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4)
2023(7944)
2022(6915)
2021(6489)
2020(5428)
2019(12375)
2018(12605)
2017(24630)
2016(13779)
2015(15748)
2014(16232)
2013(15722)
2012(14811)
2011(13573)
2010(13878)
2009(13275)
2008(12945)
2007(12075)
2006(10984)
2005(10003)
作者
(41407)
(34131)
(33945)
(32566)
(21605)
(16190)
(15720)
(13334)
(13030)
(12521)
(11464)
(11336)
(11089)
(10982)
(10946)
(10637)
(10274)
(10012)
(10000)
(9814)
(8871)
(8542)
(8458)
(7904)
(7831)
(7797)
(7690)
(7673)
(7056)
(6965)
学科
(51073)
经济(51009)
管理(39444)
(34590)
(26268)
企业(26268)
方法(20625)
数学(18523)
数学方法(18225)
(17890)
中国(17525)
(14763)
(14626)
(11728)
银行(11707)
(11313)
(11000)
(10880)
农业(10862)
(10700)
贸易(10694)
业经(10561)
(10445)
地方(10392)
(9962)
(9613)
金融(9606)
及其(8678)
(8355)
理论(8164)
机构
学院(198236)
大学(196162)
(81044)
经济(79048)
管理(73825)
研究(71662)
理学(61612)
理学院(60950)
管理学(59918)
管理学院(59556)
中国(56905)
科学(42962)
(42925)
(41931)
(37375)
(36733)
研究所(33414)
中心(32807)
(32543)
财经(31347)
业大(29106)
农业(28867)
(28225)
北京(27657)
(26521)
(26320)
师范(26222)
(25452)
经济学(23258)
财经大学(22759)
基金
项目(122059)
科学(94089)
研究(92329)
基金(84573)
(73699)
国家(73044)
科学基金(60470)
社会(55704)
社会科(52724)
社会科学(52711)
(48881)
基金项目(43157)
教育(42568)
(41294)
编号(39365)
自然(37536)
自然科(36557)
自然科学(36538)
资助(36302)
自然科学基金(35835)
成果(34285)
课题(28800)
重点(27501)
(27165)
(26898)
(24178)
(23769)
项目编号(23397)
(23105)
科研(22719)
期刊
(96659)
经济(96659)
研究(63914)
中国(43093)
(33710)
(30725)
学报(29629)
管理(27791)
科学(26741)
教育(25863)
(23972)
金融(23972)
农业(23117)
大学(22155)
学学(20711)
技术(18460)
业经(16930)
经济研究(15547)
财经(14991)
问题(13039)
(12898)
(11642)
(11339)
统计(10832)
理论(10480)
国际(9923)
技术经济(9885)
(9612)
实践(9494)
(9494)
共检索到317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建利  雷永阔  
本文以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多目标兼顾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近年来,尽管我国粮食数量安全系数不断提高,但粮食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系数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而且超过粮食数量安全提高的程度,因此,兼顾多目标的粮食安全系数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以确保粮食数量安全、正本清源以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确保粮食生态安全、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以确保粮食资源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鲜祖德 ,盛来运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extension of food supply security, forwards the rules to choose indicators, established a set of indicators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s and measures indexes of food security.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帆  
我国粮食安全程度在波动中提高。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不是单一领域的因素,生产、消费、流通、贸易等领域都可能引起粮食安全风险。所以,粮食政策不应是单一性质的,而应是一揽子、带有组合性质的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磊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主要有粮食生产总量和增速的波动、粮食消费的增长、粮食贸易逆差的加大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风险的存在使得粮食安全评价非常有必要。本文从粮食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和流通安全三个方面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二阶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动态、定量的评价。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今,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状况稳定,粮食消费安全呈现下降趋势,粮食流通安全下降幅度最大,由此引起粮食总体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粮食净进口量的增加和粮食流通成本的变动。调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和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青叶  王征兵  
文章在讨论粮食安全概念及其实现机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粮食安全评价进行了客观、具体的述评。建立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我国在减少营养不足人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粮食安全风险具有显著的周期波动特征,但耕地压力处于紧平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梅  
本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全面介绍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具体的评价。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粮食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我国及其他主要粮食生产国或消费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测算,得出了我国粮食安全程度较高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向荣  谭强林  
粮食安全状况用什么指标来衡量,达到什么水平才算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这是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该文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粮食安全概念的演变,再到国内外粮食安全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作了系统的分析和对比,得出适合我国的比较合理的粮食安全指标体系,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闻海燕  杨万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陆慧  
粮食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指谷物,包括稻谷、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广义的粮食是指农业生产的全部粮食作物的总和,除谷物外,有豆类,薯类,有时还包括菜籽。中国古代也将粮食称为"五谷",可见是采用了狭义的概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舜臣  王静  顾智鹏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要保障。粮食安全预警是对未来粮食安全状况评估和预测的重要手段,完整和有效的预警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概念出发分层次对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分别从粮食概念、粮食安全概念到指标体系构建角度,逐步剖析目前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不仅应包括不同粮食口径下的粮食安全预警,更应当综合考虑粮食安全的时空跨度,制定更为全面准确实用的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腾飞  亢霞  
粮食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石。本文首先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与进口激增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冲击,以及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引发的粮食需求变动。之后,审视和评估了未来五年期间粮食安全的发展趋势,如粮食对外依存度有所上升,居民消费对品种结构的要求日益增强,品质和营养越来越成为普遍化的价值追求。研究认为,"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应坚持宏观安全与微观安全相统一,兼顾长期安全和短期安全,在保证数量安全的同时突出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主张从生产环节保产能,流通环节强调控和消费环节促减损等方面建构链条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明  唐成  谢颜  
本文通过建立国家粮食安全的指标评价体系,采取实证分析方法测算出2001—2009年我国粮食安全综合系数,在客观衡量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作出了趋势分析和基本评价,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九杰  张象枢  顾海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伟良  方梦佳  
1.实行农业补贴,扶持粮食产业。近几年来,中国的几个重要贸易伙伴实际运用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额略有下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美国生产者补贴等值(PSE)总额从2004年的432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的233亿美元,欧盟则稳定在1000亿欧元左右,日本和韩国也走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家逐渐放弃了农业补贴政策,相反,美国的新农业法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哲晰   炎天尧   穆月英  
发挥经济激励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至关重要。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我国基本建立起多维立体的涉粮激励政策体系,形成了稳定粮农收入、优化营商环境、调动产区积极性和保障消费者可得性的政策框架,但仍存在种粮农民利润空间压缩、粮油加工业后劲潜力不足、粮食主产区高产穷县等问题。针对粮食安全利益保障水平较低背后成因,探索构建以实现“产得出、运得到、买得起”为目标、协调粮食产业链利益相关主体关系、充分释放经济效益在保障粮食安全中作用的机制,并提出健全粮食安全利益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补贴政策,强化政策保本功能;二是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经营增效;三是协调产业链主体关系;四是逐步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五是健全应急储备及市场调节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