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2)
- 2023(7444)
- 2022(6449)
- 2021(6059)
- 2020(5163)
- 2019(12026)
- 2018(12046)
- 2017(24451)
- 2016(13393)
- 2015(15559)
- 2014(15793)
- 2013(15901)
- 2012(15161)
- 2011(13859)
- 2010(13999)
- 2009(13526)
- 2008(13634)
- 2007(12576)
- 2006(11040)
- 2005(10039)
- 学科
- 济(57899)
- 经济(57845)
- 管理(36058)
- 业(34970)
- 方法(28041)
- 企(25449)
- 企业(25449)
- 数学(25375)
- 数学方法(25183)
- 农(19275)
- 中国(17259)
- 财(14465)
- 贸(12806)
- 贸易(12801)
- 制(12679)
- 易(12483)
- 农业(12287)
- 业经(11727)
- 学(11095)
- 银(10761)
- 银行(10739)
- 地方(10620)
- 行(10269)
- 融(9299)
- 金融(9296)
- 和(8755)
- 环境(8319)
- 务(8128)
- 财务(8110)
- 财务管理(8080)
- 机构
- 学院(204671)
- 大学(204133)
- 济(86476)
- 经济(84622)
- 管理(75916)
- 研究(69197)
- 理学(64592)
- 理学院(63895)
- 管理学(62902)
- 管理学院(62526)
- 中国(53993)
- 京(43403)
- 科学(42003)
- 财(41278)
- 农(37983)
- 所(36187)
- 财经(32677)
- 研究所(32648)
- 中心(32045)
- 江(31175)
- 业大(31137)
- 农业(30260)
- 经(29443)
- 北京(27770)
- 经济学(26867)
- 范(26424)
- 师范(26159)
- 州(24862)
- 经济学院(24593)
- 院(24249)
- 基金
- 项目(127057)
- 科学(97933)
- 研究(94763)
- 基金(89633)
- 家(77637)
- 国家(76978)
- 科学基金(63736)
- 社会(58487)
- 社会科(55318)
- 社会科学(55298)
- 省(50142)
- 基金项目(47514)
- 教育(43729)
- 划(42391)
- 编号(40775)
- 自然(39454)
- 自然科(38400)
- 自然科学(38384)
- 自然科学基金(37668)
- 资助(36951)
- 成果(33920)
- 重点(28933)
- 部(28848)
- 发(28557)
- 课题(27826)
- 创(25930)
- 性(24474)
- 科研(24378)
- 创新(24300)
- 教育部(24266)
共检索到303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亮 穆月英
本文对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两个依赖路径:一是依赖国内生产和供给,二是依赖世界粮食生产并通过进口实现。文章分析了不同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自给率及其波动情况,认为在国内粮食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需要依靠粮食进口以平抑国内粮食生产和供给的波动。建立影响粮食贸易因素的综合指标即贸易难易程度指标ρ,并将该指标纳入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世界粮食生产、国内粮食生产分别对小麦、玉米、水稻三种粮食作物进口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进口受国内及世界粮食生产影响较为敏感,国内和世界产量对玉米和水稻进口量因受到其他外生因素影响而不敏感。在世界粮食总量增长的前提下,在依赖国内粮食供给的同时可适度进口从而保障我国粮食足量供给。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林奇
近年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且进口市场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运用进口依赖性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后发现,我国大豆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美国和巴西;我国大米进口2011年以前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泰国和越南,2011年以后则暂不存在该类风险;我国玉米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于美国;我国小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风险来自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主要粮食品种 进口依赖性 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龙波 钟甫宁 徐志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世夫 王雅鹏
在我国粮食安全政策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趋向强制性变迁和以调整利益关系、保护农民利益为核心的渐进性变迁中,粮食安全政策变迁所面临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现;坚持粮食生产与流通市场化路径、强化粮食生产资源与环境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完善粮食安全的政策与法制建设和粮食安全机制建设、节约粮食安全成本,是深化我国农业多重转型中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政策变迁 路径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颜加勇
水资源是粮食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但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源污染加剧以及工农业争水等问题的出现,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通过对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文章提出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减少水体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和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水资源 粮食安全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雅鹏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都与农民这一社会群体有关,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本文通过对二者关系和实现粮食安全的不同路径的分析,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粮情,发挥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粮食安全路径,旨在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双赢”。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永胜 张淑荣 兰德平
本文通过对入世以来我国粮食贸易及粮食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从总量来看我国实现了粮食自给的目标,基本达到了95%的粮食自给率,但粮食生产波动幅度依然较大,另外从粮食贸易结构来看,仍存在着"大进大出"局面,且在粮食进出口价格比上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因此,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总量与结构进行有效调节是保障粮食总量安全与结构性安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自给率 生产波动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青华 陈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东群 王克军 蒋和平
本文通过对多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和储备情况调研,对粮食减产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今年夏粮减产虽受天气因素突发的影响,但也是多种因素叠加产生的必然结果,包括有效粮田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种粮劳动力短缺,种粮成本上升和种粮利润降低,以及基层农业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从宏观层面看,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挑战。为此作者提出了新时代应树立新的国家粮食生产安全观、从"以主攻粮食产量为重"的导向转变为"以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为重"的导向,以及保障粮食安全三个重点。最后,提出了新时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贯彻落实粮食提质保量增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荣华
The issue about food security cost is slighting all the while.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ondition of food security and the food security cost paid by government in China,the paper obtain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food security cost is excessive.The policy advice is brought forward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rely on homeland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to maintain moderate food security under the rational cost.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成本 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志强 赵忠萍 吴玉华
中国粮食安全预警分析李志强赵忠萍吴玉华一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目标与结构(一)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目标我国粮食生产波动频繁,尤其是80年代以来更是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增长变动趋势及供需平衡态势作出系统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磊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主要有粮食生产总量和增速的波动、粮食消费的增长、粮食贸易逆差的加大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风险的存在使得粮食安全评价非常有必要。本文从粮食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和流通安全三个方面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二阶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动态、定量的评价。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今,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状况稳定,粮食消费安全呈现下降趋势,粮食流通安全下降幅度最大,由此引起粮食总体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粮食净进口量的增加和粮食流通成本的变动。调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和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爱锄 杨改河 黑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随着“人粮矛盾”的发展 ,世界粮食安全的内涵经历了“总量 -购买 -营养”的转变。中国粮食在总量和购买上基本达到安全水平 ,营养安全水平仍需大幅度提高。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面临着生产资源减少、贫困人口相对增加和营养需求水平提高的矛盾。立足国内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调整农业结构和发挥国际粮食市场的调节作用是中国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新内涵 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德林 李喜明 李新兴
文章基于一般均衡模型构建了A2与B2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状况,以叶立明等人的研究成果(2030年与2050年我国三大粮食单产变化)作为政策冲击要件,模拟并分析了2030年与2050年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A2与B2两种气候变化政策情景下的粮食供给与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但中低排放情景下的B2气候变化政策情景对我国粮食供需平衡更为有利;针对分品种粮食供需不平衡的状况,该文认为可以从调整种植结构的角度来改善;尽管政策情景下未来粮食供求较为乐观,但影响粮食安全的社会因素较多,保障粮食安全切不可掉以轻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