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8)
- 2023(9817)
- 2022(8689)
- 2021(8257)
- 2020(7152)
- 2019(16661)
- 2018(16753)
- 2017(33372)
- 2016(18642)
- 2015(21443)
- 2014(21981)
- 2013(21620)
- 2012(20729)
- 2011(18826)
- 2010(19385)
- 2009(18354)
- 2008(18897)
- 2007(17451)
- 2006(15479)
- 2005(14211)
- 学科
- 济(74559)
- 经济(74479)
- 管理(55636)
- 业(52978)
- 企(42033)
- 企业(42033)
- 方法(33829)
- 数学(29949)
- 数学方法(29597)
- 财(24249)
- 农(23671)
- 中国(21811)
- 制(18238)
- 贸(16260)
- 贸易(16251)
- 易(15840)
- 务(15231)
- 学(15207)
- 财务(15195)
- 财务管理(15146)
- 业经(15135)
- 农业(14919)
- 银(14912)
- 银行(14886)
- 企业财务(14288)
- 地方(14180)
- 行(14142)
- 策(12825)
- 融(12578)
- 金融(12576)
- 机构
- 学院(273670)
- 大学(271181)
- 济(113244)
- 经济(110553)
- 管理(101443)
- 研究(91775)
- 理学(85299)
- 理学院(84360)
- 管理学(82916)
- 管理学院(82396)
- 中国(73585)
- 京(58327)
- 财(58028)
- 科学(54830)
- 所(48094)
- 农(47687)
- 江(44503)
- 财经(44305)
- 中心(43138)
- 研究所(42688)
- 经(39850)
- 业大(39213)
- 农业(37595)
- 北京(37517)
- 州(35522)
- 范(35510)
- 师范(35163)
- 经济学(34395)
- 院(32411)
- 财经大学(32370)
- 基金
- 项目(163902)
- 科学(126700)
- 研究(123527)
- 基金(115402)
- 家(99199)
- 国家(98301)
- 科学基金(82590)
- 社会(74678)
- 社会科(70567)
- 社会科学(70545)
- 省(64870)
- 基金项目(60304)
- 教育(58100)
- 划(54426)
- 编号(53377)
- 自然(52504)
- 自然科(51149)
- 自然科学(51132)
- 自然科学基金(50191)
- 资助(49411)
- 成果(45587)
- 课题(37181)
- 部(37118)
- 重点(37098)
- 发(35685)
- 创(33066)
- 性(32755)
- 项目编号(31608)
- 教育部(31515)
- 科研(31335)
- 期刊
- 济(132224)
- 经济(132224)
- 研究(85923)
- 中国(55270)
- 财(47025)
- 农(43277)
- 学报(39696)
- 管理(36735)
- 科学(35676)
- 教育(32130)
- 融(30945)
- 金融(30945)
- 大学(29854)
- 农业(28961)
- 学学(27844)
- 技术(24655)
- 业经(22481)
- 财经(22102)
- 经济研究(21392)
- 经(18971)
- 问题(18158)
- 贸(15725)
- 业(15239)
- 理论(14565)
- 技术经济(13919)
- 图书(13685)
- 商业(13573)
- 统计(13287)
- 实践(13158)
- 践(13158)
共检索到426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峦
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三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志刚 樊志方
[目的]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一直是一对矛盾综合体,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人们往往忽略对于生态的保护,通过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更好的宏观调控政策。[方法]采用因果分析法对粮食安全框架下的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的演进关系、影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最终给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设计对策。[结果]首先,不合理粮食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化学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了威胁。[结论]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目标,长期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不仅仅表现为当前的生态失衡,更严重威胁了未来的粮食安全。因此,要充分发挥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加强生态功能设计,具体可从建立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制度机制、加强政府生态农业的主导型地位及投入水平、以技术进步支撑保护农业生态和粮食安全和以法律手段规范保证相应措施的顺利实施4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我国的粮食市场与价格政策在过去的一年中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改革。中央采取了分散决策的政策,由各个省、市、地、县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各自改革的具体方式、步骤和进度。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基本上取消了国家合同定购,放开了粮食市场。从表面上看,似乎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我国粮食政策向市场化转换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观念上和具体做法上的误区,如果不弄清这些问题,改革就难以继续深化,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国强 朱满德
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在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实施、协调运用各种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粮食储备吞吐与进出口调节手段以及粮食市场管理与低收入群体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制度框架、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粮食 粮食储备 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鲁晓东
经历2003年10月中下旬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之后,粮食问题再次成为2004年中国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粮食安全,2004年,中央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如对农民种粮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鲁晓东
2005年我国的粮食形势正如笔者在本刊2005年第1期《2005年中国粮食形势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一文中所分析判断的:“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增加,年度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或能够基本实现产需平衡,加上现有库存和净进口的调剂,粮食有效供给充裕,粮食市场稳定,价格将稳中趋降。”在这一年里,国家针对市场粮价下行情况,及时采取了在小麦主产区实行结合中央储备小麦轮换按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鲁晓东
2006年是我国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后国家对粮食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力度最大的一年。回顾一年来的粮食形势,正如笔者在本刊2006年第2期《2006年中国粮食形势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一文中所分析判断的:“粮食生产继续呈增长态势,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给压力较大,粮食供求关系正处在由前两年的偏紧状况向阶段性供过于求的状况转变。从市场层面上分析,粮食市场价格与2005年相比将进一步下跌。但考虑到中央千方百计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瑞华
当前,我国粮食调控政策面临新挑战,粮食补贴对农户激励作用有限,临时收储量创历史新高,库容问题严重,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财政压力加大,针对新问题要有新方法,成立国家粮食调控安全委员会提高调控效果,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价补分离,确立订单式调粮模式,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减少粮食企业税收,实行阶梯式财政补贴,提升国内粮食企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利益补偿 目标价格 订单式调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涛
我国实施的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储备吞吐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稳定粮食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短期粮食过剩、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成本高等问题,最终使政策的财政成本越来越高。为降低政府财政成本和解决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紧张难题,必须强化市场作用和完善政府干预,应在坚持我国现有调控政策的基础上,配套实施配额生产、上市量管理、建立合作社、反周期补贴等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芳 蒋少龙
如何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怎样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特别是当国家的宏观目标与农民的微观目标发生冲突时,怎样兼顾二者的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就现阶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保障机制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阐述了新时期对粮食物流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粮食物流宏观调控中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搞好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意在对规范粮食物流秩序、实现粮食流通的良性运作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粮食物流 宏观调控 资源配置 物流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我国粮食市场的特殊性及宏观调控问题钱水土(杭州商学院)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市场能够循其自身规律正常运行,并实现有关的经济目标。但是,不能否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市场运转将会失灵,或不能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这时,就必须借助市场外部的力量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潮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粮食放开经营,打破了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粮食计划体制,摆脱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代之而起的是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这是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玮
宏观调控与粮食区域平衡郭玮一、实现粮食区域平衡,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保持粮食的供求平衡,一个是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粮食的供求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既包括粮食总量的平衡,还包括各个地区的区域平衡,包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