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4)
- 2023(10282)
- 2022(8758)
- 2021(8036)
- 2020(6657)
- 2019(15069)
- 2018(14665)
- 2017(28910)
- 2016(15930)
- 2015(17556)
- 2014(17314)
- 2013(17061)
- 2012(16048)
- 2011(14784)
- 2010(14966)
- 2009(14088)
- 2008(14072)
- 2007(12643)
- 2006(11574)
- 2005(10252)
- 学科
- 济(60699)
- 经济(60623)
- 管理(46539)
- 业(44375)
- 企(33274)
- 企业(33274)
- 方法(26756)
- 数学(24058)
- 数学方法(23769)
- 农(20954)
- 中国(18933)
- 财(17120)
- 贸(14865)
- 贸易(14859)
- 易(14544)
- 制(13968)
- 学(13746)
- 业经(13718)
- 农业(13553)
- 银(12234)
- 银行(12183)
- 行(11712)
- 策(11237)
- 融(10454)
- 金融(10453)
- 环境(10309)
- 地方(10115)
- 技术(9771)
- 务(9426)
- 财务(9408)
- 机构
- 大学(237079)
- 学院(237006)
- 济(98824)
- 经济(96873)
- 管理(88712)
- 研究(84063)
- 理学(76817)
- 理学院(75949)
- 管理学(74598)
- 管理学院(74183)
- 中国(63694)
- 科学(53071)
- 京(49822)
- 农(49651)
- 财(47203)
- 所(44305)
- 研究所(40495)
- 农业(39688)
- 业大(39609)
- 中心(37303)
- 财经(37250)
- 江(35719)
- 经(33882)
- 北京(31192)
- 范(30237)
- 经济学(30109)
- 师范(29804)
- 院(29789)
- 州(27925)
- 财经大学(27641)
- 基金
- 项目(156611)
- 科学(122455)
- 基金(114248)
- 研究(109574)
- 家(102411)
- 国家(101560)
- 科学基金(84754)
- 社会(70154)
- 社会科(66602)
- 社会科学(66585)
- 省(60592)
- 基金项目(60079)
- 自然(56098)
- 自然科(54797)
- 自然科学(54772)
- 自然科学基金(53817)
- 划(52588)
- 教育(50227)
- 资助(46830)
- 编号(43109)
- 重点(35731)
- 成果(35380)
- 部(35054)
- 发(33959)
- 创(32394)
- 创新(30402)
- 科研(30320)
- 课题(30314)
- 计划(30184)
- 教育部(29290)
- 期刊
- 济(107456)
- 经济(107456)
- 研究(69737)
- 农(44724)
- 学报(43031)
- 中国(42569)
- 科学(38035)
- 财(33045)
- 大学(31549)
- 管理(31548)
- 农业(30608)
- 学学(30122)
- 融(24606)
- 金融(24606)
- 教育(22094)
- 业经(18890)
- 经济研究(18260)
- 财经(18209)
- 技术(17569)
- 业(15667)
- 经(15624)
- 问题(15055)
- 贸(13392)
- 版(12111)
- 商业(11708)
- 国际(11654)
- 理论(11444)
- 业大(11423)
- 技术经济(11401)
- 科技(11094)
共检索到349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英 陈立华
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生物质能源需求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影响粮食需求的主要因素,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匮乏、气候条件异常、科技进步、种粮成本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而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能力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严格保护耕地,遏制耕地的减少;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加强土地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完善粮食储备,健全储备粮食调控机制等。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需求 粮食供给 粮食价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淑华
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是否安全不仅关系到国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而且还影响到其他各行各业能否协调发展,因此,任何国家或地区都将粮食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对我国而言,由于人均耕地资源匮乏,种植生态环境恶化,种粮的实际成本、机会成本过高等原因,使得我国近十年来粮食产量与粮食结构一直在警戒线上下徘徊,难以确保粮食安全。面对此种境况,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加强环境保护,降低农民的种粮成本,控制人口数量,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种植结构等,以确保我国粮食总量丰裕,粮食种植结构合理,从而实现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环境 种植结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英 赵文报
关于粮食安全,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粮食危机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粮食安全"概念,具体内容包含生产的充足性、供给的稳定性和粮食的可获得性等三方面含义。我国在1992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认为粮食安全就是"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人们已达成了共识,但如何实现粮食安全,尤其是可否进口粮食,理论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守勤
粮食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体,既受特殊的自然条件制约,又受体制机制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限制,又要理顺僵化的体制机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今后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过分依赖政策解决粮食安全的做法,注重法律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对保障粮食安全所具有的长效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从粮食产业本身的弱质性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有针对性地作出法律回应。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弱质性 体制机制 价格预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寻舸 宋彦科 程星月
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东升 吕春生
本文在分析加入WTO与我国粮食对外开放相关问题的基础上 ,研究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粮食市场可能产生的冲击和影响。文章认为 ,加入WTO确实存在对国内粮食生产和市场的不利影响 ,但不会对国内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并提出了我国应对加入WTO冲击、确保国内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丰 李光泗 郭晓东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外资企业进入国内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到2008年已经结束,国内粮食市场逐渐向外资全面开放。在这样背景下,外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我国粮食产业。外资进入对我国粮食安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外资为什么进入我国的粮食产业;二是外资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我国粮食产业的;三是外资进入我国粮食产业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四是面对外资进入,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外资进入 粮食安全 影响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寻舸 宋彦科 程星月
