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8)
- 2023(7750)
- 2022(6883)
- 2021(6394)
- 2020(5866)
- 2019(13641)
- 2018(13729)
- 2017(27848)
- 2016(15502)
- 2015(17947)
- 2014(18155)
- 2013(18335)
- 2012(17484)
- 2011(15984)
- 2010(16199)
- 2009(15422)
- 2008(15635)
- 2007(14337)
- 2006(12646)
- 2005(11480)
- 学科
- 济(67233)
- 经济(67153)
- 业(42625)
- 管理(41963)
- 方法(34098)
- 企(31558)
- 企业(31558)
- 数学(30750)
- 数学方法(30504)
- 农(20832)
- 中国(18150)
- 财(17536)
- 贸(14587)
- 贸易(14583)
- 易(14212)
- 学(14062)
- 制(13664)
- 农业(13322)
- 业经(13026)
- 地方(11432)
- 银(11421)
- 银行(11380)
- 行(10886)
- 融(10250)
- 金融(10248)
- 务(10134)
- 财务(10115)
- 财务管理(10081)
- 和(9847)
- 企业财务(9500)
- 机构
- 大学(239055)
- 学院(236987)
- 济(101124)
- 经济(99064)
- 管理(88978)
- 研究(81042)
- 理学(76355)
- 理学院(75477)
- 管理学(74304)
- 管理学院(73855)
- 中国(61726)
- 京(50993)
- 科学(50060)
- 财(47424)
- 农(46954)
- 所(43134)
- 研究所(39080)
- 业大(38348)
- 财经(37796)
- 农业(37526)
- 中心(36777)
- 江(35933)
- 经(34050)
- 北京(32338)
- 经济学(31651)
- 范(30408)
- 师范(30068)
- 经济学院(28960)
- 州(28291)
- 院(27988)
- 基金
- 项目(150086)
- 科学(116109)
- 研究(107960)
- 基金(107700)
- 家(94659)
- 国家(93891)
- 科学基金(78013)
- 社会(67534)
- 社会科(63989)
- 社会科学(63965)
- 省(58404)
- 基金项目(57153)
- 自然(50109)
- 教育(50018)
- 划(49829)
- 自然科(48880)
- 自然科学(48862)
- 自然科学基金(48017)
- 资助(45200)
- 编号(44616)
- 成果(37036)
- 部(34432)
- 重点(34017)
- 发(32839)
- 创(30587)
- 课题(30392)
- 科研(29172)
- 教育部(28939)
- 创新(28752)
- 计划(27930)
共检索到348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秀梅 石森昌
本文利用双对数模型,就我国不同时期的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弹性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弹性变化的内在原因及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实证检验,同时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投入要素 结构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晓黎
粮食安全不能建立在农民粮食种植的超低收入上,也就是不能由农民来承担粮食安全的成本,但建立在国家高额的资金补贴上同样没有出路。当土地的效率收益已经远远大于其原有的社保福利收益的时候,国家可以考虑用低价收购土地福利。方法是"地租赎买"。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效益 补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士梅 高维龙
粮食生产经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振兴乡村经济意义重大。如何实现要素有效集聚是优化粮食生产经营的关键。要素集聚政策应顺应市场规律、趋利避害,其重点在于理解要素集聚内生机制。运用D—S模型讨论贸易成本对要素集聚内生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成本可能弱化甚至抑制要素集聚内生机制,成为粮食生产经营制约因素。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要素集聚是优化粮食生产经营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粮食生产经营 要素集聚 贸易成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文斌 徐通 王雅鹏
中部地区对于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中部六省之一,湖北省在粮食安全上也做出了积极贡献。运用DEA方法分析1990-2004年湖北省粮食生产投入要素,揭示湖北省在粮食生产投入要素方面的运行效率,发现湖北省粮食生产存在投入过多,要素投入有松弛量,尤其是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投入;同时发现,湖北省粮食生产存在规模过小的制约,需要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发挥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成方 史建民
本文依据1998—2010年中国粮食、油料、蔬菜、苹果种植成本收益数据,运用收益比较指数、主成分回归及边际收益分析方法,对四种农产品的收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相对较低,但是在农业内部其比较效益并非均不断下降,其相对蔬菜的比较效益呈不断上升趋势,相对油料的比较效益呈不断下降趋势,相对苹果的比较效益大体不变。从整体来看,粮食相对油料、蔬菜及苹果的比较收益差距呈不断缩小趋势。提高粮食价格及人工的用工效率与降低人工、肥料、土地及机械的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分别是缩小粮食生产单位面积、单位成本比较收益差距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首涵 何秀荣 杨树果
本文从产业效益、农业生产项目效益和劳动工日报酬的视角对中国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按照官方核算,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率极高,但存在严重的虚高现象;用市场雇工价格矫正家庭用工费用后,粮食生产只是微利甚至无利;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率、亩净收入、亩利润大大低于蔬菜和水果生产;2010年前,粮食生产的工日报酬逐渐改善,甚至略高于农忙雇工价格,但2010年后越来越低于农忙雇工和外出农民工的工日报酬。本文认为,中国粮食生产效益较低的核心问题是粮农全年总收益较低,主要原因是粮农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充分就业,提高粮食生产全年收益的根本途径是扩大经营规模,以规模优势来抗衡高价值作物的单位效益优势。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比较效益 成本利润率 工日报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光泗 钟钰
