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5)
2023(10996)
2022(8735)
2021(8345)
2020(6761)
2019(15648)
2018(15927)
2017(31209)
2016(17391)
2015(19846)
2014(20140)
2013(19527)
2012(18096)
2011(16517)
2010(17030)
2009(15993)
2008(15834)
2007(14233)
2006(13047)
2005(11860)
作者
(53016)
(43951)
(43878)
(41841)
(28307)
(20966)
(19956)
(17012)
(17002)
(16119)
(15264)
(15164)
(14269)
(14234)
(13946)
(13499)
(13122)
(12989)
(12905)
(12829)
(11348)
(11088)
(11070)
(10230)
(10033)
(9994)
(9958)
(9776)
(9037)
(8743)
学科
(72039)
经济(71965)
管理(42841)
(42497)
(31329)
企业(31329)
方法(31023)
数学(27765)
数学方法(27181)
(24292)
中国(22579)
(16767)
业经(16610)
农业(15875)
地方(15393)
(14810)
(14434)
(13167)
贸易(13158)
(12788)
(12514)
银行(12477)
(12024)
(11389)
金融(11386)
理论(11234)
(10702)
(10292)
环境(10274)
(10135)
机构
学院(255808)
大学(254170)
(99777)
经济(97637)
管理(92167)
研究(91063)
理学(78661)
理学院(77703)
管理学(75823)
管理学院(75391)
中国(69500)
科学(59115)
(56431)
(50669)
(48685)
(47169)
(45291)
研究所(44450)
业大(41887)
中心(40289)
农业(39958)
财经(37040)
(35256)
北京(34993)
师范(34861)
(33398)
(32972)
(32026)
经济学(30085)
技术(28734)
基金
项目(166733)
科学(129184)
研究(119803)
基金(118004)
(105063)
国家(104234)
科学基金(86602)
社会(73396)
社会科(69353)
社会科学(69332)
(67188)
基金项目(61517)
自然(56770)
(56393)
教育(55867)
自然科(55342)
自然科学(55321)
自然科学基金(54295)
编号(49821)
资助(49455)
成果(41369)
重点(38822)
(37016)
(36379)
课题(35967)
(33748)
科研(31949)
创新(31686)
计划(31231)
教育部(30076)
期刊
(114394)
经济(114394)
研究(74356)
中国(51138)
(47725)
学报(44963)
科学(40455)
管理(34293)
大学(33620)
(33583)
农业(33107)
学学(31775)
教育(30268)
(25124)
金融(25124)
技术(22878)
业经(20655)
经济研究(18158)
财经(17807)
(17548)
问题(16078)
(15286)
统计(13317)
(13150)
(12658)
资源(12408)
业大(12260)
技术经济(12200)
商业(11960)
现代(11935)
共检索到386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桂华  刘洋  
农业生产过程可区分私人环节和公共环节,受外部性影响,在公共环节中存在一家一户私人投资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户均不过十亩,且地块高度插花细碎局面,加剧了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在农业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背景下,当前粮食作物种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规模家庭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间的张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需发挥家庭经营形式的优势并弥补其规模劣势。江苏射阳县探索出"联耕联种"的做法,在避免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实现分散农户的生产联合,取得粮食单产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提升和保障农民就业的经济社会综合目标,是适应当前城镇化进程和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双层经营体制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桂华  刘洋  
农业生产过程可区分私人环节和公共环节,受外部性影响,在公共环节中存在一家一户私人投资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户均不过十亩,且地块高度插花细碎局面,加剧了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在农业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背景下,当前粮食作物种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规模家庭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间的张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需发挥家庭经营形式的优势并弥补其规模劣势。江苏射阳县探索出"联耕联种"的做法,在避免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实现分散农户的生产联合,取得粮食单产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提升和保障农民就业的经济社会综合目标,是适应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翠萍  
以棉花和木瓜为代表的转基因经济作物在我国得到广泛商业化种植和推广。然而,截至目前,我国政府从未批准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在我国境内商业化种植。本文基于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加工、贸易、销售整个产业环节分析了其商业化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在借鉴欧美、巴西、阿根廷等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严格遵守转基因作物的安全审定四步走的审核程序,切实保障转基因粮食封闭运行机制,收紧转基因粮食进口、加强国产粮食良种开发,预防国外种业集团染指我国粮食种子体系、理性看待转基因粮食短期效益和优势,逐步做强我国的非转基因粮食品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金浪  杨子生  
本文提出从利用投入和产出效应2个方面测度耕地集约利用,并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3种基本类型:粗放化型、集约化型和过度化型。以处于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江西省和江苏省两个粮食主产区为例,剖析两省2001年-2010年耕地(水稻种植)集约利用的差异及其政策启示。结果表明:①近10a来,城市化水平低的江西省单位耕地面积水稻种植总投入、省工性投入和增产性投入与城市化水平高的江苏省的差距明显缩小,其中省工性投入的差距最小,而江西省的水稻单产,尤其是水稻净利润在2010年进一步低于江苏省;②尽管江西省和江苏省耕地利用属于集约化型的年份均最多,但属于过度化型的年份比例偏高,分别为33.33%和22.22%,这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海爱  
近年来,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用地控紧、银根收紧、能源趋紧、审批从紧的"四紧"成为新的形势特点,其中用地控紧是首要问题。在土地供应十分有限的形势下,采取节约集约的发展策略已是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江苏省射阳县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实施内部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用地新路子,实现了土地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云雅如  方修琦  王媛  陶军德  乔佃锋  
