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0)
- 2023(7557)
- 2022(6659)
- 2021(6173)
- 2020(5617)
- 2019(13258)
- 2018(13355)
- 2017(27858)
- 2016(15076)
- 2015(17684)
- 2014(17856)
- 2013(18123)
- 2012(17386)
- 2011(15821)
- 2010(15934)
- 2009(15305)
- 2008(15406)
- 2007(14085)
- 2006(12279)
- 2005(11187)
- 学科
- 济(71207)
- 经济(71132)
- 管理(43004)
- 业(42345)
- 方法(38947)
- 数学(35911)
- 数学方法(35707)
- 企(32366)
- 企业(32366)
- 农(19638)
- 中国(18910)
- 财(18636)
- 贸(15218)
- 贸易(15214)
- 易(14821)
- 制(13901)
- 业经(12241)
- 农业(12082)
- 银(11938)
- 银行(11911)
- 学(11883)
- 行(11343)
- 务(11298)
- 财务(11280)
- 财务管理(11244)
- 地方(11231)
- 融(11133)
- 金融(11131)
- 企业财务(10677)
- 和(9544)
- 机构
- 大学(233245)
- 学院(230629)
- 济(103122)
- 经济(101139)
- 管理(89559)
- 理学(77304)
- 理学院(76535)
- 管理学(75494)
- 管理学院(75068)
- 研究(75013)
- 中国(59234)
- 财(49259)
- 京(48219)
- 科学(43427)
- 财经(39724)
- 农(39682)
- 所(38399)
- 经(36087)
- 中心(35213)
- 研究所(34456)
- 江(34348)
- 业大(33571)
- 经济学(33297)
- 农业(31688)
- 北京(30596)
- 经济学院(30590)
- 财经大学(29619)
- 范(27935)
- 师范(27652)
- 州(26704)
- 基金
- 项目(145021)
- 科学(113800)
- 基金(106599)
- 研究(105808)
- 家(91833)
- 国家(91122)
- 科学基金(77365)
- 社会(67990)
- 社会科(64620)
- 社会科学(64601)
- 基金项目(56224)
- 省(55133)
- 教育(49507)
- 自然(49139)
- 自然科(47955)
- 自然科学(47938)
- 自然科学基金(47110)
- 划(46924)
- 资助(45689)
- 编号(43520)
- 成果(35677)
- 部(34414)
- 重点(32470)
- 发(30773)
- 教育部(29719)
- 创(29358)
- 课题(29082)
- 人文(28685)
- 科研(28351)
- 国家社会(28250)
共检索到337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宏亮 黄太洋
文章基于2000~2010年我国粮食月度价格数据,运用ARCH类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总价格的波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总价格波动在总体上存在着ARCH效应和"杠杆效应",正向冲击所带来的粮食总价格上涨比同样程度负的冲击所带来的粮食总价格下降引起的价格波动要更大。同时,我国粮食总价格波动与货币增长率、美元贬值呈显著正相关,但货币增长率变动对粮食总价格波动的影响远大于汇率变动对粮食总价格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波动 ARCH类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冯云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保障,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价的频繁波动影响了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笔者运用ARCH(p)类模型,通过对中国1978年~2000年间物价波动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粮价波动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价波动 ARCH(p)类模型 波动指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朱信凯
本文根据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资料,首先对粮食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然后对二者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最后分析二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结论认为,粮食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粮食价格指数的影响远大于粮食价格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仅存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到粮食价格指数单向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粮食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苗珊珊 徐永金 陆迁 同海梅
基于1978~2010年13个省区城镇居民的数据资料,对粮食需求弹性进行估计,运用Minot福利效应模型,考察粮价波动的城镇居民福利效应。在此基础上,将城镇居民按其收入分为七个等级,考察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粮食价格波动对其短期福利及长期福利的影响机理。最后,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粮食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福利变动的冲击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永金 陆迁
基于粮食主产区1978—2009年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估计的基础上,运用Minot福利效应模型,分析粮食价格波动引致主产区福利变化及其影响。结果表明:主产区生产福利变动与粮食生产价格变动具有同向作用关系,而消费福利变动与粮食零售价格变动具有负向作用关系;粮食价格变动引起主产区福利变化的长期福利效应优于短期福利效应,但整体效果不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婵娟 徐学荣
本文基于200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国粮食价格指数月度数据,采用通径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生产成本、市场需求、金融因素、国际市场以及政策五个因素对粮食价格的直接作用效果和间接作用效果,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探究各个影响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有正向直接影响;成本、国际市场谷物价格、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粮食价格有负向直接影响。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稳定粮食价格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钟钰 李光泗 果文帅
