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8)
- 2023(15467)
- 2022(13107)
- 2021(12259)
- 2020(10487)
- 2019(23722)
- 2018(23341)
- 2017(45982)
- 2016(24695)
- 2015(27920)
- 2014(27562)
- 2013(27380)
- 2012(25541)
- 2011(22975)
- 2010(23743)
- 2009(22989)
- 2008(23388)
- 2007(21273)
- 2006(19226)
- 2005(17989)
- 学科
- 济(109236)
- 经济(109076)
- 业(104408)
- 管理(94122)
- 企(92750)
- 企业(92750)
- 方法(48552)
- 财(40703)
- 数学(39525)
- 数学方法(39227)
- 农(33551)
- 业经(32381)
- 中国(31442)
- 制(30686)
- 务(28095)
- 财务(28064)
- 财务管理(28008)
- 企业财务(26680)
- 银(22931)
- 银行(22918)
- 农业(22652)
- 行(21846)
- 技术(21664)
- 贸(21521)
- 贸易(21504)
- 策(21446)
- 易(20992)
- 融(20396)
- 金融(20394)
- 体(20311)
- 机构
- 学院(357442)
- 大学(354462)
- 济(162064)
- 经济(158955)
- 管理(147386)
- 理学(124808)
- 理学院(123675)
- 管理学(122352)
- 管理学院(121631)
- 研究(113541)
- 中国(98483)
- 财(85555)
- 京(73424)
- 财经(65391)
- 经(59276)
- 科学(58258)
- 江(55962)
- 所(54569)
- 中心(53671)
- 经济学(49440)
- 农(49033)
- 财经大学(48286)
- 研究所(47459)
- 北京(47053)
- 经济学院(44539)
- 州(44180)
- 业大(42224)
- 商学(42131)
- 商学院(41763)
- 院(40859)
- 基金
- 项目(215537)
- 科学(173815)
- 研究(166583)
- 基金(160137)
- 家(133942)
- 国家(132711)
- 科学基金(117609)
- 社会(110374)
- 社会科(104839)
- 社会科学(104817)
- 基金项目(83304)
- 省(82508)
- 教育(76382)
- 自然(72056)
- 自然科(70415)
- 自然科学(70402)
- 自然科学基金(69283)
- 划(67956)
- 编号(67261)
- 资助(66319)
- 成果(56172)
- 部(50592)
- 创(48681)
- 制(47350)
- 重点(47350)
- 课题(46153)
- 发(45805)
- 国家社会(45532)
- 教育部(45151)
- 创新(44862)
- 期刊
- 济(188435)
- 经济(188435)
- 研究(118688)
- 中国(73857)
- 财(71412)
- 管理(62700)
- 融(49857)
- 金融(49857)
- 农(45926)
- 科学(41884)
- 学报(39214)
- 财经(34134)
- 教育(33544)
- 大学(32983)
- 技术(31928)
- 业经(31019)
- 学学(30954)
- 农业(30445)
- 经济研究(30138)
- 经(29203)
- 问题(24115)
- 贸(22585)
- 技术经济(20556)
- 国际(20215)
- 财会(18798)
- 理论(18620)
- 现代(18329)
- 业(18302)
- 世界(17882)
- 会计(17851)
共检索到572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友娣 谢春恋 杨燕飞 李娜
纺织业从业人员居制造业30个细分行业之首,大部分企业在近期的金融危机中损失严重,信用风险凸现。考虑到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被特别处理,是对其陷入信用风险,不能正常履行义务的警示,本文以ST公司为样本,选取同时期、同规模的非ST公司为对照样本,比较分析制造业和纺织业各类财务指标在信用风险传导中的敏感程度及其原因,揭示纺织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形成机理的特殊性,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研究发现,"次贷"风险蔓延,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引起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下降,流动资金不足,是纺织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公司固定资产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导致盈利率下降、销售受阻,是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而出口退...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用风险 机制 纺织业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沈友娣 谢春恋 宋冬梅
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被特别处理,是对其不能正常履行义务的警示。本文以ST公司为样本,选取同行业、同时期、同规模的非ST公司为对照样本,分析各类财务指标在信用风险传导不同阶段的敏感程度及其原因,揭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传导机制,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研究发现,ST公司的财务状况与信用风险企业具有趋同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更大程度上源于资金运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经营活动;信用风险因现金流量不足而形成,因发展能力不足而加剧,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积重难返。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传导 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娜 袁建华
近年来农业类上市公司因其行业特征能够为财务造假提供便利条件,导致注册会计师对农业行业的审计活动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财务舞弊的重灾区。注册会计师如何应对农业类行业特殊审计风险迫在眉睫。本文针对上述情况,指出农业类上市公司收入、存货、成本费用等容易发生舞弊的特有风险点并进行分析,提出详细应对策略,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农业类上市公司提供借鉴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娜 袁建华
近年来农业类上市公司因其行业特征能够为财务造假提供便利条件,导致注册会计师对农业行业的审计活动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财务舞弊的重灾区。注册会计师如何应对农业类行业特殊审计风险迫在眉睫。本文针对上述情况,指出农业类上市公司收入、存货、成本费用等容易发生舞弊的特有风险点并进行分析,提出详细应对策略,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农业类上市公司提供借鉴和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捷敏 方红星
理论上,内部控制质量是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内部控制信息难以获得,因而鲜有这方面的经验证据。而2007年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规定为评价内部控制质量提供了契机。根据审计价值理论,以2007年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控制风险(内部控制质量)和诉讼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风险和审计收费之间的确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审计收费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风险溢价。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薛求知 李茜
本文采用2004~200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对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有促进作用;并且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基金和QFI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有所体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基于以上结论,对我国发展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国际化 战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闫焕民 刘宁 陈小林
