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0)
2023(11435)
2022(9764)
2021(9024)
2020(7681)
2019(17236)
2018(17676)
2017(33866)
2016(18691)
2015(21031)
2014(21463)
2013(21136)
2012(19964)
2011(18394)
2010(18931)
2009(18249)
2008(18020)
2007(16474)
2006(15356)
2005(14616)
作者
(54042)
(44934)
(44868)
(43127)
(28549)
(21062)
(20350)
(17264)
(17013)
(16301)
(15572)
(14875)
(14821)
(14564)
(14253)
(13942)
(13300)
(13054)
(12841)
(12778)
(11893)
(11064)
(10977)
(10442)
(10140)
(10115)
(10068)
(9938)
(9117)
(8770)
学科
(91634)
经济(91519)
管理(56649)
(47836)
(39374)
企业(39374)
方法(28924)
中国(26483)
数学(24996)
数学方法(24725)
(24125)
(23384)
(21473)
地方(20931)
业经(19044)
(17567)
(17155)
(17000)
银行(16979)
(16345)
(15637)
金融(15630)
(13765)
贸易(13753)
地方经济(13701)
(13317)
农业(13273)
体制(13261)
环境(12767)
理论(12644)
机构
大学(274101)
学院(273168)
(123866)
经济(121184)
研究(99241)
管理(97654)
理学(81031)
理学院(80129)
中国(79179)
管理学(78894)
管理学院(78378)
(64139)
(59131)
科学(54559)
(50855)
财经(48000)
研究所(44662)
(44537)
中心(44316)
(43084)
(39869)
经济学(39649)
北京(38734)
(35925)
师范(35600)
(35308)
经济学院(35202)
财经大学(34995)
(34805)
业大(33671)
基金
项目(160676)
科学(125781)
研究(123852)
基金(114640)
(98103)
国家(97263)
科学基金(82174)
社会(79623)
社会科(75365)
社会科学(75349)
(62156)
基金项目(59046)
教育(57600)
(51825)
编号(50938)
自然(48377)
资助(47430)
自然科(47150)
自然科学(47136)
自然科学基金(46290)
成果(44882)
课题(37117)
(36895)
重点(36627)
(35877)
(35037)
国家社会(33048)
(32827)
(32820)
教育部(32242)
期刊
(156795)
经济(156795)
研究(96919)
中国(63188)
(51020)
管理(41715)
(37812)
学报(37233)
教育(34683)
科学(34436)
(33703)
金融(33703)
大学(29662)
学学(27533)
财经(25850)
经济研究(25657)
技术(25083)
农业(24425)
业经(23154)
(22468)
问题(20673)
(17028)
国际(15031)
技术经济(14364)
理论(13949)
世界(13169)
统计(12953)
改革(12824)
(12824)
经济问题(12788)
共检索到455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代敬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展望及面临的问题王代敬一、我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1.今后十年,我国的经济结构是一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型经济结构。在这个过渡型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要实现三个转换:一是改革思路的转换、由放权让利、调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制度缺失的存在,致使经济体制改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严峻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日益凸现的失业问题;二是财富分配不公问题;三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制度缺失导致的这三个问题,加重了改革的社会成本,危害了社会公平,破坏了经济效率,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皓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望张皓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以农村为重点、以城市为重点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杨洁  李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辅  
一九九四年经济体制改革展望董辅1994年是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按照《决定》设计的蓝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键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将在金融、财政和税收、外汇、投资、企业制度等方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卓元  
中国从1978年底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已整整20年。2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社会全面进步。由于中国原来太落后了,同其他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的差距太大了,尽管努力奋斗了20年,1997年人均GDP也只有730美元(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农村还有5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市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所以,我们还要急起直追,继续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为此,要认真总结2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便更好地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立人  
作者认为:我国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承认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僵化的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务之急是要走出“双轨制”,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重新再造计划模式。为此,我们应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要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度、与国际惯例的对接度为标准。作者认为,市场经济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我们确实有一个认真学习的过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有制如何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我们也确实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和研究。尤其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在即使像深圳那样的地区也只是一种原始市场。我们改革的任务还非常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韩文龙  朱杰  祝顺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了重要部署,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2018年,政治经济学学者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政府与市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化市场体系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美贸易摩擦等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报告综述如下。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所谓邓小平效应是指,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是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坚持走内生与渐进的道路,并且始终坚持把改革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遇到一些来之于基本制度方面的障碍,它们主要是:土地的国家所有、企业的国家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国家控制。这样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遏制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普遍的市场扭曲、带来了政府部门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因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杨洁  李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京  张林山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采取了一揽子保增长计划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组合拳,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总体经济形势在全球率先回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能源资源价格、医疗卫生等一些重要改革领域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各地的综合配套改革也取得了良好成效。2009年的改革体现两个积极特点:一是综合配套改实验区成为重要平台,二是改革工作和规划工作密切结合。全年的改革也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重经济增长轻改革调整,改革整体推进力度不够;二是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改革难度加大;三是改革协调推进机制不健全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四保  
地理学一贯重视的地带性差异同样可以用于讨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是"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即在改革之初绕开了计划经济体制内的国有经济和国有经济中错综复杂的矛盾而大力推进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发展。在非国有经济成分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在获得了承受改革成本的能力之后才开始在1990年代的中期以后对国有经济进行改革。空间上的过程则是首先在"体制内负担小、体制外条件好"的东部沿海地带推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使那里的经济迅速发展之后推动其他地带。这个模式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一是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发展选择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和政府税收,二是体制外增量弥补了体制内的减量,即国有经济释放出来的大量失业。但是沿海地带成功的模式在其他地带的实践却并不顺利,沿海地带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压抑着其他地带的改革和发展。文章分析了沿海地带对资源和就业岗位的垄断,提出其他地带不能一成不变地按沿海地带的模式进行改革,其他地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经勇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本质转换;而这种转换是在社会主义框架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目标,是国家计划调控下的市场的节,而不可能是纯粹的市场调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毅  
财政经济与技术经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财政工作经常涉及技术经济范畴。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经济搞好了,财源才能充裕。所以,制定好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有计划地进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是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经济效果才能提高,财源才能充裕,大家用钱也就不会困难了。因此,加强技术经济研究对达到上述目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