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5)
- 2023(7561)
- 2022(6775)
- 2021(6331)
- 2020(5584)
- 2019(13289)
- 2018(13232)
- 2017(27326)
- 2016(14833)
- 2015(17401)
- 2014(17705)
- 2013(17829)
- 2012(17027)
- 2011(15659)
- 2010(15927)
- 2009(15389)
- 2008(15576)
- 2007(14438)
- 2006(12741)
- 2005(11887)
- 学科
- 济(67080)
- 经济(67016)
- 管理(43591)
- 业(41018)
- 方法(32929)
- 企(31667)
- 企业(31667)
- 数学(29392)
- 数学方法(29202)
- 农(19396)
- 中国(18484)
- 财(17215)
- 贸(15015)
- 贸易(15009)
- 制(14848)
- 易(14585)
- 环境(13453)
- 学(13307)
- 银(12649)
- 银行(12625)
- 业经(12382)
- 行(12110)
- 融(11864)
- 金融(11862)
- 农业(11793)
- 地方(11629)
- 和(10426)
- 务(10229)
- 财务(10210)
- 财务管理(10181)
- 机构
- 大学(231897)
- 学院(230387)
- 济(101807)
- 经济(99699)
- 管理(87556)
- 研究(80054)
- 理学(74132)
- 理学院(73351)
- 管理学(72346)
- 管理学院(71915)
- 中国(63888)
- 京(49701)
- 财(48843)
- 科学(46791)
- 所(42265)
- 农(41171)
- 财经(38551)
- 研究所(37800)
- 中心(36869)
- 江(35178)
- 经(34756)
- 业大(33537)
- 农业(32678)
- 北京(32056)
- 经济学(31823)
- 经济学院(28988)
- 范(28727)
- 师范(28460)
- 财经大学(28435)
- 州(27892)
- 基金
- 项目(140506)
- 科学(109243)
- 研究(102953)
- 基金(101680)
- 家(88129)
- 国家(87433)
- 科学基金(73299)
- 社会(64865)
- 社会科(61429)
- 社会科学(61407)
- 基金项目(53932)
- 省(53781)
- 教育(46895)
- 自然(46510)
- 划(45879)
- 自然科(45305)
- 自然科学(45287)
- 自然科学基金(44476)
- 资助(42876)
- 编号(42652)
- 成果(35507)
- 部(32595)
- 重点(31784)
- 发(30727)
- 课题(28816)
- 创(28446)
- 教育部(27612)
- 科研(27249)
- 人文(26739)
- 创新(26725)
- 期刊
- 济(114773)
- 经济(114773)
- 研究(70605)
- 中国(42747)
- 财(37619)
- 农(36865)
- 学报(34590)
- 科学(31744)
- 管理(30741)
- 融(26305)
- 金融(26305)
- 大学(25699)
- 农业(24733)
- 学学(24213)
- 财经(20027)
- 教育(19523)
- 业经(18768)
- 技术(18701)
- 经济研究(18583)
- 经(17141)
- 问题(16509)
- 贸(14720)
- 理论(13292)
- 业(13149)
- 技术经济(12528)
- 国际(12506)
- 商业(12301)
- 实践(11896)
- 践(11896)
- 统计(11635)
共检索到351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秀青
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粮食市场自2009年2月份开始有所回升,总体运行平稳。本文首先回顾2009年粮食市场运行的基本特征;其次从粮食政策、生产成本、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市场的运行环境;最后对2010年的国内粮食市场走势进行了判断分析。
关键词:
粮食市场 价格特征 运行环境 趋势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平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国际社会强烈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国际粮食市场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国际粮食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但全球粮食产量与贸易供给量基本稳定和充足;国际粮食市场是中国有效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利用程度严重偏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行为的发生,在时点选择方面存在较明显的"逆向"调剂问题;在国际粮源的可获得性和国际购粮支付方面,中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空间和能力很大。针对中国应有效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保障粮食安全,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新月 肖国安 施锡铨
中国粮食市场上供求关系反复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机制形成粮食市场价格的潮汐式现象?WTO条件下中国粮食市场竞争格局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拟借用博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资灿
粮食市场价格走势由市场上供求双方力量来决定。粮食的供给来源包括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两部分,需求也包括两大块,即国内消费和出口。粮食生产。有关模型预测结果显示:1998年粮食生产总体上仍将保持稳定,可望与1997年持平,但不同品种的生产波动会较大,夏粮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桂才
2009年,世界粮食总产量预计为22.342亿t,比2008年减少2.1%。其中,减幅最大的是粗粮,其次是大米,小麦略有减少。2009/10年度,世界粮食总消费量22.247亿t,比2008年度增长1.7%。当年度粮食产略大于消,年度期末库存略有增加,期末粮食库存量为5.091亿t,比期初水平增长0.8%。世界粮食供求安全系数为22.8%,比2008年度微升0.1个百分点,高于世界粮食供求安全指标17%~18%的警戒线水平。2009年,世界市场小麦、玉米和大米年度平均价格均大幅度下降,从分月份走势看,三大粮食品种价格走势较弱,基本上呈小幅波动状态。2009/10年度,世界大豆总产量增长20.2...
