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1)
2023(4452)
2022(3970)
2021(4019)
2020(3350)
2019(7815)
2018(7710)
2017(15198)
2016(8069)
2015(9310)
2014(9140)
2013(9345)
2012(9205)
2011(8409)
2010(8434)
2009(8330)
2008(8085)
2007(6977)
2006(6407)
2005(6110)
作者
(22794)
(19241)
(18896)
(18298)
(11798)
(9080)
(8813)
(7266)
(7187)
(6836)
(6339)
(6317)
(6256)
(6050)
(5922)
(5904)
(5588)
(5481)
(5473)
(5426)
(4876)
(4631)
(4583)
(4431)
(4362)
(4289)
(4279)
(4137)
(3827)
(3700)
学科
(36789)
经济(36765)
管理(18654)
(18411)
方法(15910)
数学(14880)
数学方法(14806)
中国(14099)
(11955)
(11548)
企业(11548)
(9151)
(9013)
贸易(9006)
(8844)
(8338)
农业(7557)
(7481)
银行(7473)
(7418)
(7233)
税收(7120)
(7077)
地方(6978)
(6477)
金融(6477)
(6249)
业经(6240)
(5515)
(5290)
机构
学院(117586)
大学(117161)
(55619)
经济(54660)
研究(44139)
管理(41292)
中国(36479)
理学(34593)
理学院(34212)
管理学(33790)
管理学院(33569)
(28121)
(25572)
科学(24075)
(22672)
财经(21461)
研究所(20098)
(19660)
(19486)
中心(19448)
经济学(17724)
(17106)
北京(16855)
经济学院(16163)
财经大学(15827)
(15692)
农业(15454)
业大(15395)
(15254)
师范(15146)
基金
项目(68128)
科学(52679)
研究(52323)
基金(48774)
(42228)
国家(41901)
科学基金(34174)
社会(33274)
社会科(31548)
社会科学(31544)
基金项目(25577)
(25312)
教育(23832)
编号(22121)
(21793)
资助(20316)
自然(20117)
自然科(19529)
自然科学(19523)
自然科学基金(19156)
成果(18484)
(16092)
(15797)
重点(15767)
课题(15205)
国家社会(14007)
(13957)
教育部(13724)
(13504)
人文(13275)
期刊
(64837)
经济(64837)
研究(42415)
中国(23295)
(20104)
(18346)
学报(16267)
管理(15515)
科学(15407)
(14427)
金融(14427)
农业(13170)
大学(12649)
经济研究(11877)
学学(11801)
教育(11793)
业经(10710)
财经(10696)
(9669)
技术(9598)
问题(9459)
(9274)
国际(8658)
理论(7428)
实践(6560)
(6560)
(6538)
商业(6491)
世界(6451)
技术经济(6074)
共检索到192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济民  肖红波  
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出现短暂的滑坡,但从2004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产,单产和总产连创历史新高,连续5年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2011年粮食总产迈上7000亿公斤新台阶,为"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在粮食实现"八连增"的时候,更要居安思危,冷静思考,深刻认识粮食八年增产的性质,把握粮食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谋划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党夏宁  
我国耕地数量和质量持续下降,过度依赖化肥提高粮食单产的耕作方式已经使得粮食边际产出率呈下降趋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是实现粮食增产的现实选择。本文论证了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促进机理,选用1991-2008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和测算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得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序  朱希刚  
我国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的科技潜力分析农业部科技司程序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朱希刚实现2000年粮食产量增加500亿公斤的目标,要从三个方面同时努力:首先是通过科技因素提高单产;第二是通过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单产;第三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和开荒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海芸  於海滨  
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产。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将跨过恢复性增长期,进入稳定期,其意义深远。成就来之不易,且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功不可没。粮食增产耕地保护功不可没八年来,国家为了加强耕地保护,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维宸  
根据农业部调查及主要产粮大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1万亿斤,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已成定局,单产和总产都将再创历史新高。喜讯令人倍感耕地保护责任之重,同时也印证了土地整治之功。土地整治是保护耕地和确保粮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锦宗  朱瑜馨  赵飞  钱誉  
[目的]通过测算各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和各省区可比耕地资源量,揭示不同阶段我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及增产的特点及原因,揭示我国今后粮食增产的方向。[方法]结合生产力相对指数与耕地面积分析我国各省耕地资源量,测算了复种指数和单产对我国及各省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测算了我国各省区粮食增产的潜力。[结果]我国各省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明显扩大。1985~1998年间,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为85.35%;1998~2003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播种面积减少是主要原因;2003~2013年间,单产增加依然是增产主因,但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明显提高。1985年相对生产力耕地资源的省际差异明显大于2013年,据该文估算,我国可增产粮食22.9%~43%,复种指数对于粮食增产的潜力十分可观。[结论]近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是"南降北升",播种面积差异是粮食生产省际差异的主因。1985~2013年间,粮食播种面积仅占农作物增播面积的15.48%。大多省区耕地复种指数提升空间较大,但多数省区现实的复种指数却在下降,原因是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进一步提高单产的边际约束效应明显凸显,提高复种指数应该是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方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邝婵娟  朱忠玉  曾建强  
