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0)
2023(13589)
2022(11896)
2021(11038)
2020(9364)
2019(21738)
2018(21834)
2017(42651)
2016(23074)
2015(26063)
2014(26275)
2013(26398)
2012(24681)
2011(22570)
2010(22731)
2009(21412)
2008(20624)
2007(18395)
2006(16692)
2005(15098)
作者
(70776)
(58337)
(58294)
(55471)
(37233)
(28102)
(26363)
(23023)
(22386)
(20931)
(20008)
(19689)
(18875)
(18743)
(18199)
(18116)
(17496)
(17166)
(16892)
(16793)
(14674)
(14637)
(14184)
(13429)
(13324)
(13061)
(13033)
(12883)
(12005)
(11432)
学科
(111111)
经济(111002)
管理(64871)
(60490)
(49044)
企业(49044)
方法(45104)
数学(39205)
数学方法(38839)
中国(28141)
(25503)
地方(24110)
(23981)
(23273)
业经(21971)
(18942)
(18054)
贸易(18040)
(17457)
农业(17246)
(16010)
(15750)
银行(15686)
环境(15335)
理论(15229)
(15050)
(15012)
金融(15011)
地方经济(14893)
(13522)
机构
大学(345280)
学院(341622)
(144859)
经济(141828)
管理(131725)
研究(121598)
理学(113183)
理学院(111899)
管理学(110035)
管理学院(109445)
中国(90392)
科学(75267)
(74670)
(66053)
(62913)
(57313)
研究所(57140)
中心(52635)
财经(52491)
业大(51331)
(50093)
北京(47906)
(47560)
农业(45220)
经济学(44429)
(43866)
(43845)
师范(43394)
(40336)
经济学院(39725)
基金
项目(224800)
科学(174780)
基金(162494)
研究(161906)
(142838)
国家(141698)
科学基金(119525)
社会(101226)
社会科(95827)
社会科学(95797)
(86907)
基金项目(85823)
自然(78198)
自然科(76252)
自然科学(76230)
自然科学基金(74882)
(73619)
教育(72864)
资助(68227)
编号(65429)
成果(53827)
重点(50492)
(49469)
(48919)
(45757)
课题(45347)
科研(43063)
创新(42777)
教育部(41851)
国家社会(41357)
期刊
(166430)
经济(166430)
研究(107831)
中国(63271)
学报(56623)
(51565)
科学(51422)
管理(50681)
(48284)
大学(41970)
学学(39639)
农业(35700)
教育(33590)
(30773)
金融(30773)
技术(28857)
经济研究(27652)
财经(26445)
业经(25048)
(22643)
问题(21889)
技术经济(18278)
(17983)
理论(17662)
图书(17129)
(16874)
现代(15810)
实践(15802)
(15802)
科技(15772)
共检索到515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解三明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domestic and external situation in several years in the future,thispaper will make use of the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econometric model, seasonal cycle model, ananalysis of the three time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n analysis of thefac...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新永  张卫华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出,广西"十三五"潜在经济增长在8.5%左右,适度区间为7.5%~9.5%,应从深化改革、城镇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升经济增长动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善同  侯永志  翟凡  
过去 2 0年 ,资本的快速积累和生产率的提高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长期内 ,由于供给和需求方面的重大潜力 ,中国经济仍可以保持快速增长 ,但其速度会低于过去 2 0年的平均水平 ,其中“十五”时期经济增长必须有一个较高的速度。为此 ,应消除抑制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 ,加强风险防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群  娄峰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Solow增长模型实证分析1970~2007年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资本和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对未来影响经济增长各个因素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段预测和情景分析。按照我们的判断,在未来直到2020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会明显低于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会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在比较乐观的假设基础上,2008~202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在较差的情况下,只能达到5%~6%。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  李善同  侯永志  翟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罗华荣  董晓远  
本文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深圳经济30多年来的增长轨迹,发现深圳经济增长存在着为期12年的周期,且现已经历了三个周期,初步判断2016年深圳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并探讨了新周期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深圳增长潜力的远景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提升五大竞争力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惠芳  文武  胡晨光  
本文使用1998—2010年26个发达国家与16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经济周期各阶段与长期经济增长对研发强度的影响及其机理,并选取同时期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研发强度呈增长型周期特征,而发展中国家研发强度呈逆周期特征;长期经济增长对发达国家研发强度有负向影响,而对发展中国家研发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还发现,研发投入水平不同的国家,研发强度周期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同,我国研发强度逆周期变化,然而经济扩张对我国研发强度的负向影响力度更大,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持续的经济波动对研发强度具有更大负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王蕴  王元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框架内,应逐步建立与经济周期相适应、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国家中长期预算框架。在统筹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的基础上,站在国家高度考虑各级财政健全性,实现国家财政整体健全性,强调国家财政预算概念。建立与经济周期相适应的长期国家预算的基本设想包括:建立独立的国家预算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长期国家预算编制;以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主体,预测和分析相对长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趋势与财政发展趋势;以长期国家预算作为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中期预算编制的基础。实施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的国家中期预算要求以5年为周期,预算内容与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实施逐年滚动编制方法;明确中长期预算的法律地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中的各种矛盾在总量上的反映。在克服矛盾的同时总结历史经验、深化经济改革、改善宏观管理和调控,使我国实现了一轮又一轮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应对经济周期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在进入第四个经济周期之后,中国经济开始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化。目前各方面的调整已经比较充分,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从长期发展看,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具备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能够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也开始出现市场经济基础上由供需总量失衡所带来的经济周期。从主要宏观指标上看,尤其是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波动上看,可以分成四次大的周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家章  
经济增长源泉的探讨一直是宏观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这种增长速度能否持续?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如何?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呈现了周期性的特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问题。张连城教授所著,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一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对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志钢  刘霞辉  
本文通过将1985—2030年的时间跨度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运用基于人口、就业因素的恒等式分解法与标准生产函数分解法,分析了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两者都表明人口结构转型是近来及未来几年增长减速的主要因素。由于资本因素仍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如果未来过度依赖投资,低效的资本投入将会伴随人口"负利",把经济拖入过快的减速通道,而扭转这一切的枢纽则在于提升资本效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闫龙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信贷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特别是中长期信贷资产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资产,这对于经济的整体协调运行、宏观政策调控的传导以及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将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因此,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强化对银行业的监管约束、及银行业对自身资产负债的科学管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炼石  
本文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等为依据,认为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以技术冲击和创新为基础的4个10年左右中周期,两个建筑周期。正是技术冲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主导因素。但是领先部门更替脱节导致经济波动,以及外在因素扩大波动幅度。只要加强宏观政策调节,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存在巨大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宝良  牛犁  张鹏  
中长期内,可实现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由潜在经济增长率决定的,并在需求因素的影响下围绕潜在增长率波动。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在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从农业部门向效率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外向型发展战略、教育水平改善、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应等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因素。由于储蓄率回落、劳动人口下降、劳动力转移效应和对外开放外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