关键词:
世界 粮食 市场 形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冀名峰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仅要立足于粮食形势的发展 ,更要立足于粮食市场上的基本国情。我国粮食市场最基本的国情是 :粮食市场是一个大市场 ,但这个大市场却是由数量众多、规模很小、素质不高的市场主体组成的 ,这使得整个市场表现出严重的同步性问题 ,这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和效率。粮改应设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认为 ,解决同步性问题的主要办法是改革市场主体 ,重点是改革国有粮食企业。以大城市粮食加工分销系统跨地区收购、兼并、重组和改造粮食大县的粮站粮库和其它收购网点 ,走大型化、集团化、品牌化和一体化的路子 ,则是一条现实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
粮食市场 同步性 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履让 蒋修文 肖春阳
目前,我国农业在全球7%的耕地上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我国的播种面积只有美国的70%,但必须供养比美国多3-4倍的人口,那么,我国农业是靠什么力量提高粮食产量以供养不断增长的人口呢?美国哈佛大学的珀金斯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从1400年到20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数量增长了7-9倍,人均粮食消费量在长时期或者保持不变,或者只是略有增加,而同期我国耕地总数只增长了4倍,粮食总产量增产的主要途径是靠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其贡献各占50%左右。自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粮食总产量增产途径基本上只是依靠提高单产,并且还要补偿因耕地面积或播种面积下降所造成的负贡献近20%,提高单产所做的贡献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川
粮食价格是一个突出而又敏感的问题,粮食价格的波动受到生产、气候、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从内源因素和外源因素两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表明,不同因素对我国不同品种粮食价格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大豆、玉米的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国际价格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较显著;而小麦、水稻的市场价格受国家粮食价格政策的影响较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忠海
198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持续疲软已逾两年,而且现在仍未有走出疲软的迹象。粮食作为价格波动性很强的农产品,竟表现出如此的单向变动趋势,对此进行探讨,显然十分重要。本文在描述我国粮食市场持续疲软状况的基础上,揭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孟黎加
1996年粮食运行趋势孟黎加(国内贸易部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一、1996年粮食政策运行趋势自1985年国家逐渐取消粮食统购统销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波动频繁,粮食购销也是峰回跌起。这样大幅度的波动,其总体趋势是中国的粮食供求处于越来越严峻的局面,引起了中...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靖华 顾国达
采用ARMA模型、指数平滑、灰色预测和组合预测等方法,在预测人均粮食需求和粮食收益率的基础上,基于联合国人口司中等人口增速假设,预测了2015-2030年我国粮食供需趋势。结果表明:(1)我国粮食需求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减慢;小麦和大豆需求增速放慢,玉米需求增速加快,稻米需求增速稳定;(2)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将取代口粮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用途,玉米将取代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品种;(3)我国粮食产量预期上升,2015-2020年增产0.5亿吨较为乐观,2020-2030年增产1.1亿吨是个极大的挑战;(4)生物
关键词:
粮食供给 粮食需求 粮食安全 供需平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钢 康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梅君
连续两年粮食增产后,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出现下降,特别是2006年夏粮丰收之后,主产区小麦价格下降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有人认为现在粮食多了,如果再刺激粮食生产有可能回到1998年“供过于求”状态,托市收购还可能使国家财政的“粮食包袱”越背越沉;也有人认为,当前粮食产量并不多,年度产需还有缺口,理应继续增加粮食产量。在连续几年丰收后市场出现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当前的粮食价格和供求形势,对今后的粮食生产和宏观调控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川 赵俊晔 钟永玲
该文利用风险价值法,以我国小麦、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的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度量了我国粮食市场的风险大小,评估了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是一个风险发生频率较高的市场,并且还是一个高风险市场;不同品种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大小有所不同,其中大豆的市场风险值最大,其次为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小麦的市场风险值最小;粮食市场价格下跌风险与市场价格上涨风险的发生频率基本相当,两者同等重要,在重点关注粮食价格上涨风险的同时,更应重视粮食价格下跌所产生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