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9)
- 2023(15349)
- 2022(13249)
- 2021(12346)
- 2020(10291)
- 2019(23677)
- 2018(23639)
- 2017(45943)
- 2016(24919)
- 2015(28344)
- 2014(28472)
- 2013(28365)
- 2012(26607)
- 2011(24270)
- 2010(24526)
- 2009(23061)
- 2008(22435)
- 2007(20320)
- 2006(18369)
- 2005(16622)
- 学科
- 济(116206)
- 经济(116085)
- 管理(70509)
- 业(64823)
- 企(52443)
- 企业(52443)
- 方法(46395)
- 数学(40062)
- 数学方法(39580)
- 中国(30485)
- 农(28461)
- 学(25476)
- 地方(25263)
- 财(25123)
- 业经(23698)
- 制(21111)
- 贸(19171)
- 贸易(19157)
- 农业(19052)
- 易(18546)
- 银(17379)
- 银行(17320)
- 理论(17175)
- 和(16805)
- 行(16594)
- 融(16497)
- 金融(16495)
- 环境(16143)
- 地方经济(15317)
- 体(14922)
- 机构
- 大学(371559)
- 学院(368564)
- 济(152181)
- 经济(148804)
- 管理(139381)
- 研究(130057)
- 理学(119279)
- 理学院(117889)
- 管理学(115754)
- 管理学院(115108)
- 中国(97430)
- 京(80785)
- 科学(80647)
- 财(70695)
- 所(67129)
- 农(61212)
- 研究所(60741)
- 中心(57350)
- 财经(55813)
- 江(55182)
- 业大(54878)
- 北京(51825)
- 经(50471)
- 范(48711)
- 师范(48187)
- 农业(48127)
- 院(47005)
- 经济学(46413)
- 州(44445)
- 经济学院(41445)
- 基金
- 项目(239966)
- 科学(186202)
- 研究(174726)
- 基金(171968)
- 家(150667)
- 国家(149420)
- 科学基金(125940)
- 社会(108443)
- 社会科(102548)
- 社会科学(102515)
- 省(93279)
- 基金项目(90353)
- 自然(81437)
- 教育(79581)
- 自然科(79446)
- 自然科学(79423)
- 划(78857)
- 自然科学基金(77990)
- 资助(71998)
- 编号(71565)
- 成果(59662)
- 重点(53964)
- 部(52562)
- 发(52303)
- 课题(49948)
- 创(48770)
- 科研(45635)
- 创新(45550)
- 教育部(44592)
- 大学(44483)
- 期刊
- 济(178344)
- 经济(178344)
- 研究(116084)
- 中国(71219)
- 学报(61512)
- 农(56403)
- 科学(55249)
- 管理(53994)
- 财(52397)
- 大学(46163)
- 学学(43472)
- 教育(40927)
- 农业(38847)
- 融(34006)
- 金融(34006)
- 技术(32112)
- 经济研究(29039)
- 财经(28244)
- 业经(27274)
- 经(24250)
- 问题(23197)
- 技术经济(19271)
- 图书(19232)
- 理论(19058)
- 业(18806)
- 贸(18272)
- 实践(17095)
- 践(17095)
- 科技(16917)
- 现代(16891)
共检索到561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曦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型,这些转型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判断未来经济走向的基本依据。当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后工业化时代新一轮经济增长路径的转型和重塑,存在的风险仍不容忽视。"稳中求进"的提出对找到新的平衡点、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已经被提升到"治国理政重要原则"和"经济工作方法论"的高度。对此,在梳理70年国民经济演进的阶段特征基础之上,对国民经济从追求高速发展转向"稳中求进"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落实"稳中求进"的实现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静
我国经济保持30多年高速增长,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应激性反应,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我国传统经济弊端初现,因此我国经济需要从高效增长层面着力提升经济质量。实现经济高效增长的前提在于优化产业结构,需要重点从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建设的角度展开,同时结合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综合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到高效增长的转换。
关键词:
经济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 高效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静
我国经济保持30多年高速增长,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应激性反应,经济增长放缓意味着我国传统经济弊端初现,因此我国经济需要从高效增长层面着力提升经济质量。实现经济高效增长的前提在于优化产业结构,需要重点从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建设的角度展开,同时结合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综合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到高效增长的转换。
关键词:
经济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 高效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晗 侯雪花 范从来
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益贫式增长机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途径。在新发展阶段,需要深入研究从益贫式增长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本文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分析了益贫式增长和共同富裕在目标、主体、内容和方式上的逻辑关系。并沿着“改革开放前-涓滴型增长-益贫式增长-共富型增长”这一历史线索,梳理了我国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结合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约束因素,从解决相对贫困、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在全体人民共建共享中实现物质精神共同富裕等角度提出了我国从益贫式增长转向共同富裕的现实逻辑。最后,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统筹全面均衡发展、以数字经济落实共建共享等视角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正>长期以来,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动力转型,使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此背景下,孙豪等著《从消费增长到消费升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路径研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探索了消费从水平提高到结构升级再到美好生活实现的递进性发展。整体而言,该书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框架系统。该书主要包括消费增长、消费升级与美好生活三篇。消费增长部分有七章,围绕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开展了系列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强
