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82)
2023(16567)
2022(13513)
2021(12347)
2020(10360)
2019(23363)
2018(23039)
2017(44961)
2016(24619)
2015(27658)
2014(27423)
2013(26963)
2012(25114)
2011(22731)
2010(22934)
2009(21951)
2008(21364)
2007(19483)
2006(17366)
2005(15786)
作者
(73969)
(61646)
(61441)
(58787)
(39133)
(29550)
(28179)
(24104)
(23297)
(22024)
(20956)
(20407)
(19717)
(19553)
(19417)
(19267)
(18935)
(18148)
(18016)
(17883)
(15503)
(15292)
(15181)
(14270)
(13989)
(13870)
(13721)
(13646)
(12429)
(12428)
学科
(97349)
经济(97235)
(69055)
管理(68938)
(53789)
企业(53789)
方法(41462)
数学(36927)
数学方法(36571)
中国(34556)
(31592)
(29149)
金融(29147)
(28836)
银行(28775)
(28730)
(27738)
(23800)
业经(22900)
(21341)
贸易(21325)
地方(21093)
农业(20862)
(20817)
(20778)
(17618)
财务(17572)
财务管理(17532)
企业财务(16679)
(15071)
机构
学院(354868)
大学(353441)
(147974)
经济(144845)
管理(131399)
研究(124500)
理学(112526)
理学院(111259)
管理学(109353)
管理学院(108712)
中国(100818)
科学(77173)
(74321)
(71653)
(69809)
(64949)
研究所(59051)
中心(58874)
财经(56246)
业大(56089)
农业(55354)
(54546)
(50976)
北京(46743)
经济学(46042)
(44939)
(44375)
师范(44356)
(43641)
经济学院(41911)
基金
项目(232197)
科学(180926)
基金(167718)
研究(165560)
(148541)
国家(147291)
科学基金(123813)
社会(104900)
社会科(99534)
社会科学(99503)
(91162)
基金项目(88519)
自然(80425)
自然科(78528)
自然科学(78500)
(77516)
自然科学基金(77113)
教育(75076)
资助(68444)
编号(66845)
成果(54900)
重点(53372)
(51376)
(50960)
(48237)
课题(46681)
创新(45233)
科研(45180)
计划(43592)
国家社会(43477)
期刊
(161787)
经济(161787)
研究(105150)
中国(68124)
(64011)
学报(60937)
(54390)
科学(53687)
(49244)
金融(49244)
管理(46088)
大学(44798)
学学(42681)
农业(42278)
教育(32746)
财经(27943)
技术(27612)
业经(27562)
经济研究(26861)
(23935)
问题(22420)
(22319)
(18980)
理论(17730)
(17645)
技术经济(16977)
国际(16875)
商业(16851)
实践(15929)
(15929)
共检索到535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鹏  邹家骏  
近年来,粮食金融化成为我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趋势。我国粮食金融化进程中表现出粮食体系距离化、粮食贸易金融化和生物能源开发高度相关化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粮食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明显联动、粮食价格受到供求基本面的影响在逐渐减弱、粮食与国际利率和美元汇率呈现逐渐加强的相关性。粮食金融化对我国国际贸易、粮食安全和金融发展都产生双向影响,为有效应对粮食金融化趋势,我国应该进一步增强粮食金融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借助粮食金融化的契机逐步完善我国粮食产业链,将粮食安全与粮食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辛毅  李宁  温铁军  
国际粮食市场"金融化"是全球性实体经济"金融化"的一部分,将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国际粮食市场"金融化"的实质、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对国际粮食市场"金融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援亚  
粮食与石油、矿产资源等其他大宗商品一样越来越具有金融化的趋势,粮食衍生品市场价格的急剧波动是其主要表现,此外金融化还涉及包括粮食企业的股权公开化、金融索取权的高流动性和粮食资产证券化等内容。我们在提出粮食金融化研究的论题之后,尝试对粮食金融化进行界定,并分析了粮食金融化的背景及其特征,为下一步深入研究粮食金融化的相关问题开展了基础性工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琦  刘满平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美元汇率不断贬值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给全球通胀带来了较大压力,粮食逐渐成为全球投机资本追逐的重要目标之一。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关系日趋紧密,粮食金融化属性日益凸显,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因此,研究和探讨粮食金融化趋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一、粮食金融化趋势1.全球范围内货币流动性充裕。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一直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不同国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赵金霞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世界金融业的高速发展,金融及金融衍生品逐步向粮食渗透,使粮食出现了粮食金融化的现象。同时,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生物能源的开发、国际大宗粮商的垄断等因素的助推,使粮食的价格不再由供求决定,而更多的是由资本决定,粮食已由商品属性逐步转变为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因此,为应对粮食金融化,我国应该加快完善我国粮食产业链,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粮食龙头企业,完善我国的粮食期货市场,争取粮食定价权和谈判权,提高我国应对粮食金融化的能力,从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鲁靖  邓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的国际贸易表现出三个不和谐的特征:易位、反常与低效。通过对20多年来的粮食国际贸易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我国粮食贸易的不和谐源于缺乏价格优势、国内外粮食价格关系的不完全整合以及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弱质性联系,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制度供给的偏差和政府干预过度。所以,我国政府应减少干预力度,并制定与市场运行规则相兼容的政策,以确保粮食贸易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奚宾  
