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8)
- 2023(17412)
- 2022(14512)
- 2021(13374)
- 2020(11252)
- 2019(25638)
- 2018(25145)
- 2017(48958)
- 2016(26941)
- 2015(30195)
- 2014(30338)
- 2013(30473)
- 2012(28848)
- 2011(26075)
- 2010(26708)
- 2009(25255)
- 2008(25617)
- 2007(23520)
- 2006(21099)
- 2005(19488)
- 学科
- 济(123525)
- 经济(123385)
- 业(100602)
- 管理(84785)
- 企(80853)
- 企业(80853)
- 农(50049)
- 方法(49558)
- 数学(40203)
- 数学方法(39886)
- 中国(35319)
- 业经(34917)
- 财(34887)
- 农业(33131)
- 地方(28841)
- 制(26607)
- 务(23424)
- 财务(23390)
- 财务管理(23344)
- 贸(22657)
- 贸易(22640)
- 企业财务(22160)
- 易(21995)
- 学(21918)
- 技术(21461)
- 银(20682)
- 银行(20647)
- 和(20168)
- 行(19919)
- 融(19343)
- 机构
- 学院(401799)
- 大学(396189)
- 济(171214)
- 经济(167720)
- 管理(154074)
- 研究(138448)
- 理学(131187)
- 理学院(129716)
- 管理学(127850)
- 管理学院(127088)
- 中国(109024)
- 京(84572)
- 科学(83412)
- 农(81271)
- 财(80707)
- 所(72004)
- 研究所(64510)
- 江(64193)
- 中心(64031)
- 财经(63134)
- 农业(62861)
- 业大(61754)
- 经(57063)
- 北京(53460)
- 经济学(51754)
- 范(51670)
- 师范(51182)
- 州(50738)
- 院(48907)
- 经济学院(46850)
- 基金
- 项目(254642)
- 科学(200916)
- 研究(188094)
- 基金(183772)
- 家(159749)
- 国家(158240)
- 科学基金(135177)
- 社会(120748)
- 社会科(114232)
- 社会科学(114201)
- 省(101764)
- 基金项目(97327)
- 自然(85499)
- 教育(84822)
- 划(84286)
- 自然科(83438)
- 自然科学(83412)
- 自然科学基金(81965)
- 编号(77133)
- 资助(74343)
- 成果(62452)
- 发(59762)
- 重点(57548)
- 部(56823)
- 创(54694)
- 课题(53075)
- 创新(50615)
- 业(50164)
- 国家社会(49704)
- 性(48835)
- 期刊
- 济(202498)
- 经济(202498)
- 研究(120275)
- 中国(83651)
- 农(79828)
- 财(64087)
- 学报(61479)
- 科学(58446)
- 管理(58302)
- 农业(53797)
- 大学(46749)
- 学学(44386)
- 融(43774)
- 金融(43774)
- 教育(40430)
- 业经(37796)
- 技术(35265)
- 财经(31782)
- 经济研究(30381)
- 业(28903)
- 问题(27799)
- 经(27375)
- 技术经济(22229)
- 贸(20882)
- 世界(20130)
- 版(19993)
- 商业(19755)
- 现代(18831)
- 统计(18527)
- 理论(18334)
共检索到621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孝新 孙自敏 刘戒骄
全面认识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的空间特性,为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测度2003—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其发展的区域差异大小及其来源,并采用多种收敛方法考察其收敛性特征。结果显示: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在波动中呈总体上升趋势;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差异在波动中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交替成为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备典型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分区域和分时期的收敛性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因此为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缩小区域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并通过“追赶效应”和“以高带低”拉动机制,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跨区域协同提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光强 王焕
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区域竞争性视角,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三位一体分析框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首先通过激活主产区农业竞争性要素市场,提高主产区农业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主产区农业差异化竞争与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效应;其次,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直接作用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主产区农业产业的现代演进,推动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主产区农业的广深化与绿色化功能,是新时期加速推动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小会 李炳林
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基,探究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论文以武陵山区66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2013—2021年粮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变异系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以及β收敛模型研究武陵山区县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及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武陵山区粮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技术效率是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两头热中部冷”的格局。武陵山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高级化、农业服务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长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高级化、农业服务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长率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武陵山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及条件β收敛。建议加强科技创新,实现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双轮驱动”;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武陵山区特色生态农业;优化粮食产业结构,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化解武陵山区粮食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研
文章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依据,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建立政府治理效能指数,将其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差异来源进行分解,并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发展态势良好,但各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对于全国及东部地区来讲,高质量发展差异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生态文明差异;全样本及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β收敛,中部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α收敛,西部地区仅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 郭永奇
基于2000-2017年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BM-ML对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定,并对其增长动力以及收敛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各粮食主产区农业GTFP水平差异明显,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通过收敛性检验的数据结果,13个粮食主产区不存在着绝对的β收敛,但均存在着条件β收敛,σ收敛基本上以2009年为界,2001-2009大多数粮食主产区呈现出发散性,2009年后基本上呈现出显著的收敛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丹丹 刘春明 鲍丙飞 许波
从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等5个子系统选取21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协调度方法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2004—2015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差异和协调度。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值呈先波动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波动幅度较大,其综合指数均值为0.3983;从空间维度看,粮食主产区所在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值由东部向西部递减,其中,华东地区综合指数均值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内蒙古及华中地区居中,西部的四川、华东的安徽、东北的吉林等三省综合指数均值最低;从农业各子系统可持续能力之间协调度看,2004—2015年粮食主产区各子系统可持续能力之间的协调度有所趋好,但整体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晓倩 李玲
