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2)
- 2023(5287)
- 2022(4578)
- 2021(4393)
- 2020(3883)
- 2019(8854)
- 2018(9184)
- 2017(18233)
- 2016(10120)
- 2015(11844)
- 2014(12190)
- 2013(12125)
- 2012(11608)
- 2011(10537)
- 2010(10905)
- 2009(10429)
- 2008(10477)
- 2007(9652)
- 2006(8773)
- 2005(8256)
- 学科
- 济(35786)
- 经济(35733)
- 业(27016)
- 管理(26969)
- 企(19042)
- 企业(19042)
- 方法(16562)
- 中国(15141)
- 数学(14299)
- 数学方法(14174)
- 银(12267)
- 银行(12260)
- 制(12011)
- 农(11896)
- 财(11798)
- 行(11677)
- 险(11008)
- 保险(10916)
- 融(10694)
- 金融(10693)
- 贸(10588)
- 贸易(10582)
- 易(10421)
- 业经(7352)
- 理论(7188)
- 农业(7012)
- 度(6952)
- 制度(6949)
- 务(6809)
- 财务(6796)
- 机构
- 学院(146841)
- 大学(145626)
- 济(61492)
- 经济(60007)
- 管理(52815)
- 研究(47767)
- 中国(44675)
- 理学(42749)
- 理学院(42337)
- 管理学(41707)
- 管理学院(41447)
- 财(35282)
- 京(31747)
- 财经(26551)
- 科学(25979)
- 所(24689)
- 经(23892)
- 江(23780)
- 中心(22725)
- 农(22131)
- 研究所(21377)
- 北京(21238)
- 财经大学(19603)
- 州(19540)
- 经济学(18975)
- 业大(17973)
- 范(17925)
- 师范(17767)
- 农业(17377)
- 经济学院(17315)
- 基金
- 项目(79358)
- 研究(62914)
- 科学(60139)
- 基金(54984)
- 家(46392)
- 国家(45960)
- 科学基金(37898)
- 社会(37557)
- 社会科(35437)
- 社会科学(35428)
- 省(30201)
- 教育(29428)
- 编号(28359)
- 基金项目(28289)
- 划(25564)
- 成果(24745)
- 资助(24269)
- 自然(22576)
- 自然科(21941)
- 自然科学(21932)
- 自然科学基金(21524)
- 课题(19567)
- 部(18398)
- 性(17790)
- 重点(17675)
- 项目编号(16857)
- 发(16531)
- 年(16243)
- 教育部(15875)
- 创(15617)
共检索到244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芬菲 李孟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影响日益深远,在封闭的状态下寻求国家发展与粮食安全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一方面给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影响和挑战。从国际风险源角度看,当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国际风险主要包括:世界粮食供需矛盾加大,各国高度控制粮源;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稳定价格难度加大;外资进入流通领域,危及粮食主权安全;农业补贴存在差距,国际贸易摩擦日益突出。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应树立新粮食安全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国际风险,同时充分利用并开发粮食的国内外两种资源、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完善国内粮食市场体系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开放式的市场体系,促进国家粮食产业发展,维护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风险源 开放式市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春凌
粮食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稳定、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且城镇化速度正在加快的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显得更为重要。新型城镇化给粮食安全带来了新课题与新机遇,实现两者之间良性互动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加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力度,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也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粮食 安全 保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梅
本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全面介绍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具体的评价。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粮食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我国及其他主要粮食生产国或消费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测算,得出了我国粮食安全程度较高的结论。
关键词:
粮食 粮食安全 评价指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想 张剑波
从2010年起,我国由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玉米净进口国,引发国内对玉米进口及外资进入的担忧。本文从玉米进口和外资进入两个角度展开分析,认为我国政府对玉米市场较强的控制能力、国内持续增长的供给潜力、巨大的国际市场供给能力和较小的粮食禁运风险,使玉米进口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外资企业在国内玉米加工业中影响有限,内资企业地位难以撼动。玉米市场的开放对我国玉米行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均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月华
在极端性灾害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粮食安全问题被推向了风头浪尖。本文探讨了大粮食安全观下的粮食物流问题。首先介绍了树立大粮食安全观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各种形势,最后总结出如何通过现代粮食物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大粮食安全观 粮食物流 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帅传敏 张琦
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来看,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重要;我国应该适当扩大进口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适度的国际交换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效率;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由粮食商品的特殊属性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的普遍规律;我国应在放开粮食收储市场的同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以确保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流通体制 改革 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雨濛 吴娟
