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1)
2023(8617)
2022(7226)
2021(6508)
2020(5221)
2019(11864)
2018(11989)
2017(23511)
2016(12390)
2015(14138)
2014(14314)
2013(14643)
2012(14505)
2011(13703)
2010(14252)
2009(13700)
2008(13299)
2007(11989)
2006(11466)
2005(10943)
作者
(38866)
(32371)
(32353)
(30711)
(20622)
(15294)
(14670)
(12557)
(12266)
(11692)
(11347)
(10671)
(10613)
(10516)
(10070)
(9958)
(9460)
(9391)
(9261)
(9030)
(8552)
(8045)
(7816)
(7480)
(7441)
(7421)
(7118)
(7108)
(6637)
(6343)
学科
(80761)
经济(80698)
管理(30409)
(28930)
中国(24329)
地方(24057)
方法(22326)
数学(19661)
数学方法(19587)
(19461)
企业(19461)
(18895)
业经(15521)
地方经济(15382)
(13961)
(13482)
(13159)
银行(13148)
(12917)
农业(12915)
(12815)
金融(12815)
(12333)
(11936)
贸易(11923)
(11555)
(11439)
环境(11142)
(9368)
(9048)
机构
学院(197158)
大学(195739)
(95731)
经济(93862)
研究(77232)
管理(68965)
中国(60804)
理学(56723)
理学院(56007)
管理学(55351)
管理学院(54976)
(43928)
科学(43293)
(43215)
(40175)
研究所(35641)
财经(33563)
中心(33108)
(31517)
(31191)
经济学(30912)
(30137)
北京(28899)
经济学院(27494)
(27417)
师范(27220)
(27161)
(25180)
业大(24953)
财经大学(24433)
基金
项目(112727)
科学(87984)
研究(86284)
基金(79716)
(68503)
国家(67903)
科学基金(56399)
社会(56343)
社会科(53452)
社会科学(53442)
(43833)
基金项目(41389)
教育(37833)
(36664)
编号(34951)
资助(32891)
自然(32246)
(31878)
自然科(31320)
自然科学(31312)
自然科学基金(30730)
成果(29682)
发展(26582)
(26170)
重点(25777)
课题(25606)
(25288)
国家社会(23441)
(22537)
(22035)
期刊
(124136)
经济(124136)
研究(71489)
中国(44949)
(30489)
(30442)
管理(27979)
科学(25982)
学报(25498)
(25219)
金融(25219)
经济研究(21018)
农业(20795)
教育(20132)
大学(19663)
业经(19610)
学学(18461)
财经(17690)
技术(17528)
问题(16758)
(15440)
(13424)
国际(12113)
技术经济(11762)
世界(11017)
商业(10890)
经济问题(10694)
(10320)
改革(10059)
(10059)
共检索到331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鲁明中  尹昌斌  孙岚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耕地面积的锐减使耕地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耕地危机的出现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地关系紧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一方面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耕地产出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建设规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子良  李新旺  门明新  薛剑  刘帅  陈蕾伊  
研究目的:采用改良的脱钩理论对唐山市历年及未来耕地占用与非农GDP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指导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方法:改良脱钩理论的脱钩指标计算模型和增长经济理论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结果:(1)唐山市2000—2009年耕地占用与非农GDP呈现出不同的脱钩状态,原因也不尽相同;(2)唐山市未来经济发展中,脱钩指标分别为0.29和0.03,耕地占用压力仍然存在。研究结论:改良后的脱钩指标更加合理且与增长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不仅能够真实、准确反映唐山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有利于认识"双保"工程,指导耕地保护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勇  汪应宏  张乐勤  包婷婷  
研究目的:研究安徽省近年来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及其原因,以指导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耕地保护。研究方法:基于环境领域的脱钩理论,运用OECD提出的脱钩指数计算模型,参考Tapio等划分的脱钩状态类型,构建脱钩模型,计算脱钩弹性系数。研究结果:研究期内安徽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曲线呈"W"型变化;脱钩状态经历了波动调整期—过渡平稳期—波动调整期动态变化过程,耕地保护政策、措施实施效果明显。研究结论:随着安徽省经济的较快发展,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依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大建设占用耕地管理和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力度,走内涵挖潜之路,尤其是要通过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以补充有效耕地面积,有效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子良  孔祥斌  张蕾娜  史婧然  程佳  
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在确定各地税额时仅考虑了耕地数量和经济发展情况,忽略了耕地质量因素,且仅规定了每省的平均税额,过于笼统。基于此,本文将耕地质量纳入征税依据之中,并测算出一套全国县域尺度的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从耕地质量、数量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体系(即耕地质量等别、人均耕地面积等别和城镇土地等别),采取全国农用地分等数据、区域城镇土地等别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进行了相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陆汝成  黄贤金  
研究目的:了解不同层次经济发展在空间中显著影响违法占用耕地的具体因素,为加强土地调控和土地督察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研究结果:中国省级层次的违法占用耕地主要与固定资产投资在空间上呈显著相关,江西省市级层次的违法占用耕地主要与地方财政收入和GDP在空间上呈显著相关。研究结论: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等因素对违法占用耕地的影响,减少违法占用耕地,引导土地合法合理持续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子良  孔祥斌  张蕾娜  史婧然  程佳  
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在确定各地税额时仅考虑了耕地数量和经济发展情况,忽略了耕地质量因素,且仅规定了每省的平均税额,过于笼统。基于此,本文将耕地质量纳入征税依据之中,并测算出一套全国县域尺度的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从耕地质量、数量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体系(即耕地质量等别、人均耕地面积等别和城镇土地等别),采取全国农用地分等数据、区域城镇土地等别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进行了相关技术方法验证和县级尺度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和标准的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测算的征收等别结果满足"质量越高越稀缺的资源越应该被保护,经济越发达征收税额应越高"的原则;对比分析测算税额与现行税额后,发现55%的区县的耕地占用税测算结果相对现行税额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将耕地质量等别纳入指标体系,且权重较大,使得全国不同区县的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降低,并建议各地区在实际执行时,以测算税额为基础,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调整。本研究对于国家确定基于质量的耕地占用税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天军  白亚娟  
