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5)
- 2023(11608)
- 2022(10165)
- 2021(9421)
- 2020(8268)
- 2019(19093)
- 2018(19031)
- 2017(38507)
- 2016(21134)
- 2015(23937)
- 2014(24160)
- 2013(24100)
- 2012(23036)
- 2011(20901)
- 2010(21151)
- 2009(20009)
- 2008(20386)
- 2007(18495)
- 2006(16199)
- 2005(14798)
- 学科
- 济(89882)
- 经济(89788)
- 管理(64453)
- 业(63460)
- 企(50741)
- 企业(50741)
- 方法(44997)
- 数学(40755)
- 数学方法(40351)
- 财(28369)
- 农(26086)
- 中国(24062)
- 制(20088)
- 贸(19043)
- 贸易(19035)
- 易(18545)
- 务(18236)
- 财务(18203)
- 财务管理(18155)
- 业经(17338)
- 企业财务(17312)
- 学(16973)
- 银(16760)
- 银行(16733)
- 农业(16372)
- 行(15898)
- 地方(15651)
- 融(15149)
- 金融(15147)
- 策(13974)
- 机构
- 大学(311524)
- 学院(310942)
- 济(133906)
- 经济(131092)
- 管理(119951)
- 研究(104097)
- 理学(102927)
- 理学院(101850)
- 管理学(100296)
- 管理学院(99700)
- 中国(81685)
- 财(66684)
- 京(65059)
- 科学(61264)
- 农(54164)
- 所(53604)
- 财经(52317)
- 中心(48631)
- 研究所(48052)
- 江(47620)
- 经(47476)
- 业大(45299)
- 农业(42934)
- 经济学(41776)
- 北京(41132)
- 财经大学(38866)
- 范(38519)
- 师范(38125)
- 经济学院(38019)
- 州(37542)
- 基金
- 项目(197153)
- 科学(155294)
- 基金(144447)
- 研究(143768)
- 家(125358)
- 国家(124343)
- 科学基金(105914)
- 社会(91403)
- 社会科(86822)
- 社会科学(86798)
- 省(75923)
- 基金项目(75460)
- 自然(68492)
- 教育(67124)
- 自然科(66885)
- 自然科学(66863)
- 自然科学基金(65717)
- 划(64488)
- 资助(61647)
- 编号(58526)
- 成果(48820)
- 部(45759)
- 重点(44549)
- 发(42045)
- 课题(40255)
- 创(40208)
- 教育部(39281)
- 性(38484)
- 科研(38323)
- 人文(38038)
- 期刊
- 济(144795)
- 经济(144795)
- 研究(93323)
- 中国(56529)
- 财(52618)
- 农(48278)
- 学报(47021)
- 科学(42636)
- 管理(42623)
- 大学(35582)
- 融(34813)
- 金融(34813)
- 学学(33699)
- 农业(32472)
- 教育(29078)
- 财经(26697)
- 技术(25395)
- 经济研究(24171)
- 业经(23645)
- 经(22816)
- 问题(19989)
- 贸(17995)
- 理论(17309)
- 业(17149)
- 统计(16102)
- 技术经济(15932)
- 实践(15629)
- 践(15629)
- 商业(14895)
- 国际(14483)
共检索到465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彩容 罗锋
随着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特别是2006年以来国家补贴的力度不断增大,粮食价格在频繁波动的同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使得粮食价格调控有效性的争论日益激烈。本文利用国内与国际玉米、大米、大豆和小麦的月度价格数据,从协整的角度分析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从国内粮食价格自身波动的角度分析和检验我国粮食价格政策调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政府对四大粮食价格的政策调控并不能带来粮食价格的平稳,政策调控有效性欠佳;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随着粮食价格调控程度的减弱,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但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相互影响的程度在品种上存在差异;国内大豆粮食价格波动存在集簇性、跨期传递效应和条件异方差特性,而玉米、大米和小麦价格波动的集簇性、跨期传递效应和条件异方差特性都不显著。我国政府应掌握好管理和调控的粮食品种与调控力度,培育粮食市场的功能和粮价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彩容 罗锋
随着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特别是2006年以来国家补贴的力度不断增大,粮食价格在频繁波动的同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使得粮食价格调控有效性的争论日益激烈。本文利用国内与国际玉米、大米、大豆和小麦的月度价格数据,从协整的角度分析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从国内粮食价格自身波动的角度分析和检验我国粮食价格政策调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政府对四大粮食价格的政策调控并不能带来粮食价格的平稳,政策调控有效性欠佳;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随着粮食价格调控程度的减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婷 曹宝明
现阶段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面临总结、反思和改革的关键节点,本文通过2008~2017年主要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月度数据,以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程度为标准,运用VAR-STR模型对国内价格支持调控政策有效性进行判断。研究发现,政策价格干预造成国内外价格联动的门限效应,当价格保护处于低区制时,国际粮价能够同步影响国内粮价,国内外市场趋于整合,而当价格保护处于高区制时,国内粮价背离国际粮价波动趋势,国内价格调控虽化解国际粮价冲击,但由此造成国内外市场分割而使调控有效性下降。据此,本文认为政府价格干预是造成当前粮食困局的主要原因,政府应把握好政策调控力度和时间跨度,渐进式推进市场化改革,着力改善市场环境,建议可将名义价格保护率作为调控的重要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荣华 罗照华
本文阐述了粮食价格政策分析的三种方法 ,即保护系数、比较利益系数和单一市场分析 ,并提出了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应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观点。
关键词:
粮食 价格政策 分析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光泗 郑毓盛
粮食价格波动牵涉众多主体的切身利益,价格太低导致"谷贱伤农",价格太高导致"米贵伤民"的现象。从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角度来说,政府可以采取价格稳定政策,也可以采取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政府该如何做才能增加社会福利?本文研究认为,在不考虑制度成本条件下,粮食价格稳定政策能够实现社会福利增加;但是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存在的巨额制度成本将极大改变粮食价格稳定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甚至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恶化、财政负担的加剧,只有有效降低制度成本才能实现社会福利增加;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能够节省大量的粮食储备及调控成本,较好弥补价格波动对生产者与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但是目标价格的厘定是否合适和价格补贴效率对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振香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大力关注的首要问题。然而,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如何应对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粮食生产风险,确保粮食价格稳定;如何完善粮食支持政策,确保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如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粮价市场监测体系,确保粮食流通市场运行有序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政策调整 市场化演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钟钰 李光泗 果文帅
