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8)
- 2023(4963)
- 2022(4244)
- 2021(4065)
- 2020(3542)
- 2019(8328)
- 2018(8615)
- 2017(17648)
- 2016(9427)
- 2015(10959)
- 2014(10846)
- 2013(11047)
- 2012(10615)
- 2011(9792)
- 2010(9731)
- 2009(9328)
- 2008(9419)
- 2007(8436)
- 2006(7763)
- 2005(7359)
- 学科
- 济(40210)
- 经济(40177)
- 管理(26229)
- 业(23506)
- 方法(20738)
- 数学(19122)
- 数学方法(19011)
- 企(17735)
- 企业(17735)
- 贸(15151)
- 贸易(15144)
- 易(14963)
- 财(12624)
- 中国(12208)
- 出(11807)
- 农(11643)
- 制(8857)
- 口(8530)
- 出口(8523)
- 出口贸易(8523)
- 银(7942)
- 银行(7936)
- 行(7690)
- 学(7630)
- 业经(7596)
- 融(6908)
- 金融(6908)
- 税(6822)
- 务(6720)
- 财务(6708)
- 机构
- 大学(144619)
- 学院(141195)
- 济(64912)
- 经济(63694)
- 管理(54249)
- 研究(48190)
- 理学(45542)
- 理学院(45119)
- 管理学(44565)
- 管理学院(44319)
- 中国(41625)
- 财(33736)
- 京(30702)
- 科学(26656)
- 财经(26532)
- 所(24660)
- 经(24155)
- 中心(23145)
- 研究所(21888)
- 农(21838)
- 经济学(21328)
- 江(20921)
- 财经大学(19835)
- 北京(19783)
- 经济学院(19677)
- 业大(18376)
- 农业(17413)
- 范(16995)
- 师范(16838)
- 院(16777)
- 基金
- 项目(85053)
- 科学(66925)
- 基金(63969)
- 研究(62727)
- 家(55542)
- 国家(55193)
- 科学基金(46339)
- 社会(40520)
- 社会科(38660)
- 社会科学(38654)
- 基金项目(33413)
- 省(29916)
- 自然(29068)
- 自然科(28339)
- 自然科学(28331)
- 教育(27951)
- 自然科学基金(27852)
- 资助(27611)
- 编号(26491)
- 划(26298)
- 成果(22604)
- 部(20411)
- 重点(18842)
- 教育部(17552)
- 国家社会(17537)
- 发(17410)
- 人文(16791)
- 科研(16659)
- 项目编号(16638)
- 创(16397)
共检索到222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宏亮 黄太洋
文章采用线性及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价格与汇率之间不同阶段的信息传递溢出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2005年7月汇改前,我国粮食期货价格与汇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与非线性信息溢出效应,汇改后,我国粮食期货价格与汇率具有单向的非线性信息溢出特征,即汇率变动是粮食期货价格变动的非线性Granger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屈军
本文利用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TVECM)实证研究了国内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大豆、小麦、玉米和稻谷四种粮食期货价格之间动态关系,结果显示:2009-2013年期间,除大豆外,小麦、玉米和稻谷期货价格在国内外市场之间并不具有长期协整关系;非线性TVECM模型比线性VECM模型能更好地刻画国内大豆期货价格"易涨难跌"的非对称现象;短期动态调整具有显著的阀值非线性动态关系。
关键词:
粮食期货价格 TVECM模型 非线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正兵
本文应用交叉谱分析方法对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麦期货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考察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领先与滞后关系,得出了如下结论:小麦期货市场对我国的小麦现货价格无论一到三年的中长期还是数月的短期都具有较好的价格预期作用,这对推出新的大宗粮油期货(如大米期货)奠定了基础;而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虽然在时间上不具有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那样一致的领先与滞后特征,但仍能反映现货市场的供求状况,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文章据此进一步讨论了利用粮食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推进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
期货市场 价格发现 交叉谱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东
通过选取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油期货价格指数5分钟高频收益数据,本文构造了经调整的已实现波动率估计序列,运用4类非线性GARCH模型建模分析,描述了中国燃油期货价格指数的波动特征,运用6种损失函数以及Diebold-Mariano检验法,实证检验了4类GARCH模型对燃油期货价格指数波动的样本外预测能力。就中国燃油期货市场而言,基于高频数据的FIAPARCH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中国燃油期货价格的波动特征,并且具有最为出色的波动率预测能力,而IGARCH模型在某些损失函数标准下也体现出了较好波动率预测能力。
关键词:
燃油 波动率 GARCH模型 DM检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汉 王永莲
本文以大豆、玉米和小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粮食期货的波动特征、关联性和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国内外粮食期货价格波动均具有波动聚类、非对称和长记忆特征,但显著程度存在差别;其传导机制以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国外期货市场向国内市场的单向传导为主要途径,以开放程度和关联程度较高的大豆市场为传导主线,并通过国内大豆和小麦期货市场向国外大豆期货市场进行微弱反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邓超 吴志平 彭成 姚海祥
深入探究我国原油期货与国际主要原油期货以及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联动影响,有利于制定我国原油期货市场风险防控策略和维护大宗商品市场的稳定。本文通过构建连通性网络,对我国原油期货与国际基准原油期货和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收益率、波动率、极端风险溢出关联网络进行识别与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原油期货市场是信息的主要接收方,且不同形式的溢出呈现的特点不同,其中收益率溢出关联性最强,波动率溢出动态变化范围最广;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我国原油期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其地位也在不断的增强,且对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逐渐起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清淞 肖小勇 李崇光