随着粮食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得对于粮食市场调控的讨论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粮食市场调控效率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为此,运用稻谷、小麦、玉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ARCH类模型,通过分析粮食价格波动性来实证检验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效率。研究得出:我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稳定粮食市场、化解粮食价格波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具有类似于稳定器的作用,但这种作用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其中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平抑稻谷与小麦价格波动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在平抑玉米价格波动方面的效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
市场调控 粮食价格 波动 调控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颖
本文在利用CF滤波直观考察国内粮价与国际油价关系的基础上,运用ARDL-ECM模型实证检验了2002年1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粮食价格和世界石油价格之间的短期动态效应和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2012年后国际油价与国内粮价之间周期波动的一致性日益减弱;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粮食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前者对后者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大豆价格对原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最高;国际油价对国内粮价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鉴于我国生物燃料产量增速较快,需要关注生物能源发展带来的国内粮价上涨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宏艳 么鹏 安春明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粮食缺口越来越大,需要大量从国际市场进口,中国的粮食市场越来越受到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中国粮食价格与世界粮价息息相关。本文探究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机制,并且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保证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控制进出口量相对平衡等对策。
关键词:
国际粮食价格 波动 传导机制 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谷秀娟 段瑞君 汪来喜
本文使用VEC模型和E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因素与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传导分析,我们发现汇率、货币供应量M2和外汇储备在短期和长期表现出不同传导路径。根据风险分析显示,在汇率、货币供应量M2和外汇储备三个金融风险因素中,汇率变动对粮价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根据信息冲击曲线,说明金融因素具有使粮食价格波动加大的非对称效应。
关键词:
粮食价格 EARCH模型 VEC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林林 金彦平 张安良
粮食价格作为百价之基,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深入研究粮食价格的波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我国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思路。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特点,并采用灰关联法测度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之后得出结论如下: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到国内成本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和国际市场粮价的影响,而粮食供给量与需求量并不是导致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波动 影响因素 灰关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迎军
我国民工"流动"自1992年"民工初潮"至2004"民工高潮"止,已进入到拉尼斯—费景汉(Ranis-Fei mod-el)理论(以下简称"拉—费理论")转移的第二个阶段。其中每一次的起伏变化都直接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2004年以后,民工"流动"逐渐趋于平稳,粮食价格也开始出现"温和型"上涨趋势。本文试以灰色相对关联度为工具,结合我国1978~2014年粮食价格波动指数,粮食产量增长、人口数和第一产业比重等数据,揭示民工"流动"与粮食价格波动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民工“流动” 粮食价格 关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学真 公茂刚 吴石磊
本文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并且考虑了恐慌性购买和煽动远景悲观预期的热钱大举进入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系统地考察了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前期粮食价格波动、粮食供给波动、粮食需求波动和热钱波动。其中,粮食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波动,即粮食供给波动和粮食需求波动是主要原因,且相对来说,粮食供给波动的影响更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崇总
粮食价格波动的供求分析●冷崇总①邢英波:《吉林省粮食价格现状与对策》,《价格辑刊》1996年第12期。②燕泽英:《食价格下降的原因及趋势预测》,《河北综合经济》1997年第6期。一、粮食价格波动及其危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价格与其市场供求之间存在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瑞娜
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但塑造市场结构的主导权力限制着供求关系并决定了全球粮食市场价格的长期趋势,把握住塑造粮食市场结构主导权力的特征及其目的,就能判断出全球粮食价格趋势的基本走向。全球粮食市场中最有竞争力的主体可以凭借对国内市场结构的塑造并通过国家权力将这种市场结构推广到世界市场中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目前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主导权力是美国的私营资本。私营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主导着目前全球粮食市场的基本走向,因而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高位震荡局面。
关键词:
粮食价格 粮食制度 市场供求 私营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