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054)
- 2022(3606)
- 2021(3640)
- 2020(3319)
- 2019(7570)
- 2018(7827)
- 2017(16465)
- 2016(9187)
- 2015(10637)
- 2014(10712)
- 2013(10837)
- 2012(10541)
- 2011(9344)
- 2010(9747)
- 2009(9347)
- 2008(9729)
- 2007(8837)
- 2006(8252)
- 2005(7928)
- 2004(7187)
- 学科
- 济(36688)
- 经济(36640)
- 管理(28599)
- 业(26193)
- 企(20122)
- 企业(20122)
- 方法(15260)
- 财(14415)
- 中国(13719)
- 数学(13689)
- 数学方法(13493)
- 农(12211)
- 制(11939)
- 银(9824)
- 银行(9818)
- 行(9332)
- 务(8742)
- 财务(8724)
- 财务管理(8694)
- 贸(8201)
- 贸易(8193)
- 企业财务(8179)
- 易(8045)
- 融(7482)
- 金融(7482)
- 农业(7287)
- 税(7102)
- 业经(7101)
- 体(7092)
- 税收(6647)
- 机构
- 大学(132089)
- 学院(131331)
- 济(58099)
- 经济(56760)
- 管理(47306)
- 研究(46249)
- 中国(40887)
- 理学(38706)
- 理学院(38292)
- 管理学(37710)
- 管理学院(37466)
- 财(33015)
- 京(29707)
- 科学(25432)
- 所(24430)
- 财经(24302)
- 经(21839)
- 中心(21662)
- 农(21579)
- 江(21241)
- 研究所(21028)
- 北京(20006)
- 经济学(17871)
- 财经大学(17844)
- 州(17209)
- 业大(17059)
- 农业(16689)
- 范(16518)
- 师范(16380)
- 经济学院(16148)
- 基金
- 项目(71464)
- 研究(55177)
- 科学(55121)
- 基金(51002)
- 家(43716)
- 国家(43336)
- 科学基金(35681)
- 社会(34059)
- 社会科(32178)
- 社会科学(32169)
- 省(26805)
- 基金项目(26579)
- 教育(25296)
- 编号(23625)
- 划(22819)
- 资助(22166)
- 自然(21727)
- 成果(21340)
- 自然科(21155)
- 自然科学(21149)
- 自然科学基金(20739)
- 部(17072)
- 课题(16203)
- 重点(16144)
- 发(15361)
- 性(15267)
- 教育部(14620)
- 项目编号(14243)
- 人文(14155)
- 制(14128)
共检索到223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瑞华
当前,我国粮食调控政策面临新挑战,粮食补贴对农户激励作用有限,临时收储量创历史新高,库容问题严重,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财政压力加大,针对新问题要有新方法,成立国家粮食调控安全委员会提高调控效果,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价补分离,确立订单式调粮模式,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减少粮食企业税收,实行阶梯式财政补贴,提升国内粮食企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利益补偿 目标价格 订单式调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光焰
近年来,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但在调控手段运用、政府职能转换、种粮成本分担、直补目标选择、粮食信息整合等方面还面临着的矛盾,这需要政府真正树立市场思维方式,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 运用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的调控政策,积极构建粮食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 从法制健全、机构改革、利益补偿、建立直补基金等方面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粮食宏观调控。
关键词:
粮食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失灵 长效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鲁晓东
随着市场经济和粮食市场化的发展,影响我国粮食市场波动的因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着新的挑战,存在着诸多难点。如何综合运用其他经济调控政策对粮食进行调控;如何协调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目标,在不同时期对调控目标进行科学取舍、有所侧重;如何运用市场化手段来实施调控政策,已成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的三个难点。分析研究这些难点,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从而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市场稳定。
关键词:
粮食 宏观调控 难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价格干预机制和储备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切实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保持了粮食市场稳定、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机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市场功能的作用不断弱化、调控政策的保障力和执行力出现下降的趋向,以及政策调整的步伐滞后于粮食形势、市场化形势、宏观调控形势的发展。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及时纠正偏差、加快改革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提高宏观调控的综合效能。
关键词:
粮食 价格干预 粮食储备 宏观调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荣俊
建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若干问题杨荣俊粮食放开经营,标志着粮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粮食可以撒手不管。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①确保粮食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做到全社会的安全的供给。②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伟 刘满平
2004年国家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创历史的"七连增",为实施粮食宏观调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我国粮食市场的特殊性及宏观调控问题钱水土(杭州商学院)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市场能够循其自身规律正常运行,并实现有关的经济目标。但是,不能否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市场运转将会失灵,或不能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这时,就必须借助市场外部的力量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贤
1993年中国粮食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持续了四年多的“卖难”声中,粮价在全国范围大幅度骤然攀升,“卖粮难”突变为“收粮难”。这一骤然的波动,警醒了决策界和理论界。显然,1993年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仍未解决好中国粮食的市场问题。粮价不正常的大幅攀升,不仅反映出生产的问题,更多的源于粮食市场和经营的问题,收购、储备、贸易和价格政策上的问题。在粮食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但谁都不否认应致力于统一的规范的市场建设和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的完善。本文将对近期有关粮食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进行评述,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我国粮食的供求均衡和稳定增长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峦
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三点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涛
我国实施的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储备吞吐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稳定粮食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短期粮食过剩、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成本高等问题,最终使政策的财政成本越来越高。为降低政府财政成本和解决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紧张难题,必须强化市场作用和完善政府干预,应在坚持我国现有调控政策的基础上,配套实施配额生产、上市量管理、建立合作社、反周期补贴等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芳 蒋少龙
如何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怎样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特别是当国家的宏观目标与农民的微观目标发生冲突时,怎样兼顾二者的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就现阶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保障机制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阐述了新时期对粮食物流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粮食物流宏观调控中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搞好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意在对规范粮食物流秩序、实现粮食流通的良性运作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粮食物流 宏观调控 资源配置 物流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焦耘
20世纪80年代初,宏观经济增长的起伏,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制度转化的过程中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一开始,社会对此的反应较为强烈,甚至衍生出大面积、非理性的恐慌型抢购。随后,政府在调节经济中表现出令行禁止、快速见效的能力,宏观经济似乎可以被政府随意左右,可以依据经典宏观经济调控理论(比西方国家
关键词:
结构性 GDP 宏观经济调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尽管存在对宏观调控方向、工具和力度上的分歧,但研究人士在普遍意义上仍然存在或应该存在如下共识:第一,从经济波动周期看,宏观调控具有双向性质,既有紧缩也有扩张,因此宏观调控是一种常态;第二,宏观调控在本意上属于反周期性质的需求管理,针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我国的粮食市场与价格政策在过去的一年中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改革。中央采取了分散决策的政策,由各个省、市、地、县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各自改革的具体方式、步骤和进度。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基本上取消了国家合同定购,放开了粮食市场。从表面上看,似乎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我国粮食政策向市场化转换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观念上和具体做法上的误区,如果不弄清这些问题,改革就难以继续深化,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