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9)
2023(16527)
2022(13332)
2021(12272)
2020(10147)
2019(22758)
2018(22772)
2017(43463)
2016(24059)
2015(27272)
2014(27628)
2013(27230)
2012(25443)
2011(22923)
2010(23576)
2009(22332)
2008(22377)
2007(20723)
2006(18985)
2005(17530)
作者
(71984)
(59971)
(59862)
(56283)
(38087)
(28675)
(27115)
(23553)
(22992)
(21695)
(20492)
(19965)
(19448)
(19270)
(18896)
(18167)
(17644)
(17620)
(17494)
(17141)
(15416)
(15140)
(14806)
(13790)
(13778)
(13550)
(13525)
(13371)
(12316)
(12202)
学科
(106401)
经济(106253)
(93197)
管理(76138)
(73981)
企业(73981)
(49174)
方法(37901)
中国(34729)
业经(34247)
农业(32615)
(30066)
数学(29069)
数学方法(28811)
地方(25419)
(25206)
技术(20117)
(19521)
财务(19476)
财务管理(19439)
(19161)
银行(19130)
(19040)
(18555)
(18526)
(18511)
贸易(18508)
(18425)
(18368)
企业财务(18344)
机构
学院(354485)
大学(346686)
(148913)
经济(145788)
管理(135295)
研究(123560)
理学(113995)
理学院(112817)
管理学(111194)
管理学院(110560)
中国(98538)
(74986)
(74465)
科学(73627)
(70842)
(63869)
(58515)
农业(57228)
研究所(57130)
中心(56718)
业大(55372)
财经(54284)
(48935)
北京(47439)
(46142)
(46050)
师范(45563)
(44056)
经济学(43639)
(41137)
基金
项目(221702)
科学(173941)
研究(167617)
基金(156617)
(135807)
国家(134405)
科学基金(114439)
社会(106564)
社会科(100602)
社会科学(100575)
(90811)
基金项目(82388)
教育(75291)
(73911)
编号(70531)
自然(70063)
自然科(68377)
自然科学(68354)
自然科学基金(67116)
资助(62717)
成果(57625)
(53320)
重点(49610)
课题(49336)
(48542)
(47991)
(45747)
创新(44236)
国家社会(43569)
发展(43366)
期刊
(183907)
经济(183907)
研究(108824)
中国(81778)
(74550)
(55811)
学报(53575)
管理(53373)
科学(50785)
农业(50197)
大学(41358)
教育(41093)
(40122)
金融(40122)
学学(39098)
业经(35930)
技术(33715)
经济研究(27166)
财经(27043)
(26746)
问题(25170)
(23386)
技术经济(19596)
世界(18147)
(17947)
(17792)
商业(17537)
现代(17141)
经济问题(16614)
农村(16535)
共检索到565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和平  崔凯  
本文通过设置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25年(1985~2009)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25年(1985~2009)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测算过程中,采取了分区域、分指标对比,并始终考虑到过去的发展过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且各地区发展呈现不均衡性。对于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各指标的作用各有不同,但今后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将更注重农村社会化和农业可持续化等方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本文通过设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2008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东部地区加快向技术集约型和资金集约型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在确保国家农产品供应安全的基础上,走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西部地区应走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胡宇  黄琳  
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与模式、产出水平、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可持续性5个方面选取了16项指标,采用GIS技术、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探讨其时空变化及其内部动态演变。结果表明,2000—2016年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均值为0.394,区内各省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其中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3省始终位于发展水平的高值区,河北、河南、安徽、湖南和四川5省始终属于中低值区,而辽宁、山东、江苏、湖北和江西5省则在中值区和较高值区在之间转换。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整体有所扩大,其中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呈现明显波动上升,华北地区则呈现快速上升、快速下降和持续上升的3阶段变化特征。东北—华北、东北—长江流域和华北—长江流域之间的差距是导致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化的主要原因,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72.79%下降到2016年的65.70%,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地区内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的贡献率则由20.62%上升到26.03%。受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制约,粮食主产区各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较为稳定地位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中值区和较高值区。因此,提出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区域间农业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协同提升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波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收入差距拉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低和粮食生产能力差异明显等困境。我国粮食主产区要突破困境,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耕地保护机制、农业自然灾害防范机制、粮食产业化经营机制、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农民增收机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碧波  陈晓菲  
根据国家发改委《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粮食主产区进行界定,文章基于结合熵值法、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我国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提高农13个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因果关系、耦合业现代化水平能够以滞后时间方式显著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而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呈现较为一致的上升发展趋势,不同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有所不同;二者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区域发展格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会杰  于法稳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基于2003~2017年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其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利用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对2003~2017年13个粮食主产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予以分类分析,考察粮食主产区各省份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高,13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各有短板和优势,省份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速度差异较大。提升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应着重弥补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的短板,缩小粮食主产区各省份间差距;加强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机制构建,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和预警机制;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吴振顺  段超群  
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1999-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及城乡统筹实现度四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步显著,但是各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速度相差比较悬殊;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呈现较强的板块效应及区域异质性,东部板块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都比较快,中部板块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西部板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出现严重分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吴振顺  段超群  
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1999-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及城乡统筹实现度四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步显著,但是各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速度相差比较悬殊;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呈现较强的板块效应及区域异质性,东部板块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都比较快,中部板块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西部板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出现严重分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组  张淑英  夏心旻  
为及时了解全国各地区建设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总结发现各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点,促进各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全国统一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本课题即为适应这一需要而开展。本文在理清了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紧扣其本质要求,构建了一套由6大类18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这18个指标的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目标值。最后结合江苏建设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黎明  袁兰  
文章依据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客观标准 ,参照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农业现代化指标设置 ,在实事求是、系统性、阶段性、可比性、实践性、可操作性、权威性、透明性、完整性、无重复性的原则指导下 ,运用层次分析法 ,建立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石承林  
粮棉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问题石承林一、粮棉主产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困难粮棉主产区为解决我国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它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困难也是不小的。主要表现在:1.由于我国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加上粮棉供求不稳定,时多时少,因此,国家一直不敢完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岭  郝汉  
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找出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准确科学的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尤为关键。本文立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应用文献归纳法、实证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等方法,对几种学界常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模型法和BP神经网络法等三种评价方法对30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研究表明,不同的评价方法所得的结果差异产生于评价方法本身不同的内涵和性质,也与评价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和权重确定方法有关。多指标综合测度法结合了主观和客观的评价手段,评价过程相较于另外几种评价方法更为合理,其评价结果也最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宁堂原  李增嘉  韩惠芳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4R+3U+2E→1RUE"的现代循环农业原则与目标体系:即新4R原则包括再利用(Reuse)、再联合(Reunit)、再循环(Recycle)和可控制化(Regulating);3U分别为用养统筹(Unification of land use and soil improvement)、农牧统筹(Unification of crop and livestock)和城乡统筹(Unification of urban and rural);2E是指循环农业强调经济效益(Economic)和改善环境(Environment)的同步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世箐  
文章通过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量化考察二者的互动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呈现出同步发展的势头,同时二者在系统层和要素层均表现出较强的互动支撑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