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1)
2023(10019)
2022(8463)
2021(8175)
2020(6995)
2019(16477)
2018(16584)
2017(32850)
2016(17719)
2015(20370)
2014(20755)
2013(20554)
2012(19092)
2011(17393)
2010(17867)
2009(17021)
2008(17049)
2007(15622)
2006(13617)
2005(12249)
作者
(52445)
(43855)
(43582)
(41940)
(27633)
(20844)
(20066)
(17150)
(16274)
(15640)
(14724)
(14641)
(13916)
(13779)
(13729)
(13480)
(13334)
(12901)
(12716)
(12668)
(10944)
(10922)
(10845)
(9991)
(9845)
(9837)
(9819)
(9817)
(8830)
(8666)
学科
(76101)
经济(76027)
(49395)
管理(48472)
方法(38952)
(36879)
企业(36879)
数学(35400)
数学方法(34773)
(24635)
中国(21436)
(18551)
农业(16647)
业经(15363)
(15306)
(15254)
贸易(15247)
(14865)
(14071)
地方(13267)
(12963)
银行(12939)
(12317)
理论(11917)
(11427)
金融(11424)
(11289)
(10773)
财务(10723)
财务管理(10689)
机构
学院(264826)
大学(263464)
(108333)
经济(105917)
管理(101424)
理学(87001)
理学院(86084)
研究(85194)
管理学(84360)
管理学院(83883)
中国(66340)
(55514)
科学(51904)
(51823)
(43579)
(43308)
财经(40871)
中心(39883)
(39628)
研究所(39268)
业大(38675)
(36792)
北京(35620)
(34302)
农业(34207)
师范(33987)
经济学(33316)
(32021)
经济学院(30304)
(30294)
基金
项目(167949)
科学(130768)
研究(124336)
基金(119396)
(103177)
国家(102325)
科学基金(86696)
社会(76672)
社会科(72590)
社会科学(72566)
(66614)
基金项目(62259)
教育(59023)
(55954)
自然(55095)
自然科(53759)
自然科学(53745)
编号(53260)
自然科学基金(52751)
资助(50532)
成果(43953)
重点(38042)
(37477)
课题(36690)
(36515)
(34634)
创新(32391)
科研(32137)
项目编号(32015)
教育部(32000)
期刊
(118592)
经济(118592)
研究(76326)
中国(49097)
(39909)
(39613)
学报(38953)
科学(35861)
管理(35762)
教育(30034)
大学(29595)
学学(27825)
农业(26845)
技术(25314)
(24650)
金融(24650)
业经(20872)
财经(19928)
经济研究(19532)
(17035)
问题(16535)
统计(15906)
技术经济(14226)
(14080)
(13809)
(13601)
理论(13557)
商业(13355)
决策(12967)
(12552)
共检索到388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宸刚  丛雅静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精准扶贫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战略创新和实施方略。通过论述教育扶贫和金融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最优模式选择和关键实现路径,指出二者解决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脱真贫、真脱贫"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对满足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精准扶贫,是信息化社会的一种新的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创新点,具体说来,应主要采取"互联网+"特色产业、"互联网+"教育培训、"互联网+"专业服务、"互联网+"休闲旅游、"互联网+"物流配送等措施,通过互联网,在"云"端架起贫困山区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把贫困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山里的小产品和外面的大市场紧密联接,使之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精准扶贫,是信息化社会的一种新的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创新点,具体说来,应主要采取"互联网+"特色产业、"互联网+"教育培训、"互联网+"专业服务、"互联网+"休闲旅游、"互联网+"物流配送等措施,通过互联网,在"云"端架起贫困山区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把贫困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山里的小产品和外面的大市场紧密联接,使之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柯帆  
保险具有天然的精准属性,可以有效提升扶贫开发的精准度。文章在分析我国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广西、河北等地区经验做法,提出强化贫困风险防范意识、开发配套扶贫保险产品、创新农村保险服务载体、推广"保险+"扶贫模式、完善保险扶贫投资体系等保险扶贫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柯帆  
保险具有天然的精准属性,可以有效提升扶贫开发的精准度。文章在分析我国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广西、河北等地区经验做法,提出强化贫困风险防范意识、开发配套扶贫保险产品、创新农村保险服务载体、推广"保险+"扶贫模式、完善保险扶贫投资体系等保险扶贫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志平  
产业扶贫旨在将贫困户的生产活动纳入社会产业大循环,因此其一直是全世界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和主要目标之一。我国产业精准扶贫出现了两条新路径:一是GTP路径,即向贫困户送猪崽、鸡苗和良种等资本,直接将贫困户的生产纳入当地的产业体系;二是GSP路径,即将扶贫资金折合现金并由贫困户自己决定投资项目和选择产业。文章构建了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微观主体行为模型以及基于农村公平和效率的农村福利模型,分别研究了这两条新路径上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的动态演变过程,然后使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拟探索出我国产业精准扶贫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志平  
