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7)
- 2023(3896)
- 2022(3443)
- 2021(3437)
- 2020(3013)
- 2019(6960)
- 2018(7295)
- 2017(15573)
- 2016(8525)
- 2015(9609)
- 2014(9650)
- 2013(9936)
- 2012(9623)
- 2011(8800)
- 2010(8942)
- 2009(8761)
- 2008(8672)
- 2007(7967)
- 2006(7365)
- 2005(6863)
- 学科
- 济(38531)
- 经济(38486)
- 管理(21976)
- 业(21023)
- 方法(17697)
- 数学(16365)
- 数学方法(16285)
- 企(14187)
- 企业(14187)
- 农(12482)
- 中国(12468)
- 财(9484)
- 制(8933)
- 贸(8527)
- 贸易(8520)
- 易(8362)
- 银(8075)
- 银行(8063)
- 行(7801)
- 农业(7402)
- 税(7265)
- 融(7158)
- 金融(7158)
- 税收(6962)
- 收(6922)
- 业经(6571)
- 地方(6428)
- 学(6259)
- 体(5668)
- 出(4917)
- 机构
- 大学(127510)
- 学院(125963)
- 济(59757)
- 经济(58634)
- 管理(46498)
- 研究(44027)
- 理学(39488)
- 理学院(39045)
- 管理学(38581)
- 管理学院(38342)
- 中国(37112)
- 财(30386)
- 京(27306)
- 科学(24013)
- 财经(23477)
- 所(22863)
- 农(21892)
- 经(21311)
- 研究所(20166)
- 中心(19819)
- 经济学(19324)
- 江(18928)
- 北京(17728)
- 经济学院(17651)
- 农业(17490)
- 财经大学(17428)
- 业大(17044)
- 范(15623)
- 师范(15498)
- 院(15239)
- 基金
- 项目(71902)
- 科学(56153)
- 研究(54252)
- 基金(52720)
- 家(45381)
- 国家(45038)
- 科学基金(37240)
- 社会(35237)
- 社会科(33408)
- 社会科学(33401)
- 基金项目(27514)
- 省(26227)
- 教育(24848)
- 划(22549)
- 资助(22525)
- 自然(22458)
- 编号(22419)
- 自然科(21877)
- 自然科学(21867)
- 自然科学基金(21492)
- 成果(19325)
- 部(17603)
- 重点(15983)
- 发(15961)
- 教育部(15143)
- 课题(15103)
- 国家社会(14766)
- 人文(14576)
- 性(14548)
- 创(14434)
共检索到200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2012年全国秋粮已取得丰收,加上已收获的夏粮和早稻,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今年取得这一辉煌成就,确实来之不易:一是在上年"八连增"的高起点、高基数上继续增产,难度极大;二是气象灾害、生物灾害频繁发生,灾情严重;三是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呈现不确定性,不利因素增多。在种种不利环境条件下,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实属不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斌 王秀东
该文对我国粮食近9年来连续增产(以下简称:粮食"九连增")现象,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包括对粮食、三大主粮及其它杂粮增产率,粮食总产趋势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两方面因素在粮食"九连增"过程中的贡献率大小。研究发现:粮食"九连增"主要得益于单产的大幅增加;单产和播种面积这两方面因素在三大主粮的增产过程中贡献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其它杂粮的增产中单产增产贡献率较大。"九连增"期间,现行的一系列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补贴政策对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作用显著;而农业生产促进性补贴及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作用明显。笔者认为继续加大各类直接或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力度...
关键词:
粮食 “九连增” 影响因素 贡献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文著 黄中伟
国际粮食价格飙升,中国作为WTO成员,国内粮食价格必然与国际粮食价格关联度逐步提高,关注中国粮食安全,就必须关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因此,本文从国际粮食价格飙升的现象背后对其根源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稳定我国粮食价格以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 国际粮食价格 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亢霞
欧盟的粮食价格政策经历了由价格干预为主和收入支持为主的多个阶段,但其保留的粮食收购干预制度,作为共同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欧盟成员国的农民利益、调节粮食供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国粮食价格改革不应以单一目标价格替代现有价格政策,应探索建立一种包括目标价格、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在内的综合价格支持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振香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大力关注的首要问题。然而,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如何应对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粮食生产风险,确保粮食价格稳定;如何完善粮食支持政策,确保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如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粮价市场监测体系,确保粮食流通市场运行有序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政策调整 市场化演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仲辉 徐丹
2008年的粮食危机影响了很多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攸关全球经济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去年粮食危机的状况,然后从粮食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剖析全球粮食危机的成因,最后总结了去年粮食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粮食危机 成因分析 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纪龙 徐春春 陈中督 方福平
[目的]粮食生产波动的本质是粮食生产发展变化规律问题,分析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有利于降低粮食生产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H-P滤波分析方法对1978—2017年中国粮食生产的长期和短期波动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粮食总产波动对单产波动最敏感,对三大作物中的水稻波动最敏感。根据波动特征,粮食总产的短期波动可分为4个阶段。制度变革、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市场走势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面积、单产以及总产的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时期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成因有所差异。[结论]中国粮食生产面临新一轮下行压力,需要警惕国内外粮食市场异常变动;粮食生产波动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粮食总产波动的波幅较大且波峰绝对值小于波谷,持续稳定增产难度较大;防范粮食生产超常波动,首先要防范水稻生产超常波动;粮食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区域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贞琴
