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9)
- 2023(8696)
- 2022(7304)
- 2021(6901)
- 2020(5824)
- 2019(13390)
- 2018(13667)
- 2017(26579)
- 2016(14519)
- 2015(16199)
- 2014(16361)
- 2013(16054)
- 2012(14927)
- 2011(13783)
- 2010(14034)
- 2009(13637)
- 2008(13804)
- 2007(12213)
- 2006(11386)
- 2005(10812)
- 学科
- 济(58487)
- 经济(58388)
- 管理(47609)
- 业(43253)
- 企(36540)
- 企业(36540)
- 方法(24536)
- 数学(20617)
- 数学方法(20409)
- 制(19903)
- 财(19633)
- 中国(18739)
- 农(17138)
- 业经(14906)
- 体(13742)
- 银(12856)
- 银行(12846)
- 行(12380)
- 体制(11677)
- 贸(11481)
- 贸易(11475)
- 融(11287)
- 金融(11285)
- 易(11232)
- 学(10906)
- 理论(10585)
- 务(10443)
- 财务(10421)
- 财务管理(10392)
- 农业(10213)
- 机构
- 大学(216104)
- 学院(213339)
- 济(95191)
- 经济(93322)
- 管理(81665)
- 研究(72777)
- 理学(69439)
- 理学院(68742)
- 管理学(67883)
- 管理学院(67479)
- 中国(58664)
- 财(50729)
- 京(45925)
- 科学(39338)
- 财经(38563)
- 所(36237)
- 经(34896)
- 江(32453)
- 中心(32001)
- 研究所(31975)
- 农(31787)
- 经济学(30146)
- 北京(29695)
- 财经大学(28635)
- 范(27192)
- 业大(27188)
- 师范(26967)
- 经济学院(26946)
- 院(26027)
- 州(25309)
- 基金
- 项目(129022)
- 科学(102627)
- 研究(98607)
- 基金(95058)
- 家(81689)
- 国家(81008)
- 科学基金(69260)
- 社会(64731)
- 社会科(61347)
- 社会科学(61337)
- 基金项目(49277)
- 省(47968)
- 教育(46228)
- 自然(42089)
- 自然科(41052)
- 自然科学(41042)
- 划(40725)
- 自然科学基金(40346)
- 编号(40154)
- 资助(38652)
- 成果(34421)
- 部(30788)
- 制(30575)
- 重点(29115)
- 课题(28059)
- 发(27226)
- 国家社会(27207)
- 教育部(27082)
- 创(26936)
- 性(26251)
- 期刊
- 济(111454)
- 经济(111454)
- 研究(72655)
- 中国(45897)
- 财(39996)
- 管理(33514)
- 农(29173)
- 学报(27828)
- 科学(27240)
- 教育(26280)
- 融(24419)
- 金融(24419)
- 大学(22699)
- 学学(21097)
- 财经(20517)
- 农业(19403)
- 经济研究(18073)
- 技术(18063)
- 经(17702)
- 业经(17570)
- 问题(15252)
- 贸(12602)
- 理论(11489)
- 技术经济(10467)
- 商业(10320)
- 现代(10242)
- 国际(10217)
- 实践(10104)
- 践(10104)
- 业(10017)
共检索到337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涛 张美玲
粮食生产者补贴制度的改革受WTO黄箱补贴总量实质性约束。粮食生产者补贴也属于目标价格补贴。所谓目标价格,就是政府确保农民种粮的合理的平均收益或边际收益。目标价格补贴就是由目标价格和其它政策参数所决定的补贴总和。粮食生产者补贴制度改革不能放弃价格支持,要引入脱钩半脱钩补贴,这些补贴对粮食产量具有投资效应、财富效应、保险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茜
在粮食生产力进步和经营主体变化的形势下,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暴露出依据不合理、对耕地保护和规模经营导向不足、对种植结构调整不够的问题。需要修正补贴依据、调整补贴标准、鼓励保护地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生产直接补贴 粮食安全 政策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祥云 张慧琴
我国实施的粮食生产支持补贴政策,促进粮食生产总量实现了连年增长。然而,"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资源环境与生产成本的压力,即同时出现了粮食生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三量齐增"现象。由此也反映出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存在着补贴力度不够、补贴精准度不高、补贴效能不强、补贴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与困境。因此,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了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的取向。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粮食生产补贴 政策调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智 张利国 米锋
本文基于2005—2018年玉米主产区18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在东北三省一区先后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价补分离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方法,识别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生产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其影响机制及异质性。研究发现:(1)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显著提高了玉米生产效率,其主要传导机制来源于农民预期收入、玉米产量、玉米播种面积占比、农业机械化投入的增加与财政支农水平的降低。(2)价补分离政策实施显著降低了玉米生产效率,其主要传导机制来源于农业机械化投入的减少与财政支农水平的提高。(3)异质性分析发现,临时收储政策、价补分离政策实施均导致了种植结构调整,但具有差异性;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表现出低成本、高效率,符合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临时收储政策 价补分离政策 玉米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福林
粮食生产者价格风险是农业市场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粮食生产者价格风险表现为绝对价格风险和相对价格风险两种形式,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风险的经济影响也是多重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玉周
粮食补贴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现阶段我国粮食补贴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收入性补贴促进粮食生产的效应大于生产性补贴,应通过建立粮食补贴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完善补贴模式以及加大收入性补贴力度等途径,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
关键词:
粮食补贴 粮食生产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凌