文章结合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状况,对2013~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进行预测分析。研究发现:2020年之前,我国粮食供求依然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尤其是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凸现;粮食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稻谷、玉米的消费需求增长较快,而小麦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其中稻谷与玉米的产量增长幅度较大,但这取决于单产的增长与生产面积的稳定。
关键词:
粮食 谷物 生产 消费 形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名峰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矛盾焦点,是国内供给增长慢于需求增长。而在众多的促进国内供给增长的手段中,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从理论上说,完善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安排粮食生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祝美群 白人朴
本文以 1 99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 ,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在粮食生产上的潜在优势和显性优势 ;这种地区优势 ,特别是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 ,是实现我国粮食增产的关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吴昭洋 何玉凤 王珊
能否有效提升单要素生产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的基础所在。本文以我国30个省区2003-2015年间粮食单要素生产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描述性统计-泰尔指数(Theil Index)分解-空间回归模型"这一实证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比较了粮食单产水平(yA)和劳动生产率(yL)两指标之间的关联与差异。结果表明:1)国内研究大都选择yA,而国际学界则更多采用yL作为测度指标。研究范式的差异是造成指标选取差异的根源所在,不同测度指标的选取也会深刻影响粮食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一般性倾向;2)两指标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吴昭洋 何玉凤 王珊
能否有效提升单要素生产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的基础所在。本文以我国30个省区2003-2015年间粮食单要素生产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描述性统计-泰尔指数(Theil Index)分解-空间回归模型"这一实证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比较了粮食单产水平(yA)和劳动生产率(yL)两指标之间的关联与差异。结果表明:1)国内研究大都选择yA,而国际学界则更多采用yL作为测度指标。研究范式的差异是造成指标选取差异的根源所在,不同测度指标的选取也会深刻影响粮食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一般性倾向;2)两指标均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彼此间并不存在均匀的线性相关关系。两指标经整体与局部空间层面的泰尔指数分解后均呈现较为明显的相异趋势;3)空间回归分析中,农地流转和中间投入品等变量对两指标的影响机制在回归系数的方向、大小和显著性等方面具有较高一致性,但以yL为因变量的模型拟合效果显著优于yA。精准化与差异化的施策方式为本文的政策启示所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贵霞 李宁辉
本文根据200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0个省30个县的3000个农户数据,对不同经营规模的农地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为确定合理的土地经营规模提供依据。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户 经营规模 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宝林 史清华
山西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微观经济效益分析山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张宝林史清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农业及其粮食的增长与发展。如何诱导农户增加农业及粮食生产投入,关键在于农业及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的高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易鹏 段豫川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相关因素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建立粮食产量与大宗粮食种类各自产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大宗粮食种类的冲击对粮食总产量的传递效应及其分别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程度,从增加粮食总产量的角度为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海清 王波
在现实的经济体制、政策和资源条件下,农户收入已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农户收入和粮食生产之间存在着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冲突;同时,现实粮食流通体制和农地制度束缚和制约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