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5)
- 2023(7086)
- 2022(6377)
- 2021(5953)
- 2020(5391)
- 2019(12675)
- 2018(12718)
- 2017(26257)
- 2016(14494)
- 2015(16871)
- 2014(17199)
- 2013(17475)
- 2012(16870)
- 2011(15475)
- 2010(15737)
- 2009(15117)
- 2008(15335)
- 2007(14125)
- 2006(12437)
- 2005(11423)
- 学科
- 济(66693)
- 经济(66628)
- 业(38918)
- 管理(37784)
- 方法(31813)
- 数学(28607)
- 数学方法(28388)
- 企(27746)
- 企业(27746)
- 农(20766)
- 中国(18165)
- 财(15849)
- 贸(14552)
- 贸易(14547)
- 易(14135)
- 地方(13881)
- 制(13563)
- 农业(13475)
- 学(13216)
- 业经(12645)
- 银(11504)
- 银行(11475)
- 行(10992)
- 融(10643)
- 金融(10640)
- 和(9787)
- 环境(9139)
- 务(8596)
- 财务(8578)
- 财务管理(8548)
- 机构
- 大学(225850)
- 学院(224159)
- 济(98295)
- 经济(96326)
- 管理(82997)
- 研究(80024)
- 理学(70704)
- 理学院(69852)
- 管理学(68800)
- 管理学院(68375)
- 中国(61291)
- 京(48918)
- 科学(48221)
- 财(45620)
- 农(43039)
- 所(42863)
- 研究所(38720)
- 中心(36266)
- 财经(36233)
- 业大(34468)
- 农业(34343)
- 江(33982)
- 经(32581)
- 北京(31466)
- 经济学(31023)
- 范(29383)
- 师范(29089)
- 经济学院(28341)
- 院(27723)
- 州(27360)
- 基金
- 项目(139306)
- 科学(107347)
- 研究(101701)
- 基金(99527)
- 家(87334)
- 国家(86634)
- 科学基金(71358)
- 社会(63387)
- 社会科(59980)
- 社会科学(59961)
- 省(53383)
- 基金项目(52687)
- 教育(46410)
- 划(45903)
- 自然(44960)
- 自然科(43788)
- 自然科学(43772)
- 自然科学基金(42984)
- 编号(42421)
- 资助(42100)
- 成果(35637)
- 部(32156)
- 重点(31804)
- 发(31517)
- 课题(28853)
- 创(28058)
- 教育部(26920)
- 科研(26858)
- 创新(26414)
- 性(26197)
- 期刊
- 济(108867)
- 经济(108867)
- 研究(68363)
- 中国(39970)
- 农(39188)
- 学报(35584)
- 财(33701)
- 科学(32007)
- 管理(28145)
- 农业(26667)
- 大学(26146)
- 学学(24596)
- 融(22484)
- 金融(22484)
- 教育(20626)
- 技术(18313)
- 财经(17929)
- 业经(17861)
- 经济研究(17692)
- 问题(16024)
- 经(15460)
- 业(14499)
- 贸(13879)
- 技术经济(12165)
- 理论(11971)
- 国际(11810)
- 统计(11700)
- 商业(11506)
- 世界(10866)
- 实践(10736)
共检索到337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祝美群 白人朴
本文以 1 99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 ,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在粮食生产上的潜在优势和显性优势 ;这种地区优势 ,特别是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 ,是实现我国粮食增产的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爱芝 裴少峰 李崇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名峰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矛盾焦点,是国内供给增长慢于需求增长。而在众多的促进国内供给增长的手段中,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从理论上说,完善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安排粮食生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昌斌 陈印军 毕于运
随着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和农村发展水平的改变,红黄壤地区近十几年来,粮食生产比较优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粮食生产格局也在进行着新调整。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影响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化的因素及优势变动趋势,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帆 吴政
现有关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通常假定省区和产品的生产具有同质性。本文修正了这个假定,通过一个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我国各省区的粮食生产空间结构,经过理论分析,推出了3个命题: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获得主要是依靠规模优势,而不是效率优势;各省区某种粮食的产量占比,与这种粮食的比较优势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特定省区在某些粮食上的比较优势与在其他粮食上的比较优势,通常是不可兼得的。利用2003年各省区稻谷、小麦和玉米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3个命题能够得到支持。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比较优势 规模优势 效率优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静洁 任鸿遵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其粮食产量在全国粮食总产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22%上升到1998年的29.6%。灌溉是保证该区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华北地区目前用水处于严重紧张状态 ,1997年人均综合用水量为315m3,农业是用水大户 ,工农业用水比为1∶5 ,水资源供需的主要矛盾在农业。华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8.5% ,整体供水潜力所剩无几 ;随着工业和城镇的发展 ,农业用水分额将继续减少 ;同时 ,受频繁的旱涝灾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和大面积的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 ,农业供水保证率将进一步降低。分析指出 ,若无连续丰水年和外调水源的补给 ,要继续保证或发展本区的粮食生产规模 ,本...
