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8)
- 2023(16796)
- 2022(14812)
- 2021(13825)
- 2020(11892)
- 2019(27742)
- 2018(27640)
- 2017(53748)
- 2016(29323)
- 2015(33464)
- 2014(33619)
- 2013(33263)
- 2012(30722)
- 2011(27855)
- 2010(27754)
- 2009(25731)
- 2008(25351)
- 2007(22501)
- 2006(19541)
- 2005(17207)
- 学科
- 济(118263)
- 经济(118130)
- 管理(83792)
- 业(81016)
- 企(65499)
- 企业(65499)
- 方法(58853)
- 数学(52011)
- 数学方法(51357)
- 农(33458)
- 财(31337)
- 中国(30956)
- 学(25760)
- 贸(25604)
- 贸易(25597)
- 业经(25319)
- 易(24953)
- 地方(22457)
- 农业(22056)
- 制(21652)
- 务(19418)
- 财务(19336)
- 财务管理(19286)
- 理论(18893)
- 技术(18409)
- 和(18262)
- 企业财务(18197)
- 环境(17993)
- 银(17990)
- 银行(17923)
- 机构
- 大学(428028)
- 学院(426703)
- 济(170308)
- 管理(167716)
- 经济(166632)
- 理学(145817)
- 理学院(144207)
- 管理学(141550)
- 管理学院(140796)
- 研究(139673)
- 中国(103821)
- 京(90722)
- 科学(88943)
- 财(77970)
- 农(74465)
- 所(71166)
- 业大(67382)
- 研究所(65079)
- 中心(63862)
- 财经(63181)
- 江(61617)
- 农业(58960)
- 经(57330)
- 北京(56824)
- 范(55189)
- 师范(54620)
- 经济学(51552)
- 院(50338)
- 州(49928)
- 财经大学(47002)
- 基金
- 项目(291057)
- 科学(227219)
- 基金(210199)
- 研究(208944)
- 家(184136)
- 国家(182659)
- 科学基金(155840)
- 社会(129908)
- 社会科(123111)
- 社会科学(123076)
- 省(114212)
- 基金项目(111690)
- 自然(103174)
- 自然科(100734)
- 自然科学(100705)
- 自然科学基金(98898)
- 教育(96829)
- 划(96233)
- 资助(87909)
- 编号(85865)
- 成果(69033)
- 重点(65113)
- 部(64205)
- 发(61478)
- 创(59674)
- 课题(58555)
- 科研(56315)
- 创新(55757)
- 教育部(54544)
- 大学(54070)
- 期刊
- 济(179593)
- 经济(179593)
- 研究(120716)
- 中国(73958)
- 学报(70862)
- 农(66791)
- 科学(63252)
- 财(59029)
- 管理(58781)
- 大学(52972)
- 学学(49979)
- 农业(46324)
- 教育(43778)
- 技术(37709)
- 融(33786)
- 金融(33786)
- 业经(30467)
- 财经(30186)
- 经济研究(28916)
- 经(25709)
- 问题(24671)
- 业(23803)
- 图书(21731)
- 技术经济(21489)
- 理论(20760)
- 统计(20639)
- 版(20413)
- 贸(20203)
- 科技(20005)
- 商业(19517)
共检索到608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会 于法稳 蔡馨燕
在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生产效率不仅反映农产品竞争力与资源配置的效率,更是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基于DEA的非参数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78-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粮食技术效率变化与规模效率指数变化高度趋同;技术进步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高度趋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主要受技术进步指数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加快粮食产供销制度改革,提升政策效果;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提升粮食生产效率;改进粮食生产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粮食 全要素生产率 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羽翼
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优化旅游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传统Malmquist指数从要素投入数量反映生产率变化不同,本文采用考虑投入要素成本价格变化的Cost-Malmqusit指数,研究投入要素成本变动对全国31个省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6年,我国31个省份旅游生产率一直处于提高状态,技术进步是我国旅游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原因。其次,配置效率与价格效应也对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影响。要素组合变化提高了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价格效应从前期阻碍旅游生产率的提高到后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文章提出继续推进旅游业技术进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全域旅游的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亮 余康
基于1978—2017年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和O’Donnell提出的加总数量框架,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彻底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混合效率,通过测度混合效率对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贡献,进而评估要素投入结构对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而要素投入结构对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异质性。1978—2004年内蒙古、河南、辽宁和吉林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促进了粮食TFP的增长,而其余省份则阻碍了粮食TFP的增长;2005—2017年黑龙江、吉林、河北和安徽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推动了粮食TFP的增长,而其余省份则相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鞍钢 郑云峰 高宇宁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关于真实储蓄的计算框架,考虑过度能源消耗、矿产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因素,计算了中国高耗能行业的真实增加值、真实资本存量和真实全要素生产率。主要结论为:行业间投入产出关系导致行业在使用端的自然资本损耗分布与生产端分布不一致。在投入产出视角下,高耗能行业是相对低能耗、低矿耗和低排放的行业。位于产业链上游的行业,在生产环节大量补贴了下游行业产出环节的自然资本损耗。从真实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结果看,上游行业在生产环节为下游行业的产出环节补贴了真实全要素生产率。有效地控制上游行业的生产端的自然资本损耗将大幅影响下游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节能减排治理应当从"谁排放,谁负责"的生产导向政策转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会 于法稳
在农业大数据背景下,生产效率不仅反映农产品竞争力与资源配置效率,更是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结合中国棉花生产成本数据,对2004-2018年中国棉花生产率全要素变动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TFP在2004-2013年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在2013年我国实施棉花收储政策后开始上涨,在2015年达到最高点1.124,其后趋于稳定。技术效率(Efch)变化与规模效率指数(Sech)变化高度趋同,比较平稳。技术进步指数(Tech)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高度趋同,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主要由技术进步指数(Tech)影响。基于上述理论与研究,提出了我国棉花生产适应农业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冰川 吴强 周曙东
在对江苏省13个市的粮食生产数据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投入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土地是影响目前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面积的缩减,粮食产量有下降的趋势;此外,由于技术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在劳动力投入不断下降条件下的粮食产量上升,但是二者表面上的反向关系不应当被简单理解为劳动力对产出弹性的负作用;在农资投入方面,化肥与农业机械动力的投入对于江苏省粮食生产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粮食 影响因素 投入产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国柱 祁春节 雷权勇
