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1)
2023(6474)
2022(5773)
2021(5723)
2020(4990)
2019(11811)
2018(11686)
2017(22786)
2016(12325)
2015(14519)
2014(14651)
2013(14585)
2012(13527)
2011(12472)
2010(12842)
2009(12312)
2008(11890)
2007(10211)
2006(9150)
2005(8446)
作者
(36179)
(30181)
(30054)
(28735)
(18990)
(14349)
(13842)
(11704)
(11280)
(10647)
(10121)
(10026)
(9804)
(9496)
(9293)
(9160)
(8929)
(8690)
(8679)
(8607)
(7608)
(7523)
(7306)
(6916)
(6861)
(6858)
(6624)
(6601)
(6087)
(5851)
学科
(54822)
经济(54780)
管理(33508)
(32767)
方法(29539)
数学(27608)
数学方法(27094)
(23969)
企业(23969)
中国(16945)
(15910)
(11901)
贸易(11892)
(11620)
(11433)
(10509)
业经(10066)
农业(9931)
(9504)
银行(9497)
(9171)
(8788)
(8250)
金融(8248)
理论(7838)
地方(7350)
(7273)
环境(7145)
(6758)
技术(6729)
机构
学院(182905)
大学(181115)
(80300)
经济(78826)
管理(70961)
研究(61572)
理学(61164)
理学院(60570)
管理学(59195)
管理学院(58891)
中国(49779)
(38621)
(36864)
科学(36259)
(31534)
(30581)
财经(29161)
研究所(28391)
中心(27869)
(26457)
业大(26404)
(25895)
北京(24942)
经济学(24469)
农业(24211)
(22306)
师范(22092)
经济学院(22058)
财经大学(21702)
(21591)
基金
项目(115417)
科学(90553)
基金(83754)
研究(83497)
(73148)
国家(72590)
科学基金(61596)
社会(52439)
社会科(49801)
社会科学(49790)
(44729)
基金项目(43103)
自然(40285)
教育(39601)
自然科(39373)
自然科学(39364)
自然科学基金(38605)
(37924)
资助(36595)
编号(34811)
成果(27270)
(26121)
重点(26120)
(24722)
(23756)
课题(23744)
教育部(22370)
创新(22291)
科研(22109)
人文(21620)
期刊
(87897)
经济(87897)
研究(56647)
中国(35089)
(27424)
管理(27242)
学报(25869)
(25781)
科学(24920)
大学(20127)
农业(19346)
教育(19168)
学学(18869)
(18616)
金融(18616)
技术(18523)
经济研究(16285)
业经(15367)
财经(14046)
统计(12226)
(12103)
问题(11634)
(10990)
商业(10834)
(10735)
(10482)
技术经济(10451)
理论(10084)
决策(9757)
国际(9261)
共检索到278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陆伟国  
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粮食的产销变动趋势又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是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粮食预警预报系统”的一项阶段性报告,主要通过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来反映我国粮食产量、消费量、合理储备量的中长期变动趋势(1995-2020年),并作出相应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方  纪飞峰  
2008年以来,一些国家粮食短缺,粮价飞涨,发生饥饿粮荒,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粮食自给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然而,随着我国将迎来15亿人的人口峰值对粮食需求量的巨大推动,以及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对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及结构的重要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在未来三五十年是否依然可以继续保持乐观形势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相关影响要素,构建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变化的可能情景,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制定粮食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陆伟国  
The essay works out a long and medium-range forecast model of China's grain consumption. The model shows that China's grain consumption wil reach ,5244 hundred million kilograms up to year 2000. The gap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s about 144-244 hundred million kilograms and the deficiency rate is 2.8-4.7%.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grain consumption will show a strong tendency of increase and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grain will maintain a status of fragile equilibrium in a long period of Yime. So the grain consumption should be put under sensible control.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张艳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伟国  
我国粮食生产趋势受激励因素、制约因素、波动因素的共同作用,呈现上升与波动相交织的形态。近年粮食生产将稳定增长,至2000年,5000亿kg的目标可望实现。还提出了为实现粮食目标而应采取的各项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米健  高明杰  
粮食中长期消费需求预测是粮食经济、粮食安全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估计了4个人均粮食消费需求函数方程;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确立了2030年和2050年中国的人口、收入、价格和工业用粮比例等重要参数;结合上述参数和估计结果,对中国的长期粮食消费需求进行了不同情景的预测和模拟。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粮食消费总需求将稳步增长,到2030年为5.6亿~5.8亿t,到2050年为6.1亿~6.5亿t;3种主要农作物的消费份额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玉米的消费份额增加,水稻和小麦的份额减少。中国的粮食政策应当根据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灵活调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红梅  贺昌政  肖进  