关键词:
华北地区 粮食生产 水供应 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自强 李晓云 王金霞
为探究我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原因,构建测算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测算农业用水压力评估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的错配程度;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究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产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从测算结果看,我国31省2003—2018年的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错配,以东北区、黄淮海区、华南区和西北区错配较为严重。2)从基准模型回归结果看,土地优势、劳动优势、资本优势对区域农业用水压力的正向推动作用超过水资源优势对区域农业用水压力的负向作用,使得粮食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加大了区域农业用水压力,在类似的市场与政策环境下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的内在原因正是上述累加作用的结果;采用分位数回归检验结果稳健性,发现在农业用水压力极大和极小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对农业用水压力的加剧作用并不明显,其余分位点处均显著。3)从调节效应模型结果看,农业用水效率在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对农业用水压力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分样本回归发现农业用水压力较高区域农业用水效率调节作用更大,表明较高的农业用水效率能够有效缓解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对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的影响,且在农业用水压力较高的区域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因此,优化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匹配程度,加大粮食生产布局中水资源要素约束权重,分区域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光泗 钟钰
文章结合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状况,对2013~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进行预测分析。研究发现:2020年之前,我国粮食供求依然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尤其是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凸现;粮食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稻谷、玉米的消费需求增长较快,而小麦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其中稻谷与玉米的产量增长幅度较大,但这取决于单产的增长与生产面积的稳定。
关键词:
粮食 谷物 生产 消费 形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秀梅 石森昌
本文利用双对数模型,就我国不同时期的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弹性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弹性变化的内在原因及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实证检验,同时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投入要素 结构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炳坤
实行粮食地区平衡和省长负责制,是我国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解决粮食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重大决策涉及到包括粮食生产、流通、调控等在内的各个相关方面。其中,如何抓好粮食生产是最基本的环节,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难点所在。我国之所以实行粮食地区平衡和省长负责制,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寻求一种刺激粮食生产的新机制,充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齐城
本文以2000~2006年为研究区间,运用政策矩阵分析模型,对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的比较优势和政策支持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三种主要粮食品种比较优势大小的排序为:小麦>稻谷>玉米,农业政策对其支持水平大小的排序为:玉米>稻谷>小麦,当前农业政策对主要粮食品种的支持与其比较优势不完全一致。据此,本文认为,应当依据比较优势原则优化农业支持政策结构。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比较优势 支持政策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立新 秦富 白人朴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法并结合成本分析进行综合比较 ,定性定量地研究我国大豆、小麦、水稻、玉米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 ,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海燕 张世英
本文研究我国26个省份的粮食产量问题,对全国粮食生产数据进行建模,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的整体情况;对26个省份粮食生产数据建立平行数据模型,分析粮食生产的地区差异;然后利用分层聚类分析法把26个省份的粮食生产结构情况分为四类,进一步研究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平行数据模型 分层聚类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宁
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变化问题进行分析,以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生产成本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和延缓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生产成本 市场经济体制 小农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东勋
粮食安全和粮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近年来国际粮价的不断攀升及其对中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出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基础性地位问题重新受到重视。同时,城市化浪潮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粮食生产产生着持续的冲击,在农业劳动力减少和耕地不断被城市化所蚕食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能否得以维持甚或有所增长?影响全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