我国粮食"九连增"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开始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新形势下最迫切最严竣的仍是不断探索粮食生产科学发展之路,需要走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新路子,开辟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新途路,构建模式化、集成化大面积推广技术新平台,寻求整合资源、强化粮食生产微观基础的新办法,探索形成科学防灾减灾的新机制,加快构建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新体系。科学确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确保粮食(含大豆)自给率90%以上,确保稻谷、小麦完全自给,确保玉米自给率95%以上。
关键词:
粮食 增长势 发展方式 安全目标 创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海庆
本文对国内研究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文献做了回顾,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支持价格的福利水平,并与价格挂钩直补进行了比较。对美国和中国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数据分析,进行了执行成本、粮食库存、政策效果的对比,并对中国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进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双进 苏景然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制定了不同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本文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其政策实践效果,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 演变 经验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玉玺 李军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粮价乃百价之基,粮价变动可反映社会治乱、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综合利用两套清代粮价数据,整体系统研究清代直隶粮价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738—1911年直隶小麦、高粱、粟米价格长期上涨,呈现“涨→跌→涨→平→涨”趋势,各阶段大约持续30年,短期内出现较大波动;空间特征由粮食供需关系空间差异决定,以冀中平原为中心高价区向四周逐渐降低。粮价时空变动受气候和灾害、人口与耕地、交通条件、银钱比价、寻租行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当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俄乌冲突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导致全球粮价上涨,中国提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与“大食物观”,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从大历史观看,清代粮价时空演变对当前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稳定粮食价格仍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锡东 季发玲
当前,我国仍存在耕地数量降低、农民务农数量减少和种粮收益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到个人、思想到行动两个层面上采取措施,才能有效缓解。我国宋代粮食市场突出特点是地区间转运贸易发达,随着北宋粮食贸易的日渐活跃,百姓获得粮食渠道的拓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粮食储备压力,影响了当时的粮食安全标准。北宋农民的赋税负担十分繁重,富民、地主粮食储备较为可观,官方与民间的粮食储备总量存在差距,具备藏粮于富民的特征。宋廷利用制度性和市场性的手段,将粮商作为国家的后备粮仓,灵活地缓解了官民粮食储备差距悬殊的矛盾。粮食流通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的粮食来源和运输距离揭示了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在南、北救荒上的不同分配,北方地区的灾荒救济以官方力量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民间力量为主,粮食的性质、流通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影响着救荒效果。以北宋时期为鉴,当前我国应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多种形式的土地耕种格局;合理统筹全国区域性粮食流通,完善重大灾情下的粮食供给体系;树立科学粮食储备观,全方位增强社会戒奢从俭意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满萍
泰国政府在支持大米种植上曾经先后出台仓储政策、大米价格支持政策、大米价格保险计划、大米典押政策等支持政策,起到了稳定大米产量增长与价格并实现种粮农民收入增长以及稳定物价水平的目的,但也产生了大米出口受阻、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不利于大米市场化以及政策实际利好难以传递给种植小农等不利影响。借鉴泰国政府的做法,我国粮食目标价格政策应该坚持价格支持政策不能替代市场作用、价格支持政策应具有全局性和连续性、价格支持政策应考虑国家财力,在确保政策有效性、保障农民收入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避免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关键词:
大米 粮食 目标价格政策 泰国 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满萍
泰国政府在支持大米种植上曾经先后出台仓储政策、大米价格支持政策、大米价格保险计划、大米典押政策等支持政策,起到了稳定大米产量增长与价格并实现种粮农民收入增长以及稳定物价水平的目的,但也产生了大米出口受阻、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不利于大米市场化以及政策实际利好难以传递给种植小农等不利影响。借鉴泰国政府的做法,我国粮食目标价格政策应该坚持价格支持政策不能替代市场作用、价格支持政策应具有全局性和连续性、价格支持政策应考虑国家财力,在确保政策有效性、保障农民收入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避免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关键词:
大米 粮食 目标价格政策 泰国 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满萍
泰国政府在支持大米种植上曾经先后出台仓储政策、大米价格支持政策、大米价格保险计划、大米典押政策等支持政策,起到了稳定大米产量增长与价格并实现种粮农民收入增长以及稳定物价水平的目的,但也产生了大米出口受阻、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不利于大米市场化以及政策实际利好难以传递给种植小农等不利影响。借鉴泰国政府的做法,我国粮食目标价格政策应该坚持价格支持政策不能替代市场作用、价格支持政策应具有全局性和连续性、价格支持政策应考虑国家财力,在确保政策有效性、保障农民收入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避免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关键词:
大米 粮食 目标价格政策 泰国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