(109215)
- 业(52760)
- 管理(52744)
- 方法(39204)
- 企(38994)
- 企业(38994)
- 数学(34587)
- 数学方法(34357)
- 中国(31623)
- 农(28403)
- 地方(28118)
- 财(21960)
- 业经(21382)
- 学(20700)
- 制(20188)
- 农业(19238)
- 贸(18265)
- 贸易(18252)
- 银(17649)
- 银行(17614)
- 易(17584)
- 行(17052)
- 融(17006)
- 金融(17004)
- 地方经济(16909)
- 环境(14532)
- 发(14416)
- 和(14060)
- 体(13830)
- 机构
- 大学(308431)
- 学院(308146)
- 济(140814)
- 经济(137939)
- 研究(114380)
- 管理(111271)
- 理学(93372)
- 理学院(92201)
- 管理学(90821)
- 管理学院(90219)
- 中国(87935)
- 科学(67352)
- 京(66810)
- 财(64694)
- 所(60167)
- 研究所(53885)
- 农(53077)
- 中心(50527)
- 财经(50301)
- 江(48545)
- 经(45302)
- 经济学(44823)
- 北京(43590)
- 业大(42918)
- 范(41742)
- 农业(41423)
- 师范(41335)
- 经济学院(40179)
- 院(40011)
- 州(38557)
- 基金
- 项目(186287)
- 科学(145071)
- 研究(138073)
- 基金(132658)
- 家(114920)
- 国家(113917)
- 科学基金(95354)
- 社会(88059)
- 社会科(83492)
- 社会科学(83469)
- 省(73155)
- 基金项目(69492)
- 教育(62475)
- 划(61507)
- 自然(58238)
- 自然科(56758)
- 自然科学(56737)
- 编号(56378)
- 自然科学基金(55725)
- 资助(55477)
- 成果(47550)
- 发(46648)
- 重点(42736)
- 部(41804)
- 课题(40046)
- 发展(37979)
- 创(37756)
- 展(37393)
- 国家社会(36238)
- 教育部(35576)
- 期刊
- 济(170525)
- 经济(170525)
- 研究(101362)
- 中国(64363)
- 农(49662)
- 财(48703)
- 学报(45988)
- 科学(42877)
- 管理(41917)
- 大学(34464)
- 融(34357)
- 金融(34357)
- 农业(33207)
- 学学(32408)
- 教育(31446)
- 经济研究(28165)
- 技术(27097)
- 业经(26895)
- 财经(26143)
- 问题(23059)
- 经(22671)
- 贸(18668)
- 技术经济(17662)
- 业(17190)
- 国际(16148)
- 商业(15899)
- 统计(15657)
- 世界(15554)
- 理论(15307)
- 经济问题(14666)
共检索到490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蒲晓晔 赵守国
消费、投资、出口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三大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动力模式,三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具特色。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来看,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进行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调整,各种动力结构的协调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动力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光彬
本文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报、全国R&D资源清查公报和国民经济统计公报,首先对工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其次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体制机制是中介原因,更重要的是必须把工业发展存在的重大问题放在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从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和具体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政策下来解释,要看到我国工业化也遵循从量变到结构变化再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本文认为,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量变和结构变化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状态,进而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至少要遵循四个原则,同时要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解决扭曲的产业激励政策,消化和规制过剩产能,完善金融体制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海波 魏啸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结构升级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析分析法对200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回归进一步从外贸商品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国内地域结构、国际市场结构等角度揭示和探寻外贸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外贸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军
在工业化起飞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表现为依赖要素投入促进增长,具有典型的粗放型特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转变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质量 粗放型 集约型 转变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淑华
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有其最基本的经济驱动力,它决定和制约人们经济活动内容和活动的方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驱动力不足。本文从经济驱动力的视角阐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路径 经济驱动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现阶段的世界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世界农业非均衡发展态势严峻,可持续发展需要南北协调。现实需求使得文化生产力日益成为继科技生产力之后的重要经济引擎。向科技与文化要资源,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之耦合优化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结构成为世界多国的共同实践。美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走出了一条从依靠科技创新向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耦合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路,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显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许进杰
需求上升规律作用下的消费结构升级,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总量,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过程。通过建立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途径,有利于推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最终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国强
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目前,我国面临投资膨胀、消费低迷和出口依赖的动力结构失衡局面,其中制度约束是根本原因,必须从收入分配、投资结构优化和外贸机制方面进行制度矫正。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动力结构 制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扩大居民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的问题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构建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公共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公共支出总量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公共支出总量增长对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入效应;(2)在公共支出结构方面,只有社会文教方面的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3)在社会文教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方面,社会文教费的增长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显著地强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公共支出角度提出促进我国...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居民消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富华
在我国经济转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为全民所享有。从长期来看,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缩小收入差距,改变收入分配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都阳 王美艳
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所引起的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以及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所引起的对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是节能减排政策能否实现与地方政府的发展动机及企业行为激励相容,从而真正得以贯彻的关键。本文通过拟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排放水平从提高到下降的转折点,考察了中国经济内在的节能减排要求。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温室气体的减排来说,被动等待库兹涅茨转折点的到来,已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环境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靠中央政府的决心、地方政府和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动机,加大激励力度,以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
关键词:
减排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平 刘世奎
在后危机时期,如何又好又快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促转型谋发展"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是如何转变并把握转变进程,需要根据转变动力的角度进行刻画和评估。文章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构建了一个评估体系,并根据湖北30年来的实践对该评估体系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这个评估和测算体系较好吻合了湖北发展的实际,评估结果揭示出,当前湖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力量来自于经济结构失衡形成的推力因素,而高新技术等拉力因素则日益疲软。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动力 结构失衡 湖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中建
传统的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长期低廉的劳动力,表面上看,劳动者地位的提升和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但在当前却是规避外贸摩擦、降低我国企业过高离职率的有效途径,能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并进而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和第二次分配中使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构建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荣荣 吴熙云 郭家欣
该文剖析了"十一五"以来江苏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特征,并与国际国内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源泉理论、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依据,运用21年时间序列,建立人力资本、科技、能源效率、城市化、产业结构全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多元回归扩展模型,对经济增长进行核算,指出转型升级的制约因子;提出推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内生动力有效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