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农产品主要供应基地,确保主产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13个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选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ArcGIS可视化功能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测算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探究其区域差异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呈上升态势,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中低水平地区向中高水平地区缓慢过渡、东北地区向中南部地区逐渐推进的演变趋势,其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弱化。三大地区内区域差异不断减小,但区域间的差距仍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提出应重点优化农业生态效率,统筹兼顾各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充分利用经济高水平地区的辐射作用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宁波 时骄禹 范月圆
推动主产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本文对2006-2022年我国主产区13个省份的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与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主产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升,北方主产区处于领先状态;主产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但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差异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主产区粮食产业发展水平稳定,难以实现“跳跃式”转移。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紧抓好粮食生产、提升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构建粮食产业新发展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光强
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简称“主产区”)粮食生产面临着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压力,破解该压力既是国家战略行动的需要,也是主产区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文章构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目标协同行为的分析逻辑框架,将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置于区域生态经济演化系统,从理论上探讨主产区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演化、动能培育与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双目标”战略行动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瞄准粮食生态经济系统的现实表征;新时代需要着力增强粮食生态经济系统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合作力和政策创新力;主产区粮食生态经济系统必须大力实施以粮食产品创新与企业变革为核心,以粮食产业链共享价值提升为主导,以“双安全”政府行为为责任的多主体行动协同路径;推动粮食主产区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粮食生态经济系统资源再生能力,努力增强粮食生态经济系统协同创新活力,持续推进粮食产业生命周期高阶化演进,不断加强粮食生态经济系统政府协调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蔚 孔荣
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地区收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状态,其中,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但增速最快;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为明显,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具有不同的α收敛、β收敛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颖明
本文通过计算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和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发现,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的压力普遍偏大,而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偏低与资源利用浪费的现象同时存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压力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得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呈反向变化。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将为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大的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姬一帆 何泽军 徐涛
[目的]测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明确其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状况,对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方法]文章基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2009—2020年30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西藏)面板数据测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区域差异和收敛性。[结果](1) 2009—2020年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指数由0.354上升到0.416。(2)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但区域内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逐渐扩大。(3)各区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α收敛演变,同时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落后省域对领先省域的追赶趋势明显。(4)全国及各区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政府投资、饲料资源显著正相关,牧区发展水平还与产业结构相关,城郊农牧结合区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科技发展正相关。[结论]建议加强畜禽养殖绿色技术创新、因地制宜采取行动、优化政策环境以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文保 林翊华 欧阳怀东 王家丽 王梦浩 魏建华
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农业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全面总结了农村改革以来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剖析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提出了 2 1世纪初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发展 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袁浩博
耕地资源是不可逆转的稀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资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2015年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3.8%,供应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近1/3。然而,耕地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土地退化、土壤污染问题严重。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国家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走向。因此,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东北粮食主产区 耕地质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袁浩博
耕地资源是不可逆转的稀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资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2015年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3.8%,供应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近1/3。然而,耕地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土地退化、土壤污染问题严重。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国家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走向。因此,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东北粮食主产区 耕地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