[目的]在我国柑橘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存在耕地规模狭小和劳动资源匮乏的双重瓶颈,研究试图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柑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方法]基于2011—2016年我国柑橘生产的面板数据,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我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特点,比较了柑橘、柑和橘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结果](1)从整体趋势看,2011年以来我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但年际间波动较小。考察期间内,柑橘、柑和橘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别为2. 6%、2. 0%和2. 3%。(2)从影响因素看,技术进步是影响柑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3)从区域差异看,科技进步为福建、广东等省份柑橘产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营规模过小阻碍了其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其增长优势明显劣于江西、湖南两省。(4)从品种分类看,多数省份橘的技术进步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均高于柑,柑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对较差,仅在部分省份优势明显。[结论]推进柑橘科技创新,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实施柑橘产业支持政策是促进我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效途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元海 陈丽姗 尹硕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就是降低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投入产出率。但是受经济结构、价格管制和能源"回弹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工业投入产出率与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可能不一致。在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2000—2014年珠三角工业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进行实证检验表明,投入产出率对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面作用。需要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引导节能型技术的创新和扩散,鼓励外资转移、扩散更多包含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中间产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元海 陈丽姗 尹硕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就是降低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投入产出率。但是受经济结构、价格管制和能源"回弹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工业投入产出率与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可能不一致。在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2000—2014年珠三角工业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进行实证检验表明,投入产出率对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面作用。需要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引导节能型技术的创新和扩散,鼓励外资转移、扩散更多包含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中间产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挺 蒋金法
通过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分析服务化对制造业的产业绩效与生产率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主要表现为"双刃剑"式中性影响,行业如果通过产业调整能实现增长,那么在服务化的背景下行业的绩效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就会自发出现"自我促进"的良性循环发展,反之服务化也会放大对行业负面的影响,出现所谓的"服务化困境"。因此工业化与服务业应保持相对较为均衡的发展,不应当在实体产业不完善的条件下盲目发展相关服务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李雪松 盛如旭
人民币汇率改革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协调推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本文样本研究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也会抑制净出口和行业增加值。这一结论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有着较强的政策指导涵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晗
首先利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95-2007年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进行测度,并对TFP指数进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物流业生产率总体上处于增长趋势,并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特征;(2)技术进步是物流业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技术效率是物流业生产率改善的瓶颈。
关键词:
物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动态演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平
运用1995~2005年中国地级煤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95~2005年24座地级煤炭城市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2001年煤炭城市规模效率的下降导致平均技术效率较大幅度下降;第二,1995~2005年间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有较明显的波动,在这十年间技术效率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第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也存在较显著差异。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晋鹏 宋晓洪
文章基于2003~2011年间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粮食全要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直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直补金额的增长不仅抑制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还抑制了农户对技术使用效率的提升,仅实现了促进粮食生产技术的进步;粮食直补不仅具有推动效率提升的激励效应,还有阻碍生产效率提高的挤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福云 闫鑫
根据我国轻工行业统计数据及省际数据,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我国轻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传统DEA-MAlMquist高估了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我国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0-2010年的11年间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8.6%,其中轻工业技术进步的变化最为明显,提升了5.7%;金融扶持力度和市场竞争程度促进了轻工业产业效率的增长。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结论提出促进轻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黑龙江垦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中国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基于2000-2014年数据的DEA-Malmquist指数法
FDI对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物流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我国养猪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解研究——基于SFA-MAlMquiSt方法
我国养猪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解研究——基于SFA-Malmquist方法
碳生产率、产业关联与低碳经济结构调整——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及变动趋势——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区域差异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