根据黑龙江省1980~1999年的气候资料和1980~2000年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等统计资料,利用快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格局和种植界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里,全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变化显著。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水稻播种范围向北向东扩张趋势明显,种植面积比重显著增加;小麦种植面积比重快速降低,种植范围大幅向北退缩;玉米则在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向北部和东部伸展。粮食种植结构的这种调整使水稻逐渐取代小麦成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并最终导致该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格局从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转变为以玉米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涛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会影响农业资源的消耗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以粮食种植结构无调整为参照情景,一定产量下,1996-2015年,在国家层面,因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对水土资源消耗的节省量约占现期需求量的4%左右。在区域层面,从结构调整对种植面积的减省效应看,耕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北方地区明显高于南方地区;从对水资源消耗的减省效应看,北方贫水区也普遍高于南方地区,干旱度最高的西北地区最高。期间区域分品种粮食生产广泛受到作物种植比例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要充分利用好南方水热资源,恢复水稻生产,主要取决于稻米需求及其种植效益,而北方地区则要尽可能按降水规律调整农作制度,合理控制水稻、小麦的种植面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遐见  
江苏粮食流通业在中国入世后面临着发展现代物流的机遇和挑战。在2010年之前,政府应遵循现代物流发展规律,利用WTO有关优惠条件、江苏区位优势以及快速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对现代物流业的市场需求,加强对粮食流通业的引导、发掘和大力扶持,进行合理规划,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粮食企业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发掘自身潜力,开拓市场,对粮食资源开展优化重组和现代物流技术改造,强化体制和机制自主创新,推进粮食物流业的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记顺  李慧芸  
运用全国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农地规模经营对耕地粮食产出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全国划分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大粮食生产分区进行了区域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总体、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农地经营规模均与耕地粮食产出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区的农地经营规模水平均未达到最优,即当前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2)总体和分区域来看,地均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率对耕地粮食产出率均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农业经济所占比重和成灾率则对其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3)农地规模经营需要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鲍静  张士云  
粮食作物规模经营主体不仅是化肥使用量大户,也是最具可能减少化肥使用量的主体。结合规模经营效应等经济学理论及相关现象,以安徽省11个县198户粮食作物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经营规模、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期限对化肥使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在控制户主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对农户的化肥使用量的影响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量;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相较于分散农户倾向于使用较少数量的化肥;土地流转期限越长,越有助于减少化肥使用量;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减少化肥使用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化肥使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鼓励粮食作物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并推广新型农业施肥技术,以期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应恒  谢美婧  熊素兰  周威山  
本文以农户规模化种植大蒜的原因为视角、以江苏省邳州大蒜业为典型代表研究了蔬菜主产地形成机制。基于农户调查数据、企业调查数据及统计数据,从成本、收益、风险、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规模化种植的原因。在"促发机制"形成后,农民追求风险较小前提下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种植决策改变(倾向于种主产地蔬菜),主要是农户、生产技术、市场、企业、政府和相关机构发挥的职能等几个因素共同有效作用带来了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机会成本,从而在产地竞争过程中凸显比较优势而形成主产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来存  
粮食保险属于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风险区划是全面推进粮食保险的一项先期准备工作,准确合理的保险风险区划对于政府制订出确保粮食安全的支农政策,特别是保险支农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产量变化能够测度自然风险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大付  陈红卫  
作者以华北平原麦玉两熟和南方红壤地区双季稻两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麦玉两熟区,通过50个农户的调查,周年产量10347.5—14211.0kgh/m 2,氮肥用量499.5—670.5kgh/m 2,氮肥利用效率51.79%—54.44%;河北景县水体硝酸盐含量测定未发现超标;对不同产量地块水样测定,高产地块硝酸盐含量高于中产地块;对桓台和温县水体调查中发现,有3个水样硝酸盐含量超标,占调查总数的15.8%;对同一井水多年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水体中硝酸盐含量逐年增加。双季稻作区117个农户调查,氮肥用量为436.3—594.3kgh/m 2,产量为6273.1—9278.2kgh/m 2,氮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奇峰  张海林  陈阜  
从农作制分区角度,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东北农作区种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情况,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法探讨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主要作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985-2005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小麦种植比重的减少和大豆种植比重的增加,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各农作亚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结构。主要粮食作物空间变化呈现较强的规律性,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形成了各自主要的生产区域。主要变化为:水稻和玉米种植区域增加,小麦种植区域大幅缩减,大豆种植范围重心北移和种植区域增加。资源、技术和市场等因素共同影响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而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是种植结构变化的内在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