粮食金融化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分别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和粮食收益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据此,政府应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强化我国粮食金融政策,加大市场调节力度,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以化解粮食金融化的不利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培垌  
2012年,受异常天气影响,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的粮食生产低于预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产品价格在资本炒作下不断上涨。期货市场上,在投机资金的推动下,玉米、大豆和小麦等粮食品种的价格剧烈波动。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粮食市场已经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联动增强,逐步形成了粮食金融化趋势。粮食价格不再像以前由基本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本文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中国的影响,提出如何在金融全球化下保持中国粮食安全的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振霞  
粮食金融化是目前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粮食安全与粮食金融化的含义进行界定,阐述基于粮食金融化视角下,中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并从粮食生产收益降低、经济运行使宏微观风险增加、粮食生产分散、粮食企业过度集中及粮食的价格受到流动性与供需因素的双重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背景下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了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实现粮食集约化生产;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大力培育粮食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粮食主产区补贴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确保粮食价格稳定;不断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增加套期保值功能等6项对策意见,以应对粮食金融化带来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祁华清  李霜  樊琦  
通过构造VAR模型对我国四种粮食作物的期货和现货价格进行金融化测度,发现金融化程度与期现货价格的波动率成正比。在影响粮食价格的金融因素中,国外因素的作用明显大于国内因素的作用,揭示了我国粮食金融化发展的被动处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海清  王波  
在现实的经济体制、政策和资源条件下,农户收入已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农户收入和粮食生产之间存在着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冲突;同时,现实粮食流通体制和农地制度束缚和制约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东  王远卓  
近期全球粮价大涨,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粮食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生计,也会引发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从理论角度看,货币超发—粮食金融化—进口国粮食安全风险是货币放水背景下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的传导路径。粮食安全风险向经济层面传导,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带动相关生产要素成本和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和本币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造成跨境资本外流和外汇储备下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美联储开启无限量化宽松计划,引发粮价的上涨;叠加蝗灾和疫情影响,全球粮食减产概率很大,供给缺口叠加货币超发引发的粮价上涨,未来全球的粮食安全风险不可小觑。当前要重视经济结构单一、社会脆弱度高的粮食进口国未来发生粮食安全风险的可能性,特别要高度关注巴西、厄瓜多尔等13个粮食进口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开展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中方企业,应当高度关注东道主国粮食安全风险,积极寻求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也应当高度重视自身的粮食安全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秀兰  许可  
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波动因素的准确把握,是政府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进而保障粮食绝对安全的基础。本文基于我国小麦和稻米批发市场价格月度数据,运用ARDL模型,从传统供需因素和金融化因素两个层面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现货价格周期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供需基本面依然是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现货价格周期波动的重要力量;金融化因素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现货价格周期波动中的作用开始凸显,其中国内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对小麦现货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比较显著,国外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对稻米现货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比较显著。宏观调控不仅要关注供需基本面,也要对金融化因素进行引导和调控,避免粮食品种金融化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尹昌斌  
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经历的6个主要阶段的周期性特征,归纳了各个阶段影响粮食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制度创新、政策扶持、科技进步、防灾减灾等4个方面,概括总结了30年来我国发展粮食生产取得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5点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援亚  祁华清  王锐  
全球粮食价格的急剧波动使得粮食金融化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粮食风险金融化和粮食价值链资本化是理解粮食金融化的两个主要维度,参与到粮食金融化过程中的主体及其行为是理解粮食金融化的基础,发展趋势是动态把握粮食金融化的关键。本文在提出粮食金融化的两个维度后,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市场主体及其行为,并对粮食金融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文章认为在粮食金融化的背景下,既需要粮食价值链资本化的大力发展,促使资本流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又要坚持粮食衍生品的理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