基于2004年9月—2016年11月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大豆、小麦、玉米期货价格指数,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主要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期货价格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但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后危机时代及2015年股票灾难三个时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期货价格呈现正负交替的冲击态势,冲击响应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影响在12期后仍然存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振香 李南
近几年,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稳定粮价。在此背景之下,有关我国粮价上涨的问题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鉴于国内外期货市场的联动,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CBOT)为国际粮食期货市场的代表,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的大小衡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粮食期货价格的相互影响程度,从而找出导致两者联动程度较大的潜在因素,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长期应对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杰 周天一
大豆的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的跳跃溢出现象时有发生,表现为大豆现货(期货)价格发生跳跃并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引发另一个市场的价格发生跳跃。通过大豆现货与期货市场时间的跳跃溢出研究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两个市场之间的信息与风险传递。本文用基于MCMC算法的SVCJ模型,对我国大豆现货与期货价格的跳跃进行了估计,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跳跃溢出行为以及大豆期货市场在跳跃条件下的价格发现功能,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林 倪卡卡 李显戈
在国际化背景下,控制粮食价格波动风险是我国实现长期粮食安全必须高度关注的政策问题。本文利用DCC-M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粮食价格波动向中国传递的动态变化,以及在产品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大豆期货价格波动动态关联度在0.2~0.6之间,而中美小麦的动态关联度在均值零附近变化。这说明,中美大豆期货交易价格波动联系紧密,而小麦关联度较差。中美大豆期货价格的动态关联度从国际粮食危机前的0.17跃升为危机后的0.36,非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该差异是显著的;而中美小麦期货价格收益率的动态关联未发生显著变化。这间接证明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从较开放的大豆市场传递到中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蓉 李亚茹
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而农产品价格风险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创新型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初步探讨了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可能功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俞越 钱启嘉
研究人民币汇率与原油期货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混合Copula模型,以中国原油期货价格与CNY、CNH、NDF三组人民币汇率作为研究对象,刻画两者间的非对称溢出效应与尾部关联结构。结果表明:第一,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呈负相关关系;第二,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具有相对较强的尾部相关性,且主要表现于上尾部相关性;第三,离岸人民币汇率相比于在岸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具有更强的尾部相依关系;第四,人民币汇率在远期市场与中国原油期货价格的相关性要比即期市场更为强烈。基于此,本文提出强化中国期货市场建设、建立原油期货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协调监管机制、积极稳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进一步完善原油储备体系等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华仁海 陈百助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技术,首次对国内和国际期货市场的铜、铝、大豆和小麦的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伦敦金属交易所铜、铝的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大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的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相对而言,国外市场的影响力较大;郑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关键词:
期货市场 协整检验 因果检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文文
本文对伦敦铜期货价格和上海铜期货价格引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使用VECM-DCC-MVGARCH模型分析了两个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和两个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关系。其次,通过方差分析了两个市场对信息反应的速度以及短期的相互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伦敦铜期货价格和上海铜期货价格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上海铜期货价格变动要领先于伦敦铜期货价格,并且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得到的结论与以往不同,对套期保值者及投资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力 王艺霖 刘景德
本文基于2007年9月至2016年11月中美两国棉花期货价格数据,运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对中美棉花期货价格及收益率波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美国棉花期货收益率都存在"尖峰厚尾"分布,表现出集聚特征;中国与美国棉花期货价格的波动趋势不平稳。随着风险的增加,两国收益率均出现下降趋势;两国棉花期货收益率序列均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美国市场对中国市场的溢出效应影响要大于中国市场对美国市场的影响。本文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认为:对两国价格波动性特征和溢出效应的研究,可以有效地预测未来国内棉花价格波动趋势,引导棉花投资主体合理投资,降低风险,从而不断完善我国棉花期货交易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