本文以我国财政部推动的会计师事务所向“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转制契机,采用事务所转制前后审计的同批客户公司为样本,探究事务所转制是否影响审计定价策略。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事务所转制后的审计费用率没有显著上升,即转制并未普遍增加公司审计费用负担;然而,针对高风险客户的审计费用率在转制后显著上升,尤其是在转制导致法律责任直接强化的合伙人审计中,而且这在本土事务所或法制建设水平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但针对低风险客户的审计定价策略,则不存在上述变化。就此而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增强了事务所的法律责任与风险意识,优化了审计定价策略,这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审计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会计师事务所持续做大做强,推动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潘立生 尹航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内控评价报告)的相关研究中,研究样本多数选用非ST公司,不能体现内控评价报告披露变化的情况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ST公司在上市时也属于正常化经营企业,只是在多年的市场经营与变化下,由于不符合市场需求或经营不善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公司内部出现问题,问题出现后便会导致公司各个部分的变化,内控评价报告的变化也包含其中。文章以此为契机,选取ST公司前后转换年间内控评价报告披露的变化情况作为研究样本,并结合内控相关理论分析内控评价报告各项指标披露变化的原因,为提高内控评价报告的质量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殿锋
本文以2008年至2012年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国有公司、独立董事、董事会会议和管理层持股可以抑制和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而没有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能够对财务风险有显著影响。整体上公司治理的改善能够有效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这为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降低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白云霞
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是否趋于硬化,是衡量银行制度改革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考察偿债能力很低或者亏损的国有上市公司从银行获得新增贷款的情况,本文研究了我国银行制度的变迁对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的影响。本文发现,从总体上看,1999~2007年间仍然存在偿债能力很低或者亏损的国有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新增贷款的现象,但偿债能力很低或者亏损的国有企业获得新增贷款的现象在此期间不断减少,尤其是在2003年后出现大幅下降。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在银行融资中仍然存在软预算约束问题,但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改革,尤其是2003年以来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对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揭示出...
关键词:
软预算约束 银行业改革 国有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单华军
本文以2007—2008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证券市场违规的体制性成因,检验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违规之间的相关性,正面考证了我国有限的执法资源约束条件下证券法律法规的执行效力。与已有的文献结论不同,本文的研究支持中国证券市场法律在执法资源紧张的境况下执行效力尚佳。具体体现为内部控制缺陷越多的上市公司,受到诉讼和违规处罚的可能性就越大。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受到违规惩戒时存在着监管部门处罚不一的事实。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证券监管部门优化执法资源、提高监管惩戒实效以及投资者经济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经验证据和改进路径。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内部控制 公司违规 监管绩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坤 张俊瑞 杨淑娥
以我国2004-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研究了终极控制权、法律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财务风险负相关。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加重了其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获取私有收益的行为,加重了公司财务风险,两权分离程度与公司财务风险正相关。较高的地区法治水平能够有效遏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上市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越好,其财务风险就越小。法律环境的改善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公司财务风险,还有助于减轻由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所导致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法律环境 财务风险 现金流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鑫 李竹薇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对各财务指标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两个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判别分析模型。并进一步根据模型的预测概率值确定了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评价准则和区域,对所构建的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表明了两个模型的预测效果都比较理想,都可以用来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状况或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进行计算和判别。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袁敏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2007年度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实务中存在意见名称不一致、意见表述方式有差别、审核依据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明确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性质、尽快推出内部控制规范应用指南和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财务报告 审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向锐 江维林 肖敏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2004年至2006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修正的DD模型对会计信息风险进行衡量,分析了内部控制机制(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对会计信息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能力对会计信息风险没有显著的影响;(2)财务杠杆对会计信息风险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银行债务对会计信息风险有显著为负的影响;(3)董事会规模对会计信息风险有显著为负的影响,董事会会议频率对会计信息风险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董事会独立性对会计信息风险没有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