自2002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增长10.6%的高速度,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面向未来,我国存在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稳中求进"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且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中国经济步入了2017年。这既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将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在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背景下,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且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它不仅包含了经济发展中的应对之策要"稳定"、各项经济改革举措的推进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稳中求进"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且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中国经济步入了2017年。这既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将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在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背景下,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且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它不仅包含了经济发展中的应对之策要"稳定"、各项经济改革举措的推进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工业经济增长减速趋稳的态势基本形成,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趋势性因素,仍然需要并支撑着中国工业将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稳中求进新时代已经到来。因而,工业经济增长的走势、工业经济体制机制、工业经济政策的理念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复原工业本性,实现健康发展,是这个时代工业升级的实质。"稳"的含义应是:稳心态、稳政策、稳预期。"进"方向应是:更高素质、更平衡协调、更绿色环保。而推进改革则是实现稳中求进的根本保证。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从容、稳健、慎重、适度的政府调控才是保证中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道路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行和可靠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
工业发展 稳中求进 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威
稳中求进已经成为我们党在国家经济治理方面的重要原则,也是推动经济工作的重要科学方法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9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了2020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未来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以及重点工作。通读会议通报,三处提及坚持稳中求进,"稳"这一关键字更是贯穿通报全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坚持稳字当头,坚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2014年我国经济金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进入通缩和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为了做好2015年经济金融工作,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的任务,相应提出十条对策与建议,供探讨。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持续 发展 新常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佳木
陈云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如果一定要进行概括,笔者认为最合适的非"稳中求进"和"活而不乱"八个字莫属陈云同志在自己从事的几乎每一项工作中都有所建树,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多方面贡献。这些贡献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有经济领域的,也有政治、党建乃至思想方法和文化领域的。但他最主要的贡献,还是在经济工作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的:"陈云同志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改革开放中,"他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意识地发挥和扩大市场调节作用,支持探索符合实际、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他提出改革要不断总结经验,脚踏实地向前推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林 颜炳乾 周桂瑾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不断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满足职业技能供给效能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架构和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重要抓手。针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职业新岗位对劳动者能力结构变化等对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提出的现实需求,要从职业性、高端性和标准性三方面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定位。有效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找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而依托“双高计划”学校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是一种合适的行动路径,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在“职”字上固根本、在“高”字上求发展、在“标准”上做探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多贵 周志田 陈劭锋
从发展思想的演进来看 ,经历了从“注重财富增长”到“注重能力建设”的转变 ;从发展强调的内容来看 ,经历了从“一维”发展观 (强调经济发展 )到“二维”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 ,再到“三维”发展观 (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 ,最后再到“多维”发展观 (强调可持续发展 )的演进历程 ;从评判发展的指标来看 ,目前或将要经历了从“GDP”到“绿色 GDP”,再到“扩展的财富”,最后再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
发展观 演化 经济增长 能力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中发展——今年下半年要继续创新宏观调控、实施创新驱动;力争保持中高速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与改革:稳中求进
论稳中求进的区域经济发展观
把握大局稳中求进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
注重调控节奏 实现稳中求进——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建议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继续贯彻稳中求进中发展——今年下半年要继续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
稳中求进 稳中求快——南通市1998年经济运行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贯彻稳中求进中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并答记者问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