随着粮食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得对于粮食市场调控的讨论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粮食市场调控效率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为此,运用稻谷、小麦、玉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ARCH类模型,通过分析粮食价格波动性来实证检验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效率。研究得出:我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稳定粮食市场、化解粮食价格波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具有类似于稳定器的作用,但这种作用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其中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平抑稻谷与小麦价格波动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在平抑玉米价格波动方面的效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
市场调控 粮食价格 波动 调控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风田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对此,本文主要从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国际角度结合我国稻米、小麦、玉米价格的现状及前景,再根据我国粮食收储制度面临的问题,分析我国应如何对粮食价格政策进行改革,以促使我国积极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合理改革的进程。因为合理的农产品目标价格能有效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压力,在努力做好保证农民增收的基础上,稳定我国粮食价格,从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价格政策 改革 粮食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周锦秀 许海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靠政策和科技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保持了粮价的基本稳定。但由于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抗灾能力弱,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不断加大,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高,随着人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贤恩
我国现行粮食价格政策面临许多问题,应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与地区对粮食价格干预政策的经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推进粮食产区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种粮直接补贴 粮农增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赟 钟钰
[目的]分析2015年美国DTB联合公司(DTB Associates,LLP)针对中国粮食(仅包括小麦、大米和玉米)的价格支持力度过度的指控是否合理,并明确我国实际的粮食市场价格支持情况。[方法]文章根据市场价格支持水平的基本计算公式以及我国向WTO的通报文件和公开资料,对2013/2014年度我国小麦、大米和玉米的实际市场价格支持水平进行了重新测算,并将测算结果与指控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测算结果表明, 2013/2014年度,我国对小麦、大米和玉米的实际市场价格支持水平分别为168亿元、-221亿元和36亿元,远远低于DTB联合公司的公布结果。[结论]美国DTB联合公司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支持过度的指控不实,主要是指标选取有误和数据选取不合理导致了其对我国粮食价格支持力度过高的判断。为从容应对以后可能面临的国际指控和调查,我国需要在支持手段、支持领域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粮食市场价格支持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隋丽莉 顾莉丽
新世纪以来,粮食价格政策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政策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粮食产量,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及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因此,应基于产业链视角完善粮食价格政策,避免过多关注单环节而造成的市场扭曲;降低"黄箱政策"补贴水平,转向"绿箱政策",适当利用"蓝箱政策";统筹考虑不同品种,实施差别化政策;优化最低收购价及生产者补贴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为农 何萍
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机制实施以来,对于粮食稳定发展,粮食供需基本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认真分析这一机制的运行效果,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更加符合新形势的要求,对于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维护消费者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一、粮食价格调控机制执行效果评价(一)保持了粮食市场价格的总体平稳最低收购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宏亮 黄太洋
文章基于2000~2010年我国粮食月度价格数据,运用ARCH类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总价格的波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总价格波动在总体上存在着ARCH效应和"杠杆效应",正向冲击所带来的粮食总价格上涨比同样程度负的冲击所带来的粮食总价格下降引起的价格波动要更大。同时,我国粮食总价格波动与货币增长率、美元贬值呈显著正相关,但货币增长率变动对粮食总价格波动的影响远大于汇率变动对粮食总价格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波动 ARCH类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娉研 柳欣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二元化向一元化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特别是粮食产业会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向工业倾斜,进而产生较大的波动,一旦粮食供应量的增加不能完全弥补其需求量,就会出现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造成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作为百价之王,它的变动也许会造成连环式的影响,从而推动整个宏观经济物价水平的上升,造成通货膨胀。为探讨粮食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借助计量分析软件,实证分析了粮食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过研究认为,粮食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显著的,呈正相关,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粮食 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