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5)
- 2023(11505)
- 2022(9907)
- 2021(8925)
- 2020(7886)
- 2019(18151)
- 2018(18124)
- 2017(35963)
- 2016(19424)
- 2015(22355)
- 2014(22736)
- 2013(22812)
- 2012(21742)
- 2011(20226)
- 2010(20587)
- 2009(19788)
- 2008(19735)
- 2007(18034)
- 2006(16255)
- 2005(15131)
- 学科
- 济(101702)
- 经济(101584)
- 管理(59975)
- 业(54079)
- 企(43660)
- 企业(43660)
- 方法(39296)
- 数学(34891)
- 数学方法(34610)
- 中国(25491)
- 财(24722)
- 农(23260)
- 制(22348)
- 地方(21405)
- 业经(19424)
- 学(18742)
- 贸(16939)
- 贸易(16930)
- 易(16418)
- 银(16191)
- 银行(16162)
- 行(15483)
- 体(15350)
- 融(15225)
- 金融(15221)
- 农业(14853)
- 环境(14026)
- 务(13964)
- 财务(13929)
- 地方经济(13903)
- 机构
- 大学(301428)
- 学院(299615)
- 济(137583)
- 经济(134830)
- 管理(111620)
- 研究(105030)
- 理学(94610)
- 理学院(93562)
- 管理学(92185)
- 管理学院(91623)
- 中国(81393)
- 财(66367)
- 京(63384)
- 科学(60282)
- 所(54228)
- 财经(51633)
- 研究所(48390)
- 农(47206)
- 中心(47039)
- 经(46449)
- 江(46421)
- 经济学(44198)
- 北京(40710)
- 业大(40591)
- 经济学院(39621)
- 财经大学(37894)
- 范(37348)
- 师范(37018)
- 农业(36995)
- 院(36959)
- 基金
- 项目(183598)
- 科学(143976)
- 研究(135845)
- 基金(133474)
- 家(115029)
- 国家(114099)
- 科学基金(96580)
- 社会(88146)
- 社会科(83560)
- 社会科学(83535)
- 省(70686)
- 基金项目(70164)
- 教育(61989)
- 自然(59506)
- 划(59302)
- 自然科(58012)
- 自然科学(57994)
- 自然科学基金(56974)
- 资助(55269)
- 编号(54901)
- 成果(46428)
- 部(42106)
- 重点(41657)
- 发(40633)
- 课题(38270)
- 制(37641)
- 创(37413)
- 国家社会(36677)
- 教育部(36333)
- 人文(35278)
- 期刊
- 济(162214)
- 经济(162214)
- 研究(96605)
- 中国(58287)
- 财(52442)
- 农(43227)
- 学报(43082)
- 管理(42310)
- 科学(40204)
- 大学(32962)
- 融(31909)
- 金融(31909)
- 学学(31239)
- 农业(28202)
- 财经(27247)
- 经济研究(26859)
- 教育(26037)
- 技术(25775)
- 业经(23996)
- 经(23520)
- 问题(21842)
- 贸(18083)
- 技术经济(16962)
- 统计(15574)
- 理论(15326)
- 国际(15260)
- 商业(14555)
- 业(14248)
- 世界(14152)
- 策(13707)
共检索到465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万青
为什么我国经济出现越增长越失衡的现象?文章从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运用数理模型和实证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内外失衡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产物,而粗放型经济增长又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形成的增长主义的政经体制与大量廉价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国要消除内外失衡,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需要改革当前过度追求经济规模增长目标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内外失衡 外部失衡 投资 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飞 孔伟
经济结构失衡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好结构问题。本文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需求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要素投入结构失衡、城乡结构失衡及区域结构失衡,并从土地制度的视角分析了经济结构失衡的成因。本文研究认为,现行土地制度是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制度成因,要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失衡问题,必须改革土地制度。
关键词:
经济结构失衡 土地制度 成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万青 张伦军
文章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视角分析我国内外需失衡的根本性原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远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导致我国内需不足。同时,引起我国投资和消费失衡,使我国过剩产品依赖于外需。为此,文章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内外需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生产规模的不断快速扩张是导致我国内外需失衡的原因,应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内外需失衡问题。
关键词:
内需 外需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伍红
在外部经济失衡下,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消费刺激乏力、出口不振。税收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仍存在诸如税制结构不合理、税制建设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税费关系混乱、税制规范性欠缺等问题。在国内外经济面临重大转轨时期,我们应厘清思路,明确税制改革取向,在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规范税制设计,适当降低间接税比重,完善和优化流转税制度设计,强化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控功能,健全地方税体系,绿化税制,为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构建坚实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经济失衡 税收政策 税制结构 税制改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士海 李先德
改革开放以后,二元体制的影响在转轨时期并没有完全消除,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失衡现象十分严重。进入新世纪,我国政府重新定位了城乡关系,加强了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但是,公共产品供给"城市倾向"的政府激励机制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机制问题、财政体制问题和农村社区型公共产品供给的动员机制问题依然存在,这导致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动力和能力都存在不足。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走向平衡有赖于一个包含政府治理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在内的综合改革,而这又取决于各级政府能否真正变革发展观念。
