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3)
- 2023(13966)
- 2022(12418)
- 2021(11709)
- 2020(9953)
- 2019(23208)
- 2018(23186)
- 2017(45754)
- 2016(24247)
- 2015(27626)
- 2014(27593)
- 2013(27135)
- 2012(24910)
- 2011(22425)
- 2010(22339)
- 2009(20465)
- 2008(19556)
- 2007(16777)
- 2006(14792)
- 2005(12748)
- 学科
- 济(97341)
- 经济(97235)
- 管理(69199)
- 业(66714)
- 企(53769)
- 企业(53769)
- 方法(48462)
- 数学(42391)
- 数学方法(41852)
- 农(27362)
- 贸(26505)
- 贸易(26493)
- 中国(25906)
- 易(25762)
- 财(24948)
- 业经(20759)
- 制(18466)
- 学(18403)
- 地方(18324)
- 农业(17877)
- 银(15887)
- 银行(15854)
- 理论(15804)
- 务(15610)
- 财务(15541)
- 财务管理(15505)
- 融(15315)
- 金融(15313)
- 技术(15192)
- 和(15184)
- 机构
- 大学(347590)
- 学院(345480)
- 济(143754)
- 经济(140880)
- 管理(140775)
- 理学(122805)
- 理学院(121585)
- 管理学(119543)
- 管理学院(118936)
- 研究(110817)
- 中国(82901)
- 京(72722)
- 科学(65721)
- 财(65106)
- 所(53611)
- 财经(53156)
- 农(51401)
- 中心(50348)
- 业大(50315)
- 研究所(48766)
- 经(48390)
- 江(47234)
- 北京(45680)
- 范(44098)
- 师范(43737)
- 经济学(43010)
- 院(40769)
- 农业(40259)
- 财经大学(39778)
- 经济学院(39167)
- 基金
- 项目(237020)
- 科学(186543)
- 研究(175805)
- 基金(172922)
- 家(149222)
- 国家(148043)
- 科学基金(127804)
- 社会(110625)
- 社会科(104922)
- 社会科学(104893)
- 基金项目(92221)
- 省(90822)
- 自然(82773)
- 教育(80867)
- 自然科(80826)
- 自然科学(80806)
- 自然科学基金(79331)
- 划(76660)
- 编号(73048)
- 资助(71534)
- 成果(58365)
- 部(53404)
- 重点(52254)
- 发(50036)
- 创(49098)
- 课题(48556)
- 教育部(46272)
- 创新(45806)
- 科研(45476)
- 人文(45413)
- 期刊
- 济(149161)
- 经济(149161)
- 研究(101496)
- 中国(55788)
- 学报(50321)
- 管理(49881)
- 财(47150)
- 科学(46694)
- 农(45516)
- 大学(39267)
- 学学(36939)
- 教育(35190)
- 农业(31957)
- 技术(30124)
- 融(29625)
- 金融(29625)
- 业经(25126)
- 财经(24886)
- 经济研究(24520)
- 问题(21237)
- 经(21163)
- 贸(20977)
- 国际(18818)
- 理论(17750)
- 图书(17436)
- 技术经济(16590)
- 商业(16439)
- 实践(16296)
- 践(16296)
- 业(15724)
共检索到491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祥婧
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中美两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两国两部门模型,研究在我国经常账户再平衡的过程中,贸易条件、实质汇率、本国相对外国贸易品的产出数量、本国及外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和数量应如何调整。研究发现,在需求替代弹性较低时,随着劳动收入比重的上升,实际汇率、贸易条件、我国相对外国贸易品的产出数量、我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及产出数量和外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及产出数量的变动程度较大;而在需求替代弹性较高时,随着劳动收入比重的上升,上述变量的变动程度较小,有些变量几乎不发生变化。
关键词:
全球失衡 经常账户 一般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庆坡 安岗
本文在两国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架构下,分析了我国经常账户余额减半对实际汇率、贸易条件、相对产出以及相对价格的影响。本文模拟结果表明:(1)引入供给面将显著影响实际汇率的变动,但是随着贸易商品之间替代弹性的上升,其影响程度在急剧衰减。(2)引入供给面将对相对价格和产出带来显著冲击。相较未引入供给面的情形,在不同的替代弹性组合中,我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增幅显著下降,并且我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产出显著上升。另外,外国非贸易部门的相对产出出现下滑,而且其相对价格也出现下降。(3)在替代弹性给定的情形下,随着贝塔系数的上升,我国非贸易品相对产出和相对价格的增幅均在递减。
关键词:
一般均衡 经常账户 实际汇率 贸易条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琼 杨晓龙 陈秀丽
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引致国际贸易格局随之改变,发达国家为持续占领和控制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必然采取保护相关措施抑制发展中国家急速扩展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而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位置,这就必然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事件频发。基于经济学视角,为了顺利推进我国开放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减缓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困扰,未来应从内部层面继续加快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创新对内对外的开放模式;从外部层面加速价值链升级工程建设,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摆脱贸易摩擦的被动地位。
关键词:
产业分工 国际贸易摩擦 价值链 微笑曲线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琼 杨晓龙 陈秀丽
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引致国际贸易格局随之改变,发达国家为持续占领和控制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必然采取保护相关措施抑制发展中国家急速扩展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而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位置,这就必然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事件频发。基于经济学视角,为了顺利推进我国开放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减缓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困扰,未来应从内部层面继续加快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创新对内对外的开放模式;从外部层面加速价值链升级工程建设,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摆脱贸易摩擦的被动地位。
关键词:
产业分工 国际贸易摩擦 价值链 微笑曲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慧娟