我国因粮食需求总量大、供给压力大、世界粮食市场和资源利用难而导致粮食安全只能走依靠自己的资源生产自己需求的绝大部分粮食之路,但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主要资源耕地、水、劳动力、科技等在粮食生产中的配置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以致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供求关系变化的角度看粮食安全存在潜在危机。本文提出应该科学诊别粮食生产资源的功能和特点,保护和培育粮食生产资源;加强资源管理,高效合理配置资源;实施粮食保护支持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效益,吸引资源投向和配置于粮食生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宁
粮食安全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而且是发展国民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跳出粮食安全看粮食安全,实施综合治理,把粮食安全纳入"三农"问题的整体视野之中,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三农” 粮食安全 综合治理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丽珍 张旭昆
本文认为,粮食安全底线必须国内确保,在底线之上的奢侈性消费的满足则需要考虑两个因素进口贸易“大国效应”的显现和粮食安全成本。特别是通过大量统计数据的处理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粮食进口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而国内粮食生产的成本已经很高,因此,进一步利用国际市场进行粮食交易,会更有利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合理性。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力 杨阳
本文基于"国家钻石"模型,以面临国际市场与气候变化双重风险较大的四类主要粮油作物——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为例,实证分析了气候风险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候风险并未显著影响到中国粮油作物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这一"黑盒子"之中存有一些令人警觉的传导机制:一类是"正向影响+负向传导"型,即气候风险会促使粮油作物劳资比、相对价格上升,从而进一步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另一类是"负向影响+正向传导"型,即气候风险会导致相关(下游)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度下降,进而削弱其国际竞争力。这暗含着在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气候风险的负向效应可能逐步释放与扩散,国际竞争力的维持存有隐忧。基于此,完善气候防...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帅
全球粮食安全受到一些农作物国际贸易的支撑,粮食的国际贸易日渐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贸易的快速增长势必增加粮食运输网络系统中关键路线节点的压力,在粮食生产呈现日益集中化的格局下,依赖于少量的出口和周转中心对于全球粮食体系将构成根本性的威胁,甚至可能诱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随着我国粮食进口的增加,研究粮食国际贸易路线中"关键点的中断或阻塞风险"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对这些"关键点"进行研究,提示关注此类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粮食贸易 关键点 粮食安全 基础设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文静 侯军岐
我国的粮食安全在新时期呈现出新局面,专家学者就此提出了诸多对策建议。本文主要探讨利用国际市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从国际市场的粮食可供性及经济可行性分析利用国际市场的可行性,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化 可行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磊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主要有粮食生产总量和增速的波动、粮食消费的增长、粮食贸易逆差的加大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风险的存在使得粮食安全评价非常有必要。本文从粮食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和流通安全三个方面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二阶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动态、定量的评价。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今,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状况稳定,粮食消费安全呈现下降趋势,粮食流通安全下降幅度最大,由此引起粮食总体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粮食净进口量的增加和粮食流通成本的变动。调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和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世卫
粮食安全主要体现在稳定的生产能力、合理的粮食品种结构、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和健康的食物消费模式等方面。粮食安全风险来源主要有三:一是频发的自然灾害加大粮食生产波动,二是趋少的自然资源加大粮食增产难度,三是难料的粮食价格加大粮食市场风险。本文针对粮食安全目标及其风险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目标 风险 预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帅 赵秀梅
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粮食生产的量和自给率,还取决于可获性,包括"买得起"和"买得到"。当前中国粮食总量安全,但粮食生产的区域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生产日渐向优势区域集中,主销区的粮食消费日益依赖于主产区的粮食调运,粮食运达的及时性对于粮食安全愈发重要。粮食调运必然面临长距离运输问题,这其中尤以在粮食运输网络中起枢纽作用的关键节点的平稳有序运行最为关键。当前实现粮食调运的运输方式主要依靠铁路、水路以及铁水联运,但是这一运输网络存在运力不足、物流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风险因素,与粮食运输量的增长速度以及运输的顺畅性、及时性要求不相匹配,因此亟待通过加快铁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粮食物流方式变革和健全粮食物流应急响应机制等措施,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和粮食安全。
关键词:
北粮南运 关键节点 风险识别 运输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