产业扶贫旨在将贫困户的生产活动纳入社会产业大循环,因此其一直是全世界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和主要目标之一。我国产业精准扶贫出现了两条新路径:一是GTP路径,即向贫困户送猪崽、鸡苗和良种等资本,直接将贫困户的生产纳入当地的产业体系;二是GSP路径,即将扶贫资金折合现金并由贫困户自己决定投资项目和选择产业。文章构建了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微观主体行为模型以及基于农村公平和效率的农村福利模型,分别研究了这两条新路径上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的动态演变过程,然后使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拟探索出我国产业精准扶贫的最优路径及其政策支持空间。结果显示:在第3~4年的时间内,GSP路径要优于GTP,但是超过4年,GTP路径上的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就会累进性超过GSP。而且,在GTP路径上的时间越长,扶贫效果就越好。在中长期,提高贫困户的技术水平,增加贫困户的初始资本额是进一步提高GTP路径上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水平的重要环节。文章的结论对于提高我国精准扶贫的理论自信,进一步完善我国产业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影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扶贫日益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本文从我国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三大路径: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消除旅游扶贫参与障碍、精准依托旅游扶贫项目。继而,归纳了政府主导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这四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龙耀  于一  
金融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取决于其能否兼顾社会目标和财务目标。论文在对扶贫再贷款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政策运行的理论机理,探讨了"双限"政策对法人金融机构实现社会目标与财务目标"双重目标"的影响,并提出了灵活扶贫再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创新政策竞价使用机制、扩大政策传导覆盖面以及完善再贷款资金投向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资产扶贫模式的观察和研究,认为资产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资产收益扶贫通过对地区致贫原因的精准瞄准实现了对贫困群体的精准帮扶。同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的整体发展。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实施,参与试点的贫困农户获得了稳定增收的渠道、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得以推进,实现了贫困与非贫困群体、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多方共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邱向英  
2014年,李克强总理就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而后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近年来,全国高校按照国家及教育部的要求,都在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而在这一教育模式下如何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人才进行帮扶成为了难题。文章就如何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开展精准扶贫展开研究讨论,分析了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并充分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的相关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浩  
从当前我国出现的七类经典精准扶贫模式来看,不同贫困户人群获得金融精准扶贫的方式是不同的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扶贫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科学采用精准选择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准采取扶贫措施、精准实现因村派人、精准确保脱贫成效的方式,实现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脱贫。"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佳  胡俊生  
新时代的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而"互联网+"正是农村精准扶贫路径创新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农村网络服务配套落后、扶贫大数据系统应用进程缓慢、"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互联网+"与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融合度还不够高。因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新时代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作用,必须加快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化解信息鸿沟;优化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实现扶贫资源共享;增强"互联网+"精准扶贫资源整合能力,创新扶贫项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顺霞  辛夏夏  闫志利  
河南省综合运用多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使贫困户持续减少,贫困人口持续下降,脱贫攻坚从"全面推进"转入"集中主攻"阶段。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强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河南省应扩张扶贫视阈,强化扶贫行动,拓展扶贫主体,壮大扶贫队伍,延续扶贫效能。建议完善职教体系,实施常态精准扶贫,强化考核评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终身职业教育,从而优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为新时期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拓展路径,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倬  
精准扶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前,扶贫工作面临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文章对扶贫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认为扶贫工作聚焦精准发力,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帮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