利用Logistic函数作为GMDH两水平自回归算法的传递函数构建了新模型:Log-GMDH模型。运用我国1979~1999年的历史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将Log-GMDH模型在检测集(2000~2010年)上的预测结果与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比较,表明Log-GMDH模型有更准确和更稳定的预测效果。对我国未来30年(2011~204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时,发现Log-GMDH模型更适合于反映我国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运用Log-GMDH模型的预测结果得到: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先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30年总量将达62.55亿吨标准煤,之后能源消费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风  孙瑾  
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影响粮食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准确地预测我国中长期粮食需求的变化,往往存在很大的困难。而对中长期粮食需求变化趋势的不同判断,不仅关系到我国粮食和农业政策的现实选择,还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乃至宏观经济政策的战略取向。本文就中长期我国粮食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专门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光泗  钟钰  
文章结合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状况,对2013~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进行预测分析。研究发现:2020年之前,我国粮食供求依然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尤其是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凸现;粮食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稻谷、玉米的消费需求增长较快,而小麦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其中稻谷与玉米的产量增长幅度较大,但这取决于单产的增长与生产面积的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晓慧  张新润  
文章基于我国1978~2007年的粮食生产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粮食生产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计量经济学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实际播种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嘉伟  周琳琳  谢晓彤  
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是河南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准确预测粮食单产水平,对科学判断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制定粮食生产战略意义重大。论文针对目前直接以单产为变量建立的预测模型未能反映出单产增长的有限性和增速的减缓性之不足,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产提升潜力衰减过程的单产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河南耕地的平均单产潜力和历年实际单产数据,计算得到河南历年单产可提升潜力值;依据单产提升潜力理论上呈逐渐衰减之变化特点,可采用指数衰减函数建立单产提升潜力回归模型,以达到间接预测单产之目的。结果表明:1)单产提升潜力对数值与时间t之间具有高度负线性相关关系,适宜建立指数回归模型;2)回归模型V_q-V_t=e~(-0.009 5t+9.464 7)拟合优度R~2=0.973 1,在0.01置信水平上回归显著;3)预测模型反映出了单产提升潜力的有限性和衰减性,即单产潜力对单产水平的限制性,模型理论诠释清晰;4)利用河南1978—2000年的单产数据作为样本建立预测模型,用样本以外2001—2015年的实际单产作为观测值,对预测单产进行模型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单产绝对误差均值为129.15kg/hm~2,仅为现有方法的0.17~0.82倍,且误差平稳,适宜于单产中长期预测;5)预测得河南2020、2025、2030年的平均单产分别为6 375、6 765、7 155 kg/hm~2,年均增幅为85.20~74.55 kg/hm~2,增速呈逐渐减缓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嘉伟  周琳琳  谢晓彤  
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是河南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准确预测粮食单产水平,对科学判断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制定粮食生产战略意义重大。论文针对目前直接以单产为变量建立的预测模型未能反映出单产增长的有限性和增速的减缓性之不足,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产提升潜力衰减过程的单产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河南耕地的平均单产潜力和历年实际单产数据,计算得到河南历年单产可提升潜力值;依据单产提升潜力理论上呈逐渐衰减之变化特点,可采用指数衰减函数建立单产提升潜力回归模型,以达到间接预测单产之目的。结果表明:1)单产提升潜力对数值与时间t之间具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晋  
粮食供需中长期综合预测朱晋(杭州商学院310035)我国是产粮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进口粮食较多的国家之一。1983年以前,我国粮食的主要矛盾是总量不足;1983年以后,主要是产量“多多少少”的波动,而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从1984年开始,连续几年出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道亮  傅泽田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充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 ,农业结构调整又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创造了条件。在农业结构调整时期 ,必须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与保护 ,以便在农业遇到自然灾害或国际社会动荡时 ,能够通过具体生产过程的组织、运筹与调控 ,使储备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粮食产量 ,确保我国的食物安全 ,这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以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内涵开始 ,论述了进行这种储备的理由和基本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秉坚  
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否解决粮食基本自给是影响到改革与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大事。正如江泽民总书记1995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必须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