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0)
- 2023(15996)
- 2022(13652)
- 2021(12884)
- 2020(10853)
- 2019(24891)
- 2018(24950)
- 2017(48884)
- 2016(26339)
- 2015(29752)
- 2014(29783)
- 2013(29756)
- 2012(27386)
- 2011(24805)
- 2010(24977)
- 2009(23792)
- 2008(23753)
- 2007(21234)
- 2006(19301)
- 2005(17249)
- 学科
- 济(111691)
- 经济(111551)
- 业(103055)
- 管理(87318)
- 企(83849)
- 企业(83849)
- 农(49446)
- 方法(48693)
- 数学(39338)
- 数学方法(38922)
- 业经(34026)
- 财(33083)
- 农业(32657)
- 中国(29891)
- 制(24723)
- 务(22533)
- 财务(22467)
- 财务管理(22436)
- 企业财务(21225)
- 贸(21207)
- 贸易(21197)
- 策(21003)
- 技术(20809)
- 易(20668)
- 地方(20478)
- 和(19327)
- 理论(19019)
- 学(18998)
- 银(18005)
- 银行(17972)
- 机构
- 学院(387964)
- 大学(383346)
- 济(163182)
- 管理(160205)
- 经济(159824)
- 理学(137708)
- 理学院(136387)
- 管理学(134534)
- 管理学院(133831)
- 研究(125391)
- 中国(99188)
- 京(81194)
- 财(76351)
- 科学(73914)
- 农(72199)
- 所(62442)
- 财经(60304)
- 业大(58803)
- 江(58790)
- 中心(57783)
- 研究所(56048)
- 农业(55318)
- 经(54736)
- 北京(51184)
- 范(47956)
- 师范(47617)
- 经济学(47183)
- 州(46943)
- 院(44661)
- 财经大学(44214)
- 基金
- 项目(252375)
- 科学(199651)
- 研究(190817)
- 基金(183283)
- 家(157027)
- 国家(155538)
- 科学基金(134944)
- 社会(120884)
- 社会科(114302)
- 社会科学(114273)
- 省(98838)
- 基金项目(97293)
- 自然(85893)
- 教育(85685)
- 自然科(83860)
- 自然科学(83842)
- 自然科学基金(82368)
- 划(81375)
- 编号(80327)
- 资助(75057)
- 成果(64908)
- 部(56548)
- 重点(55025)
- 发(54695)
- 创(53809)
- 课题(53365)
- 创新(49618)
- 国家社会(48918)
- 教育部(48567)
- 人文(48427)
- 期刊
- 济(189017)
- 经济(189017)
- 研究(117025)
- 中国(72578)
- 农(71559)
- 管理(60437)
- 财(58343)
- 学报(54258)
- 科学(52698)
- 农业(48578)
- 大学(42552)
- 学学(40339)
- 融(40333)
- 金融(40333)
- 教育(38757)
- 业经(36271)
- 技术(34096)
- 财经(29322)
- 经济研究(27954)
- 问题(25602)
- 经(25046)
- 业(24700)
- 技术经济(21148)
- 理论(19475)
- 现代(19293)
- 商业(18632)
- 贸(18401)
- 世界(18204)
- 科技(17933)
- 版(17822)
共检索到582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晓智
世界粮食供求格局对我国影响日趋明显,从中长期分析我国的粮食供求压力较大。从我国粮食供求、资源禀赋等因素分析,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可采取如下策略:(1)统筹两个市场制定粮食等农产品国际贸易战略;(2)切实加快农业领域利用外资步伐,以开放促发展促安全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3)提高农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4)利用多双边机制拓展农业合作空间。
关键词:
粮食供求格局 农业开放 政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陆
从现阶段我国的供需格局分析,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异和结构差异,并且随着我们饮食结构、人口分布和消费观念的调整,也逐渐朝着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整体来说,随着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粮食供给基本充足,但随着资源要素和市场变化的影响,以及近两年社会形势的变动,也面临了巨大的增产压力,需要通过储备和进口来进行平衡。因此开放条件下的粮食安全也逐渐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相应的要求建构粮食安全政策,为民生提供最大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明梅
我国农业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农业做为弱质产业,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得到政府扶持。对我国而言,农业的这种弱质性更为复杂:我国的自然资源条件较差,生产者素质较低,经济形态表现为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户经营,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完善,等等。这意味着,我国农业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与保护。长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建利 岳正华
本文采用移动平均法对2020年我国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的供求进行预测,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粮食(包括大豆)、食用植物油、肉类供需缺口分别达到1.7亿吨、1551.1万吨、941.3万吨,水产品供给充足。保持供求平衡的对策是:提高全社会节约粮食的自觉性,树立节约就是增长的理念;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并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增强新一轮农产品单产提高的驱动力;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和"政府抓粮"的积极性;稳步提升农产品贸易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弥补国内农产品供需缺口等措施确保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以期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甘黎黎 张宸宇
当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化肥的施用一方面促进了粮食增产,另一方面也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化肥价格、化肥投入量、粮食生产量的比较,发现化肥价格波动对粮食产量有负向影响。实施化肥价格政策,有利于引导企业和消费者通过改变行为方式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利于促进粮食安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分析粮食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双重目标下实行化肥价格政策的必要性,对当前中国的化肥价格政策进行了述评,探寻了现有化肥价格政策存在的不足,并从政策目标、政策本身、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化肥价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玉君 叶中华
目前,我国粮食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应关注过度强调产量导致粮食生产加重了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压力;仅仅依靠粮食补贴政策加大了财政压力,难以长期保障粮食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需从土地、经济利益和劳动力等多方要素入手,加之科学技术成果的农用转化作为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配合各项粮食补贴政策,才能发挥政策的最大作用。
关键词:
粮食政策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伟 朱善利