本文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模型,模拟了中国经常账户再平衡对贸易条件、实际汇率、贸易品产出占比和非贸易品产出占比的影响。模拟研究发现:(1)贸易条件和实际汇率的变动均为负值,这表明中国贸易条件出现改善以及中国实际汇率出现升值,而美国贸易条件出现恶化以及美国实际汇率出现贬值。(2)中国贸易品产出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出现小幅提升,而中国非贸易品产出比重则出现显著下滑。(3)美国贸易品产出占比出现较大提高,而美国非贸易品产出比重则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这表明美国生产结构出现由非贸易品向贸易品生产的转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晓凤
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在形成整体性演进中,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农业及高利润产业,呈现了动态上同构的加速趋势。产业结构的同构引发了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致使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风起云涌。解决国际贸易摩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结构互补、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交织并存的国际分工网络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亚君
伴随着中国全球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升级,加剧了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本文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对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新局面进行全面分析,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化解国际贸易摩擦探索新思路。文章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国际贸易冲突机理分析展开,重点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际贸易冲突对中国的影响,发现对产能、就业及居民收入和政府税收发生负面影响;压缩中国就业的空间;形成国内国民经济通货紧缩压力;对国内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形成收缩性影响;形成较为紧张的财政收支格局;但同时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也对中国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为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应对国际贸易冲突提出了加强外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价值链全面改造升级、优化外贸结构和外贸增长模式和企业提升国际贸易摩擦的应对能力等措施。本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当前全球价值链和国际贸易摩擦的理论研究,希望为解决中国化解国际贸易摩擦探索新思路。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贸易冲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勤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晴 陈伟光
随着中美两国贸易由互补性向竞争性的转变,中美贸易摩擦正在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文章采用GTAP-Dyn模型,结合当前实际,根据中美贸易摩擦未来可能的走向,设置了五种情景,动态模拟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单方面减少中国的净出口和恶化中美双方的贸易条件;(2)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引起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及产量发生显著变化;(3)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深刻改变中国各部门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 市场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浩 申广祝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景气、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恐慌、中国实施具有重商主义性质的外贸政策、贸易保护手段的多样化等原因中国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时代。因此,中国应该从国际经济政策、国内经济政策、外贸战略、企业战略等四个方面进行经济政策调整,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 贸易摩擦 原因 经济转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成 张志超
使用2006—2014年41个国家对华贸易摩擦数据,研究经济周期与国家形象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具有"逆周期"特征,经济下行趋势加剧贸易摩擦;积极(或消极)国家形象对贸易摩擦具有负向(或正向)作用,相对国家形象也有相似结论;经济周期与积极(或消极)国家形象的乘积项对贸易摩擦有负向(或正向)影响,即经济周期会扩大积极(或消极)国家形象对贸易摩擦产生的负向(或正向)作用;贸易摩擦与体现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经济增长动力差异以及意识形态差异均呈正相关关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扩大内需以及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是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不二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羲
入世10年,福建作为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省份,既充分享受到了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好处,也遇到了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冲击。本文系统概括了福建省近年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情况,总结了企业和行业在应对实践中的有益探索,提出在国际经济局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企业、行业以及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更为严峻的挑战,保障福建省外经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克远 王爽 张曙霄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但是通过贸易理论分析和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实践来看,中国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是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所处历史阶段下的必然产物,国际贸易摩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
国际贸易摩擦 必然性 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