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5)
2023(9674)
2022(8142)
2021(7782)
2020(6657)
2019(15348)
2018(15136)
2017(30832)
2016(16036)
2015(17861)
2014(17484)
2013(17147)
2012(15493)
2011(13696)
2010(13372)
2009(12222)
2008(11558)
2007(9780)
2006(8252)
2005(7140)
作者
(42666)
(35365)
(35291)
(33630)
(22167)
(16797)
(16179)
(13841)
(13361)
(12245)
(11882)
(11668)
(10995)
(10883)
(10788)
(10597)
(10586)
(10445)
(10125)
(10109)
(8611)
(8557)
(8387)
(8033)
(8033)
(8001)
(7608)
(7408)
(6941)
(6812)
学科
(65148)
经济(65086)
管理(46687)
(44921)
(35902)
企业(35902)
方法(34039)
数学(31184)
数学方法(30767)
(18815)
中国(18651)
(18339)
(13846)
业经(13443)
(13241)
贸易(13233)
(12977)
农业(11716)
(11370)
财务(11323)
财务管理(11296)
(11021)
银行(11007)
企业财务(10694)
地方(10571)
(10519)
(10195)
技术(9879)
(9678)
金融(9677)
机构
学院(222219)
大学(221750)
(97022)
经济(95347)
管理(91376)
理学(80166)
理学院(79430)
管理学(78221)
管理学院(77806)
研究(66659)
中国(51982)
(45449)
(44274)
科学(38145)
财经(37233)
(34078)
(32157)
中心(32072)
业大(31257)
经济学(30948)
(30597)
(30189)
经济学院(28321)
财经大学(28130)
研究所(27790)
北京(27076)
(26636)
师范(26347)
农业(25287)
经济管理(25058)
基金
项目(153901)
科学(123242)
基金(114817)
研究(113991)
(98867)
国家(98090)
科学基金(85903)
社会(74886)
社会科(71245)
社会科学(71227)
基金项目(61195)
(59019)
自然(54851)
自然科(53615)
自然科学(53600)
教育(52931)
自然科学基金(52642)
(49764)
资助(46647)
编号(45882)
(35590)
成果(35568)
重点(34420)
(33050)
(32712)
国家社会(31755)
教育部(31291)
人文(30888)
创新(30667)
科研(30155)
期刊
(97254)
经济(97254)
研究(62569)
(33858)
中国(33469)
管理(33167)
学报(29470)
科学(28444)
(28134)
大学(24024)
学学(22933)
技术(20490)
(19906)
金融(19906)
农业(19632)
教育(18394)
财经(18177)
业经(17546)
经济研究(16534)
(15633)
问题(14271)
理论(11780)
商业(11281)
技术经济(11241)
(11121)
统计(10797)
实践(10644)
(10644)
现代(9942)
(9815)
共检索到306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靳文学  杨建利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战略问题,提高单产水平是化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1990年至2009年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小麦各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研究发现各生产要素对小麦单产的贡献是不同的。因此,应通过优化粮食直补结构,加大主导要素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户增加对粮食单产贡献较大的生产要素投入,充分挖掘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潜力,促进粮食生产出现跨越式发展。其余各省应按同样的方法优化粮食直补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拜发奎  
2004年,为了扭转粮食生产连年下滑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粮食直补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从4月初开始,13个粮食主产省(区)开始向种粮农民兑现直补资金,同时还有16个非主产省也对省内产粮大县的农民实施了直补。2004年全国29个省(市、区)共安排补贴资金116亿元。现就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谈几点认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玉强  贺伊琦  
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粮食直补的传导机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从整体上检验了粮食直补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4~2008年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直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主产区粮食直补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无效率;粮食直补的Malmquist生产率年均增长3.6%,这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及规模效率的提高而不是纯技术效率的改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流通的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特性,要求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结构,以保障粮食流通各环节的顺利对接,实现粮食安全。粮食行业结构优化与否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消费保障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阐述了粮食行业结构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的现状,指出了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对粮食商品流通和粮食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粮食行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明梅  
我国农业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农业做为弱质产业,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得到政府扶持。对我国而言,农业的这种弱质性更为复杂:我国的自然资源条件较差,生产者素质较低,经济形态表现为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户经营,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完善,等等。这意味着,我国农业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与保护。长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最近对这一政策的效应看法出现分歧,一些同志认为其政策效应正在递减,应该用新的政策加以替代。这对粮食直补政策的去留非常重要,本文因此进行了专门分析研究。首先确定测试"效应递减"的指标,然后依次考察了粮食直补政策积极作用的发展变化,探索了"效应递减"生产的原因,分析了直补政策与价格支持的利弊,文章最后提出维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志  
以公平价格理论作为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粮食直补政策中利益关系的逻辑起点。从粮食的特质性、粮食价格不当干预的历史教训中,发现以公平价格理论指导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结合现阶段我国粮食直补政策运用中的相关特点和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若干构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喜平  蔄荔  
粮食生产具有特殊性和弱质性,对农业生产实行保护是世界各国普遍选择,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从2002年起开始试点,政府改收购保护价为粮食直接补贴,无论是利用理论模型还是看实际运行,此项政策都收到了预期效果,并仍有潜在收益,应该进一步坚持。当然,这项政策潜能充分发挥需要从改进补贴方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多方面加以配套完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红  
目前,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已有5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粮食直补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要结合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差异区别对待,由以地定补转变为以粮定补等,以促进全国粮食生产的健康平稳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是国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研究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为了对粮食直补政策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粮食直补政策概念的界定;二是粮食直补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三是完善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思路;四是完善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对策建议;五是粮食直补政策的改革取向。总的观点是,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改革的取向是,补贴对象向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合作社以及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企业、农业现代化进行转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关于我国粮食直补政策,近年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支农资金整合的声浪下,提出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主张停止或整合到支农资金中。这一观点引起了广大农民的担心和疑虑,对粮食生产带来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明红  
本文通过对粮食直补的性质与功能、政策背景以及目标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现状 ,指出为了确保粮食直补政策目标的实现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推进 :( 1 )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进程。 ( 2 )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支持体系。 ( 3)发挥粮食直补的导向性作用 ,推进粮食优良品种的种植。 ( 4 )制定粮食预案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玉强  贺伊琦  
从理论上梳理了粮食直补的传导机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从整体上检验了粮食直补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运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4—2008年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直补效率。研究发现,主产区粮食直补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无效率;粮食直补的Malmquist生产率年均增长3.6%,这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及规模效率的提高而不是纯技术效率的改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艳  吴平  
本文基于2004~2009年各省的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了粮食补贴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粮食补贴政策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次之,并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粮食直补政策对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直补政策对于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效果差强人意,对于主产区的效果稍好于非主产区。针对补贴力度小、政策效果不明显的现状,政府应该加大粮食补贴的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粮食补贴政策的有效执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