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7)
2023(5633)
2022(4969)
2021(4936)
2020(4204)
2019(9693)
2018(9895)
2017(21217)
2016(11506)
2015(12760)
2014(12838)
2013(12805)
2012(12237)
2011(11250)
2010(11609)
2009(11256)
2008(11257)
2007(10389)
2006(9742)
2005(9200)
作者
(31895)
(26168)
(26083)
(25260)
(16763)
(12327)
(12092)
(9987)
(9968)
(9712)
(8816)
(8636)
(8543)
(8454)
(8357)
(8204)
(7759)
(7717)
(7674)
(7593)
(6797)
(6491)
(6398)
(6070)
(6031)
(6013)
(5891)
(5808)
(5335)
(5210)
学科
(44818)
经济(44760)
管理(33459)
(31433)
(23075)
企业(23075)
方法(17456)
(16811)
中国(16536)
数学(15815)
数学方法(15536)
(14548)
(13461)
(10879)
贸易(10871)
(10823)
银行(10818)
(10662)
(10414)
(10404)
农业(10142)
业经(9146)
(9136)
(8667)
金融(8667)
税收(8657)
(8586)
地方(8468)
及其(8312)
(8035)
机构
学院(163336)
大学(162131)
(74166)
经济(72515)
管理(61807)
研究(57254)
理学(51265)
理学院(50761)
管理学(50056)
管理学院(49730)
中国(48739)
(39796)
(34978)
科学(30825)
(29405)
财经(29367)
(26567)
(26414)
中心(26392)
研究所(25554)
(25403)
北京(23231)
经济学(22531)
财经大学(21352)
(21142)
(21029)
师范(20903)
经济学院(20251)
(20177)
业大(20055)
基金
项目(91793)
研究(72945)
科学(72012)
基金(65466)
(55120)
国家(54628)
科学基金(45962)
社会(45535)
社会科(43167)
社会科学(43158)
(34811)
教育(33391)
基金项目(33238)
编号(31509)
(29578)
资助(28480)
成果(28057)
自然(27188)
自然科(26483)
自然科学(26474)
自然科学基金(25988)
课题(21973)
(21710)
(20701)
重点(20337)
(19777)
项目编号(18826)
教育部(18806)
人文(18428)
(18325)
期刊
(90513)
经济(90513)
研究(58690)
中国(33941)
(29448)
(24584)
(24284)
金融(24284)
管理(24170)
教育(19074)
学报(18887)
科学(18640)
农业(16478)
业经(15716)
大学(15346)
财经(14891)
经济研究(14542)
学学(14080)
技术(13854)
问题(13148)
(12843)
(11927)
国际(10256)
理论(9982)
实践(8903)
(8903)
技术经济(8320)
经济问题(8234)
现代(8091)
(8062)
共检索到272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晨  
文章认为,我国的粮食供给正面临着总量不平衡和结构不平衡的严峻挑战。导致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耕地及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粮食比较利益低下,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深层原因则是农业人口太多。因此,从中长期来看,解决我国粮食供给矛盾的根本思路是加快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从近期来看,主要是进一步推行和完善“米袋子”的省长负责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贤恩  
我国现行粮食价格政策面临许多问题,应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对粮食价格干预政策的经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推进粮食产区新农村建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爱芝   李崇光  
我国加入WTO必须对现行粮食进出口体制进行改革。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出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粮食进出口政策的执行效果。指出我国加入WTO后,粮食进出口贸易可能面临的体制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方旺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互交织,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本文在深入剖析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审视,认为:在当前阶段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1)必须坚持国内自给为主、进口调剂为辅的原则,既不能片面强调自给自足,也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2)必须同时发挥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3)必须继续高度重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4)最为根本的是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土地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廖丹清  
中国面临的粮食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廖丹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的前景却不容盲目乐观。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粮食需求将不断增加,然而粮食生产资源却在减少,因而粮食的总量平衡、地区平衡、品种平衡和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光焰  
粮食直接补贴是我国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直补经过四个阶段的探索和改革,在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取得良好效应。但改革是对政府、企业、农民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在补贴方法、标准、资金等制度设计和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尤其是建立产销区间的直补资金转移机制非常重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立新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刘立新一、我国粮食生产,任重而道远"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保证我国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永远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马克思说:"一切劳动者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而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南昌县物价局联合课题组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出台,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新问题。欢迎广大读者就此问题开展讨论,以完善这一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昭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贾贵浩  
目前,国家惠农政策对提高我国粮食自给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补贴低、补贴分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而且,粮食风险基金的筹措办法容易挫伤主粮区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建议粮食风险基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拨付,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收益差额为参考依据加大补贴比例,进一步调动农民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应让工业发达地区承担相应的扶农、护粮义务,根据上年各省工业总产值,抽肥补农,建立农业生产发展基金,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帮扶粮食主产区,共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纪丽娟  
粮食安全问题事关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逻辑起点及其取得的成就,发现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粮食持续增产压力增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有待加强、粮食生产成本上涨、粮食流通体系不够畅通及粮食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应从筑牢粮食安全的底线与防线、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加大财政及金融支农力度、畅通粮食流通体系、提升粮食进口及来源通道的控制力等方面予以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忠贵  
我国粮食主产区已经由南方向北方转移,这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一定风险。一旦北方地区遭灾受损,粮食供应将出现困难。文章研究的就是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北移存在的风险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述忠  李寿山  罗剑朝  
我国粮食供求前景与实现平衡面临的问题马述忠李寿山罗剑朝一、我国粮食供求前景展望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预测模型对中国未来的粮食供求状况进行预测,结果大都表明中国粮食供求的缺口将日益扩大。(一)我国粮食需求前景1.从人口增长前景来看。我国人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瑞华  
当前,我国粮食调控政策面临新挑战,粮食补贴对农户激励作用有限,临时收储量创历史新高,库容问题严重,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财政压力加大,针对新问题要有新方法,成立国家粮食调控安全委员会提高调控效果,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价补分离,确立订单式调粮模式,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减少粮食企业税收,实行阶梯式财政补贴,提升国内粮食企业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