关键词:
公共产品供给 城乡失衡 制度性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志勇 夏晶
以经济分析逻辑与相关指标内涵为依据,构建起衡量一国经济失衡度的指标体系,并对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失衡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内外失衡总体状况近年来趋向恶化,内外失衡总指数从2001年的0.3856提高到2010年的0.5509,其中外部失衡指数从2001年的0.2916提高到2010年的0.4879,内部失衡指数从2001年的0.4796提高到2010年的0.6138。中国需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政策协调,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以扩大内需,为解决内外失衡问题创造条件。
关键词:
内外失衡 指标体系 测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林
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内需应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外需快速增长给我国央行货币发行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带来挑战,使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做到良性循环。要建立起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进行出口战略性调整,"消解并转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均衡 货币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平方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是内外部经济失衡日益严重,而宏观经济调控出现了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的政策冲突,宏观经济调控的困境日益加剧。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传导机制,指出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性的或体制性的内在根源,又有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因此,提出解决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焕杰
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只要满足劳动工资生产率高于国外相同产业,则相对成本比较原理失效,资本等生产要素涌入到中国,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当中国跨过刘易斯拐点后,劳动工资生产率急剧下降,相对成本原理下的国际分工重新起作用,因此产业结构正经历淘汰相对成本高、选择新兴产业的激烈调整中。要避免经济硬着陆,就要既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最大潜力——农村土地及住宅,使其实物资产货币化,变为市场化竞价资产,又大幅提高农民财产收入,增加社会总需求,扭转经济下降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明宣 余力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对内通货膨胀、对外贸易资本双顺差的内外经济失衡。内部失衡是造成外部失衡的原因,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预算赤字、储蓄不足以及贸易顺差共同对国内商品市场造成超额需求。要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内需求能力,促进国内商品市场均衡
关键词:
内外均衡 预算赤字 双顺差 经济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坚 陈阳
我国城乡教师的流动总体上呈单向性,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实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制度不完善。从制度的视野予以分析,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受到正式制度的缺失与非正式制度惯性的双重影响。因此,需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的构建和完善相关制度,这样才能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教师流动制度 教师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新灶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和宏观条件的影响下,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呈扩大趋势。本文从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阐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政策 产业结构 投资环境 资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艳华
教育机会公平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通过构建教育公平性的指标体系,测量了当前我国总体教育机会与各个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平等性,结果表明城乡之间与地区之间在教育经费的分配、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极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基于"效率优先"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如城市倾向的教育投资体制、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与"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等。要保障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机会,需取消或改变当前存在的不合理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教育机会 公平性 制度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姜巍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较为严重,储蓄率过高、消费需求不足、投资低效、失业率上升与国际收支巨额双顺差同时并存。尽管内外失衡是开放宏观经济运行的“常态”,短期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长期的内外失衡有悖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内外失衡并存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失衡,协调内外均衡的有效途径就是要转变我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内需为主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内外均衡 宏观经济目标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