文章回顾梳理了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指出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从4个方面阐述了补贴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一是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二是改善了生产装备条件,三是促进了关键技术落实,四是促进了生产方式转变。最后,提出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地点建议:一要稳定收入补贴,二要强化技术补贴,三要探索机制补贴,四要建立大县大户补贴。
关键词:
我国 粮食生产补贴政策 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来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威 郑雪丽
[目的]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实施使粮食价格由政府干预转为市场供求关系引导,但此政策的实施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具体影响还没有确切结论。基于此,文章意在分析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数量及质量安全的双重影响。[方法]选取了2010—2020年8个省份玉米生产相关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建立模型,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后对提出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1)生产者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但对粮食提质效果甚微,即该政策使玉米的人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增加,但对玉米收获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户数量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减少了农业劳动力供给;同时,此政策对农业机械化水平产生正向效应,种粮农户增加了对玉米种植生产要素的投入。[结论]为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未来粮食政策实施必须在保证粮食数量安全的基础上,更多的引导种粮农户种植优质粮食,不断完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在数量质量双层面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达
自粮食补贴制度整合改革以来,粮食补贴目标从过去增加农民收入转向为促进粮食生产,粮食补贴制度发生着价值取向变化。通过梳理整合改革前粮食主体框架和整合改革要求,当前制度内容要点得以明晰。法律理性应对粮食补贴制度进行检视,从权力与权利、公平与效率维度分析法律问题和提出建议,应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规范,对公民权利予以契约保护,对地域分配追求结果公平,对补贴创设贯彻效率价值。
关键词:
粮食补贴 公权与私权 公平与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达
自粮食补贴制度整合改革以来,粮食补贴目标从过去增加农民收入转向为促进粮食生产,粮食补贴制度发生着价值取向变化。通过梳理整合改革前粮食主体框架和整合改革要求,当前制度内容要点得以明晰。法律理性应对粮食补贴制度进行检视,从权力与权利、公平与效率维度分析法律问题和提出建议,应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规范,对公民权利予以契约保护,对地域分配追求结果公平,对补贴创设贯彻效率价值。
关键词:
粮食补贴 公权与私权 公平与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王颖
结合国家统计局宏观数据和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微观农户数据,运用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近年来农业补贴的成效和现实困境,实证检验了农业补贴强度与粮食生产的脱钩关系,并对不同粮食功能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完善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抑制粮食价格波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农业补贴对粮食增产等方面的激励作用逐步减弱,现行农业补贴政策较难满足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要求; 2010—2019年粮食主产区每亩补贴强度与粮食作物亩均净利润的关系经历了"强负脱钩—增长型不良脱钩—弱负脱钩"的变化,表明我国农业补贴力度不断增强,期间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因此,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应按照与国际规则相适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思路,进一步提高补贴的指向性和精准性,不断丰富农业补贴政策框架,并健全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农业补贴管理体制。
关键词:
农业补贴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亚洲 陈卓 杨俊孝 刘艳
基于2016年和2018年两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一阶差分模型,从土地转入户的视角考察农业补贴改革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补贴改革显著促进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改善;从内部构成来看,农业补贴改革对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和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补贴改革通过促进农户扩大土地转入规模、增加农业生产投资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改善粮食生产效率。(3)农业补贴改革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改善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经营规模大、流动性约束强以及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对农业补贴改革的反应更为敏感。研究发现有助于厘清农业补贴改革与粮食生产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完善现行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波,王雅鹏,黎东升,董利民
本文通过带补贴的U zawa模型,对比分析给农民直接收入补贴和增大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指出给农民直接补贴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在均衡区间水平内上升;而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创造良好的粮食生产环境,可以提升粮食产量的均衡水平,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作出贡献。
关键词:
Uzawa模型 直接补贴 科技补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华 张相斌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事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生产许可证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制度,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生产许可证制度现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国务院于1984年颁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决定对重要工业产品实施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