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5)
2023(16123)
2022(13924)
2021(12961)
2020(10900)
2019(24935)
2018(24825)
2017(48544)
2016(26430)
2015(29540)
2014(29649)
2013(29432)
2012(27357)
2011(25230)
2010(25346)
2009(23571)
2008(22966)
2007(20404)
2006(18288)
2005(16421)
作者
(79566)
(66008)
(65527)
(62513)
(42087)
(31561)
(29767)
(25848)
(25054)
(23566)
(22396)
(21964)
(21155)
(20959)
(20404)
(20295)
(19701)
(19697)
(19027)
(18884)
(16595)
(16454)
(16031)
(15064)
(15021)
(14715)
(14614)
(14498)
(13344)
(12883)
学科
(120453)
经济(120331)
管理(75873)
(70653)
(56813)
企业(56813)
方法(49176)
数学(43264)
数学方法(42831)
中国(30580)
(29984)
(27028)
地方(25471)
(24908)
业经(24309)
(21859)
贸易(21848)
(21655)
(21209)
农业(19855)
(18291)
银行(18228)
(17481)
环境(17377)
(17182)
金融(17181)
(16710)
理论(16438)
(16027)
技术(15950)
机构
大学(388880)
学院(387725)
(164984)
经济(161555)
管理(150794)
研究(135104)
理学(130059)
理学院(128633)
管理学(126537)
管理学院(125858)
中国(101377)
科学(82662)
(82358)
(75172)
(69147)
(65973)
研究所(62864)
财经(59957)
中心(59753)
业大(59031)
(56429)
(54352)
北京(52484)
农业(51991)
经济学(50228)
(49428)
师范(48914)
(48023)
(45605)
经济学院(45089)
基金
项目(257011)
科学(200330)
基金(185808)
研究(185169)
(162967)
国家(161624)
科学基金(137088)
社会(117157)
社会科(111056)
社会科学(111026)
(99495)
基金项目(98397)
自然(89403)
自然科(87225)
自然科学(87200)
自然科学基金(85633)
(84234)
教育(84079)
资助(77286)
编号(75003)
成果(61135)
重点(57405)
(56671)
(55504)
(52777)
课题(51699)
创新(49308)
科研(48938)
教育部(48258)
国家社会(47795)
期刊
(186207)
经济(186207)
研究(119806)
中国(69159)
学报(63217)
(59632)
科学(56606)
管理(55514)
(54377)
大学(47092)
学学(44773)
农业(40633)
(38664)
金融(38664)
教育(37125)
技术(31970)
经济研究(31138)
财经(29876)
业经(29431)
(25612)
问题(24450)
技术经济(20138)
(19771)
(19726)
理论(19548)
科技(18455)
商业(18201)
现代(17595)
实践(17513)
(17513)
共检索到576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2010年至今,我国经济出现连续下滑的态势,而且这种经济连续下滑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加。今年我国经济能否止跌回暖,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是否转换,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又受到物价走势的制约。本文分析了当前经济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经济状况对当前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调整货币政策以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柏  俞自由  解振鸿  
本文在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框架下 ,探讨了我国近几年物价变化、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通货紧缩本质上是由实体经济引起的 ,是实体经济运行不畅通的货币表现 :从表象上看 ,通货紧缩形成有货币发行量减少的原因 ,但由于货币发行并不能扭转经济运行不畅通的局面 ,所以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提高物价的方法是值得怀疑的。同时 ,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就业问题是影响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这问题至今未得到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贞  
中国货币供应是否为导致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此次研究。研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宏观经济、货币金融学相关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具体分析框架,就中国货币政策是否为导致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具体影响路径展开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为中国保持物价稳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新泽  向晓岚  赵增德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物价运行的特点,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物价长期低位运行的成因,得出货币供给不是近年物价下降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并提出经济结构调整阶段货币政策适应性调整的意见,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物价低增长问题的办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著名的货币主义学派的头面人物费里德曼对通货膨胀曾有过颇有影响的判断:“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这一结论对许多国家的通胀都得到了验证。 我国的通胀能否归结为货币现象?即我国的通胀能否归结为货币的过量发行?进一步,我国的通货膨胀到底是有利于经济增长还是有损于经济成长?如何度量这种影响?如此而自然引出的问题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与通胀的理想比值是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明柱  
本文以我国经济环境的走势开篇,着重分析了在经济开放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受到的影响,论述是沿着货币政策目标制定到通过工具执行到最终实施效果的思路进行,得出经济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必然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随后针对前文所述的问题,后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包括:政策搭配协调以解决货币政策目标多元化复杂化的问题,确立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导调控地位以减少金融开放对央行政策工具的影响,改革完善现行汇率制度以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徐亚平  
经济运行态势的复杂多变,使得中央银行的决策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给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面对经济运行之不确定性,如何适时适度把握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是经济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研讨经济运行之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效应的关系,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深入分析,阐明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建平  
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史建平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取得明显成效,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物价涨幅明显回落,经济增长进入合理区间,经济软着陆的目标基本实现。据此,社会上对放松银根的呼声又渐趋高涨,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亚平  
面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复杂多变,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实现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与优化。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机制,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孟进  
本文遵循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信贷——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运用实证研究法,分析货币政策对宁波经济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未来宽松货币政策走势,提出了宁波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丹丹  孟潇  
本文根据2006年第1季度—2009年第3季度的时间序列资料,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以及物价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GDP增速在2009年第2季度已开始上升,并预计我国经济将在2010年第1季度走出通货紧缩。但根据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美国在两次石油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操作的国内国际经验,综合考虑国际环境和国内情况,本文得出了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点和退出力度选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Abdul Jalil  陈波  
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由此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两国的经验数据都印证了经济学家们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的推论;第二,货币非中性假说在两国的经验数据中均无法被拒绝;第三,在中国存在货币数量论所描述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的预测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巴基斯坦却不存在;第四,两国若想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都必须在长期内降低通货膨胀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李瑞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物价(CPI)上涨。第一次发生在1988年,当年的物价上涨率为18.8%;第二次发生在1993-1994年,1994年的物价上涨率高达24.1%。这两次物价上涨的特点相同,均表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这两次物价上涨的性质有所不同:1988年的物价上涨是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革  林丹丹  
基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传导渠道的异质性,分析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大宗商品价格渠道效应最明显,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正向冲击对物价带来上涨压力,PPI上涨尤为明显;利差渠道次之,汇率渠道效应则相对不明显,这两个渠道效应均在短期内对物价带来上涨压力,在较长期将导致物价下降。但在美国实施QE4时,正向冲击均会导致物价下降。因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外双循环,完成“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组合,才能更好地应对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陶士贵  姜智翔  
本文采用2008年10月—2021年10月的月度数据,探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方面,考虑到量化宽松政策在国际上传导的方式,本文将汇率和贸易作为主要渠道,并加入金融渠道作为补充,分别代入VAR和SVAR模型中进行验证,以更全面地反映中美间的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的确会受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美联储逐步扩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中国物价有上涨的趋势。而当美联储采取加息等措施时,中国将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但是这种压力并非是长期的,大约在5—6个月后逐渐减弱。同时,本文对疫情后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单独分析后发现,由于中国及时采取稳健措施,此轮的影响较之前而言并不明显。对此,我国应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监测;合理引导和管控国际资本流动;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测、监控和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