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如何协调双方均衡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国家明确了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的总要求,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中“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保护”的总原则。为此,本文根据近7年来土地锐减的现状,分析了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耕地基本现状,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总方针,紧紧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经济发展中耕地保护的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利根  龙开胜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研究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38.37%。(2)耕地资源数量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经济发展的冲击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解释水平达到50%;经济发展对来自耕地资源数量的冲击响应微弱,耕地资源数量的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解释水平不到1.2%。(3)耕地资源数量、经济发展均显著地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因此,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应采取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要把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耕地质量保护与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正确协调“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择深圳、东莞、上海、无锡、武汉五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搜集上述城市近20年来耕地资源流失量及人均GDP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减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流失量最初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当越过某一个阈值后,就开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降低。虽然这样的演化规律受政策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有所波动,出现阶段性变化,但基本上仍吻合库兹涅茨曲线的一般特征;耕地资源流失量下降的阈值受城市经济、消费水平的影响,有所差异,上述五城市的阈值在5 192元至17 ...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研究目的:揭示耕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方法: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立耕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的耦合模型,对全国1991年至2009年的耕地利用集约程度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经济发展是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2)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速度小于经济发展速度;(3)耕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耦合度经历了不协调发展阶段和极限发展阶段。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农业政策,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农地投入,适度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文斌  陈英  张仁陟  谢保鹏  田秋霞  魏春瑾  
基于脱钩分析方法,选取建设占用耕地量、非农GDP产值两个指标作为主要指标,并对非农GDP进行了重新界定,改进了脱钩的研究方法;采用1997—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甘肃省康乐县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康乐县1999—2009年建设占用耕地与非农GDP的关系主要呈现出4种状态,即强负脱钩、弱脱钩、弱负脱钩和强脱钩;②脱钩弹性曲线总体上表现出"M"型变化,呈现出"非理想状态—畸形状态—理想状态"的周期性变化;③根据脱钩弹性曲线的波动情况可将研究期划分为3个阶段,即1999—2002年、2003—2006年、2007—2009年,各阶段脱钩状态的变化都各有原因;④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鲁明中  尹昌斌  韩威  
我国耕地非农占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鲁明中尹昌斌韩威国土资源的开发首先被开垦为农田,生产出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农产品,土地是人类的生存之本。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业生产对耕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但同时人类的其它生产活动和生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忱  黄贤金  
本文通过建立动态多元回归模型 ,对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投资增加与耕地资源之间动态变化弹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提出了促进江苏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昱  
基于1978—2011年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短期内,河南省耕地数量与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存在波动,但在12.29%的调整力度下,其长期关系趋于稳定。耕地数量变化对来自人均GDP的冲击反应强烈,而其对人均GDP的解释能力却不断下降。耕地数量变化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作用不断增强,地方财政对耕地保护的投入还不足。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重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建立全省范围内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纪昌品  欧名豪  
近20年来,湖北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耕地面积的快速减少,这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产生了一定隐患。选择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作为主要分析指标,应用对比分析与最小二乘法分析了1990~2007年湖北省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其能够解释耕地资源占有量的92.98%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近20年的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单位经济增长付出的土地代价会逐渐下降;同时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耕地流失严重,平原地区比丘陵地区耕地减少量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湖北省在今后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