为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六大区域内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轮作休耕作为一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对我国耕地的利用质量和粮食安全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轮作休耕对我国粮食总产量、质量、供给结构、农民复耕与转移就业等作用机理,探讨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认为轮作休耕短期内对我国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但对粮食质量的提高、粮食供给结构的调整、耕地复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提出明确轮作休耕的规模和试点区域;建立轮作休耕与粮食安全结合的宏观调节机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轮作休耕需与耕地流转有效结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大轮作休耕土地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变动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7年之后价格不断高涨,且波动较大。粮食价格波动主要是由季节性波动和随机性波动引起,其中随机因素影响更大。四类主要粮食品种的国际价格水平都与价格的波动幅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价格越高,波动越大。四类粮食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大米、玉米、小麦三者在价格波动幅度上显著正相关,大豆价格波动幅度则与大米、玉米、小麦三者的波动幅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当粮食价格较高时,应警惕粮价大幅波动;当某一类粮食价格大幅变动时,应警惕其他粮食的价格及整体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
关键词:
国际粮价 波动规律 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振华
2012年以来,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加的同时,粮食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都不容乐观。通过介绍国内外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的价格波动情况,从粮食需求、供给及其他方面对我国主要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可行性措施,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承智 陈阜
本文对建国 5 0年来我国的粮食作物单产进行了分析 ,同时用线性、二次、三次和指数方程进行回归拟合 ,根据拟合度高低 ,以三次方程预测了我国未来 30年和 5 0年粮食作物产量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增长和耕地下降趋势预测了我国未来 5 0年的人均粮食可能占有量。预测结果表明 ,2 0 30年我国可望实现人均占有粮食 40 0公斤以上的目标。应采取的对策可概括为 :增加粮食生产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培育和推广粮食作物高产品种 ,抑制耕地下降 ,控制人口增长 ,节约用粮和适当进口粮食。
关键词:
人口 耕地 作物产量 粮食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伟
当前全球粮食供求基本面较为脆弱,部分品种产需趋紧、区域性结构性矛盾突出,价格处于高位水平。受供需错配、俄乌冲突、出口限制政策、货币政策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国内口粮安全影响有限,但玉米、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进口量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粮食品种受国际粮价上涨影响较大。面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要立足国内供应,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开源节流,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外防输入性风险,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和调控力度;主动作为,加强粮食国际合作。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市场 价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铁生
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受粮食危机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粮食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更加集中,产销加剧分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密切,既要有效利用国外粮源,又要避免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同时,在宏观调控中粮食加工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粮食的储备结构、布局和轮换方式亟待调整,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分布分散。为此,在粮食物流方面应加大国家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粮食物流公共产品;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现代物流集团;提升粮食物流的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对外开放,开展国际合作。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物流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岳岷 刘元胜
厘清粮食安全的价值维度,深刻认识粮食安全的本质,弄清影响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对症下药,实施有效的战略举措,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未来意义。1.生产主体弱化和农地非农化,制约着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生产主体弱化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制度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拓宽了农民的经济自由,农业外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玮 赵益平
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目前粮食的生产能力来看,完全有能力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保证粮食供给,满足市场基本的需要。但是,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资源分配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粮食生产发展和市场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可能会造成粮食市场的波动,甚至引发粮食的危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在保护耕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
关键词:
农业 粮食安全 流通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