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施行7年来,已经在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种粮收益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达到甚至超出了政策设计的预期。面对粮食供求形势发生的新变化,现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一些消极影响也日益突显。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政策在价格制定、信贷管理、财政补贴、购销监管等方面的操作措施。同时,继续坚持托市政策的市场化改革方向,逐步探索和建立以差额直补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托市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兴华 熊菊喜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为18099万人,需求为17247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为852万人,剩余比例为4.71%,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已基本无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调查发现,劳动力的这种供求状况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主要表现为耕地撂荒、弃粮从经、降低复种指数和粗放经营等。因此,人们对明天"谁来种地"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范庆泉 高铁梅
农业政策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政策的实施环境,更主要取决于农民对政策刺激反应的强烈程度。为分析我国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利用Nerlove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农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分别估计了农业政策对小麦、稻谷、玉米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并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影响的长期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加,我国粮食生产的调整能力逐渐增强,各项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农业支出政策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最重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婧
樊胜根博士是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是一位有着超过20年关于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扶贫发展战略研究经验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集中于分析农业领域的公共投资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全面发展和减少贫困。樊博士以对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入研究而为众人所知,樊博士在很多著名期刊上发表过涉及众多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竹芹 张秋虹
运用中国26个省区数据进行面板模型回归,分析农业政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近年来实行的财政支农、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对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于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产业结构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影响显著,说明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耕地过度占用是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农资价格上涨也会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因此,应继续大力执行财政支农政策,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严格控制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耕地的侵蚀,从而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洁 吴自聪 吕玉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 孔祥智
虽然当前我国粮食产出结构性过剩,但是在主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与应对未来消费需求增加的宏观情境下,更需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下滑。农业机械化作为粮食产出的关键影响因子,一直以来倍受关注。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大都忽略了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出之间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偏差。对此,本文基于2003-2008年中国全部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县级层面"先试点、再逐步推广"的准自然实验特征,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方法,衡量了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倾向值匹配后的估计结果显示,粮食产出关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弹性为1.28。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如下政策含义: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应成为保障粮食产能的一项重要政策抓手,这就需要攻克粮食作物农业机械化的薄弱环节、着力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继续推进与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青 张俊飚
设立粮食主产区,这是国家实施的一项保障粮食安全的特殊战略。主产区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区域,从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来看,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将2004年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实施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探究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机制。经过研究发现:(1)从基准差分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即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了“增产且减排”的政策目标。(2)从单位面积农业碳排放回归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政策显著降低了主产区整体及三大流域的农业碳排放,其中对长江流域碳排放的削减效应最大。(3)从政策效应的机制分析结果来看,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是粮食主产区政策产生减排效应的重要机制。因此,应大力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低碳产业比重,从而实现“粮食增产”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王颖
结合国家统计局宏观数据和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微观农户数据,运用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近年来农业补贴的成效和现实困境,实证检验了农业补贴强度与粮食生产的脱钩关系,并对不同粮食功能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完善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抑制粮食价格波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农业补贴对粮食增产等方面的激励作用逐步减弱,现行农业补贴政策较难满足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要求; 2010—2019年粮食主产区每亩补贴强度与粮食作物亩均净利润的关系经历了"强负脱钩—增长型不良脱钩—弱负脱钩"的变化,表明我国农业补贴力度不断增强,期间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因此,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应按照与国际规则相适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思路,进一步提高补贴的指向性和精准性,不断丰富农业补贴政策框架,并健全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农业补贴管理体制。
关键词:
农业补贴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