我国40多年来粮食生产跨上7个台阶,粮食增产的潜力在于科技的进步,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提高复种指数等。在地域生产布局上应充分发挥产大于需类型区粮食的生产优势,特别是东北、黄淮海,长江中游三大余粮区,挖掘产需趋向平衡类型的生产潜力,提高产小于需类型区粮食的自给水平。提出了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经过努力,本世纪末,我国粮食能再增产5000万吨是能够实现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海发  
一、对布朗观点的评价 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去年底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谁将养活中国?”的文章,对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趋势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到2030年,中国将不能养活自己,中国粮食供求缺口很大,超过了世界粮食出口贸易总量,以致于所有粮食出口国都将不能养活中国,中国粮食问题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WORLD WARCH,September/October,1994)。布朗的观点在西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兵雪,高培琦  
我国的粮食“危机”及增产潜力分析任兵雪,高培琦[编者按]中国面临着每年耕地减少四、五百万亩、人口增长一千四、五百万的严峻局面,已经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上)曾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锦宗  朱瑜馨  赵飞  钱誉  
[目的]通过测算各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和各省区可比耕地资源量,揭示不同阶段我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及增产的特点及原因,揭示我国今后粮食增产的方向。[方法]结合生产力相对指数与耕地面积分析我国各省耕地资源量,测算了复种指数和单产对我国及各省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测算了我国各省区粮食增产的潜力。[结果]我国各省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明显扩大。19851998年间,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为85.35%;19982003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播种面积减少是主要原因;20032013年间,单产增加依然是增产主因,但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星焱  胡小平  
2004年以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粮食增产阶段。本文利用2004~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对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影响较大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种粮收益、预期种粮收益、财政支农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和粮食单产的提高均起到了显著作用;玉米增产受这三者影响最大,预期种粮收益对小麦单产提高的作用相对较弱。化肥施用量增加和农田抗灾能力提升,为粮食单产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玉米单产提高受此影响最大。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快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给粮食播种面积带来了负向影响,稻谷和玉米播种面积受此影响的程度要弱于小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雅鹏  
一、中国粮食增产的历史分析 (一)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 如果按照粮食总产每增加1000亿公斤为一个增产台阶推算,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共上了3个台阶。1949~1958年上第一个台阶,粮食总产由1132亿公斤上升到2000亿公斤;1959~1978年上第二个台阶,粮食总产由2000亿公斤上升到3047亿公斤;1979~1984年上第三个台阶,粮食总产由3047亿公斤上升到4073亿公斤;1985年以后正在攀登第四个台阶,到1994年粮食总产达到4450.1亿公斤,距台阶产量尚有近500亿公斤的差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文  陈源泉  王国升  隋鹏  高旺盛  
该文从农户的角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分析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目前生产中存在的增产问题,以期为我国未来粮食科技研究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结果显示: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科技、气候变化、土壤质量问题。需要针对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作物的具体问题,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加大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丕荣  
在我国农业经济学术界中,目前有一种主张和看法,认为中国今后的粮食问题主要是饲料供应的问题。这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不符合实际的。众所周知,粮食问题涉及数量、种类、质量以及口粮、饲料粮和其他用粮等的生产与需求,仅从数量或某一方面需求来衡量是不够的。今后解决粮食问题的目标应当是尽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粮食的需求,保证有效供应,立足于基本自给,适当进口,要有足够的储备,做到粮价稳定,确保粮食安全。 把我国的粮食问题归结为主要是饲料问题的观点,有以下不足之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叶明华  
为从定量视角检验中国粮食是否实现稳定增产,通过收集1978—2009年12个主要产粮省份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计算各省粮食单产,同时构建H-P滤波分解模型,测算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并对短期波动的收敛性进行Mann-Whitney检验。研究发现:就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自1978年以来保持持续、稳定增产,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粮食增产趋势趋于平缓;就短期波动来看,粮食生产波幅总体较为稳定,但自2004年以来粮食短期波动呈现收敛性,粮食增长强度弱于上世纪80年代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