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4)
2023(9190)
2022(7745)
2021(7170)
2020(5914)
2019(13306)
2018(13013)
2017(26137)
2016(14220)
2015(15563)
2014(15267)
2013(15099)
2012(14092)
2011(12907)
2010(12921)
2009(12215)
2008(11962)
2007(10694)
2006(9765)
2005(8662)
作者
(42627)
(35391)
(35253)
(33532)
(22380)
(16911)
(16014)
(13667)
(13324)
(12546)
(11985)
(11333)
(11331)
(11097)
(11020)
(10888)
(10874)
(10522)
(10225)
(10219)
(8955)
(8648)
(8617)
(8185)
(7977)
(7928)
(7852)
(7681)
(7028)
(6978)
学科
(55227)
经济(55162)
管理(42922)
(41947)
(30488)
企业(30488)
方法(24402)
数学(22442)
数学方法(22233)
(19855)
中国(17499)
(16045)
(14057)
贸易(14051)
(13793)
(12990)
农业(12780)
业经(12355)
(10968)
银行(10934)
(10500)
(10458)
(10213)
环境(9750)
(9094)
金融(9094)
地方(9068)
技术(9010)
(8772)
财务(8757)
机构
学院(207834)
大学(206143)
(91833)
经济(90118)
管理(80731)
研究(71678)
理学(69966)
理学院(69259)
管理学(68296)
管理学院(67928)
中国(55795)
(43405)
科学(43040)
(42629)
(42031)
(36832)
财经(34121)
业大(33835)
农业(33461)
研究所(33388)
中心(32407)
(31058)
(30569)
经济学(28093)
北京(26797)
经济学院(25611)
(25469)
财经大学(25286)
(24647)
师范(24307)
基金
项目(136526)
科学(107320)
基金(100241)
研究(97063)
(89147)
国家(88393)
科学基金(74388)
社会(63538)
社会科(60425)
社会科学(60412)
基金项目(52708)
(52262)
自然(48312)
自然科(47152)
自然科学(47135)
自然科学基金(46327)
(45039)
教育(43543)
资助(41055)
编号(38320)
(30857)
重点(30594)
成果(30401)
(30050)
(28433)
国家社会(26694)
创新(26670)
课题(26284)
科研(26265)
教育部(26057)
期刊
(98890)
经济(98890)
研究(61991)
(37755)
中国(36646)
学报(33957)
科学(30734)
(30321)
管理(28274)
农业(25828)
大学(25311)
学学(24300)
(22717)
金融(22717)
业经(17938)
经济研究(17256)
教育(16653)
财经(16519)
技术(15619)
(14194)
问题(14048)
(13272)
(12366)
商业(10882)
技术经济(10568)
国际(10557)
理论(10463)
(9575)
科技(9415)
实践(9389)
共检索到305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运用DEA方法测算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呈反复波动趋势。根据我国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特征,运用双差分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正面效应,但其长期效应有待研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谋贵  
我国以粮食直补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补贴额度较小、粮食最低收购价偏低、补贴标准不统一、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而且没有考虑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不足及其政府的积极性,同时,粮食补贴普惠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应加大粮食补贴力度、改变补贴方式、统一补贴发放标准、降低行政成本,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卫东  穆月英  
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对于粮食生产乃至粮食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2008年底中央政府实施大规模投资计划以来,水利作为重点投资领域之一,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今后要加大水利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水利投资和粮食生产的关系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水利投资能够促进粮食产出,并且大规模投资政策效果显著;运用CGE模型模拟研究水利投资对整体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便能够为政府科学决策、提高水利投资的效益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治华  
价格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张治华1979年以后,我国开始对长期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进行改革,逐步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允许农民在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后将剩余粮食在市场上出售,从此开始自觉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和刺激粮食生产。经过十几年的改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钟钰  秦富  
文章利用2004年和2006年稻谷主产地区样本数据,运用倍差分析方法,着重考察了价格支持政策对稻谷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对稻谷面积扩大带来明显的激励作用,而且还存在较低的成本有效性(有着较大的成本节约的空间);现存耕地面积、有效灌溉比重和农业劳动力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稻谷生产。为此,本文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保持耕地面积不减少,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长足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一杰  邸菲  辛岭  
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约75%的粮食产量和80%左右的商品粮,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整体产能,在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6—2016年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研究的方法,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产、主产区省际差异等多个角度对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并对其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中"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粮食生产中仍存在产销区利益分配失衡,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科技贡献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瑛  钟钰  
本文回顾了我国粮食生产状况,从总量、品种和区域角度归纳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新特征,提出了粮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循环增长,增长率也在逐步降低;四大粮食品种的增长不一致,有相互"熨平"功能;各产区粮食生产差异很大,主产区集聚增强。为此,需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注重粮食品种结构平衡,提升各产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方  纪飞峰  
2008年以来,一些国家粮食短缺,粮价飞涨,发生饥饿粮荒,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粮食自给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然而,随着我国将迎来15亿人的人口峰值对粮食需求量的巨大推动,以及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对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及结构的重要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在未来三五十年是否依然可以继续保持乐观形势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相关影响要素,构建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变化的可能情景,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制定粮食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希成  徐芳  
1.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粮食安全保障战略的实施,稳步提升了我国粮食优势产区的生产集中度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已分别达到98%、80%、70%和59%。但是,在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的实践中,粮食主产区的范围比较宽泛,无法完全按照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一体化生产的要求将粮食生产的财政扶持资金集中到具有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的地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宪法  高旺盛  
本文简要回顾了粮食安全内涵的动态演进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阶段性变化,分析了粮食生产变化的内在原因,明确了目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所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自然资源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凌  
文章回顾梳理了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指出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从4个方面阐述了补贴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一是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二是改善了生产装备条件,三是促进了关键技术落实,四是促进了生产方式转变。最后,提出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地点建议:一要稳定收入补贴,二要强化技术补贴,三要探索机制补贴,四要建立大县大户补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希成  徐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明显上升,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北移;主要粮食品种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本文认为,水土资源的矛盾分布、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重心的区域矛盾以及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和潜在生产能力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进一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改善平衡区生产条件和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文章利用2004~2011年稻谷、玉米和小麦全国生产数据,对其单产和播种面积对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就补贴政策对水稻、玉米和小麦生产影响的短期和长期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补贴政策对稻谷、玉米生产有负的影响,而对小麦有正向影响,劳动力生产的正向影响也呈现出增强的趋势。此外,上一期粮农的收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有所侧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