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9)
2023(7547)
2022(6804)
2021(6288)
2020(5679)
2019(13418)
2018(13557)
2017(27637)
2016(15219)
2015(17527)
2014(17954)
2013(18088)
2012(17334)
2011(15796)
2010(16040)
2009(15308)
2008(15470)
2007(14249)
2006(12587)
2005(11438)
作者
(47069)
(39675)
(39184)
(37675)
(24723)
(18848)
(18246)
(15415)
(14608)
(14128)
(13258)
(13085)
(12465)
(12416)
(12381)
(12335)
(12305)
(11539)
(11430)
(11361)
(9942)
(9888)
(9662)
(9072)
(8934)
(8765)
(8739)
(8712)
(8084)
(7932)
学科
(67667)
经济(67604)
(39674)
管理(39494)
方法(33610)
数学(30529)
数学方法(30316)
(28795)
企业(28795)
(20384)
中国(18815)
(17098)
(14765)
贸易(14759)
(14389)
(14195)
(13445)
农业(13288)
地方(12567)
业经(12306)
(11740)
银行(11699)
(11161)
(10312)
金融(10309)
(10183)
(9655)
财务(9635)
财务管理(9599)
环境(9310)
机构
大学(232203)
学院(230048)
(99429)
经济(97409)
管理(85326)
研究(79455)
理学(72817)
理学院(71978)
管理学(70851)
管理学院(70412)
中国(61483)
(49442)
科学(49017)
(46927)
(45435)
(42270)
研究所(38205)
财经(37082)
业大(36681)
中心(36483)
农业(36224)
(35836)
(33452)
经济学(31429)
北京(31298)
(29395)
师范(29090)
经济学院(28839)
(27905)
(27507)
基金
项目(143915)
科学(111072)
研究(103765)
基金(103316)
(90636)
国家(89917)
科学基金(74529)
社会(65056)
社会科(61685)
社会科学(61661)
(56043)
基金项目(55081)
教育(47817)
(47615)
自然(47486)
自然科(46287)
自然科学(46269)
自然科学基金(45477)
资助(43137)
编号(43002)
成果(36060)
(32895)
重点(32786)
(31770)
(29114)
课题(29110)
科研(27995)
教育部(27698)
创新(27363)
国家社会(26804)
期刊
(109739)
经济(109739)
研究(68650)
中国(41691)
(40665)
学报(39209)
(36145)
科学(33534)
大学(28651)
管理(28650)
农业(27495)
学学(26678)
(22349)
金融(22349)
教育(20979)
技术(19100)
财经(18673)
经济研究(18082)
业经(17937)
(16104)
问题(16081)
(14491)
(14117)
图书(13104)
技术经济(12740)
理论(12601)
统计(11931)
商业(11643)
国际(11316)
实践(11316)
共检索到346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斌  王秀东  
该文对我国粮食近9年来连续增产(以下简称:粮食"九连增")现象,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包括对粮食、三大主粮及其它杂粮增产率,粮食总产趋势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两方面因素在粮食"九连增"过程中的贡献率大小。研究发现:粮食"九连增"主要得益于单产的大幅增加;单产和播种面积这两方面因素在三大主粮的增产过程中贡献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其它杂粮的增产中单产增产贡献率较大。"九连增"期间,现行的一系列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补贴政策对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作用显著;而农业生产促进性补贴及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作用明显。笔者认为继续加大各类直接或间接补贴政策的补贴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  张越杰  
已有测算中国粮食增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存在虚增或低估某要素贡献率的缺陷,文章通过改进粮食增产贡献率测算方法实证估计了2003—2016年期间单产、播种面积和结构调整对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的巨大成就主要是单产增长贡献,年均贡献率50%以上,播种面积和作物内部结构调整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年均贡献率分别为30%与10%以上。然而,未来中国粮食增产依靠播种面积扩大和结构调整的空间变窄,需要探索新的增产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琳凤  李孟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虽然在1959~1961年和2000~2003年间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并受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农业投入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智媛  梁书民  
[目的]通过将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因素分解为粮食单产贡献、耕地面积贡献、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值的贡献以及复种指数贡献四种,试图探讨各因素对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及时空差异化原因。[方法]利用第二次国土资源普查数据对耕地面积进行调整,采用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域粮食生产总量变化的贡献因素进行分解,并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变化量贡献因素的时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间粮食三大功能产区粮食生产变化量出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粮食生产分布向主产区集中,其对全国粮食连增的贡献率达到88%。在影响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因素中,粮食单产因素对粮食十连增的贡献率达到60%,成为三大粮食产区尤其是主销区粮食生产的主要贡献因素,播种面积因素(包括耕地面积贡献、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值贡献以及复种指数贡献)对粮食十连增的贡献率为40%。[结论]新阶段我国粮食连增主要由粮食主产区引领,粮食单产贡献是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变化量的主要贡献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智媛  梁书民  
[目的]通过将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因素分解为粮食单产贡献、耕地面积贡献、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值的贡献以及复种指数贡献四种,试图探讨各因素对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及时空差异化原因。[方法]利用第二次国土资源普查数据对耕地面积进行调整,采用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域粮食生产总量变化的贡献因素进行分解,并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变化量贡献因素的时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间粮食三大功能产区粮食生产变化量出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粮食生产分布向主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健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熊健一、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建模机理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分析灰色系统中系统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其主要内容。以关联度作为其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彤  郑春芳  李万峰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价格包括大米等都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文章希望通过对一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结论认为,当前状况下,我国粮食的成灾面积增长率和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对粮食的产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晶  李天祥  林大燕  钟甫宁  
2004—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除播种面积扩大和各作物单产水平提高以外,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高产作物对低产作物的种植替代也是促进粮食持续增产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粮食"九连增"的贡献因素分解为播种面积、单产水平和结构调整三个部分,并对各部分的增产贡献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九连增"期间粮食作物内部结构调整对增产的贡献率年均为26%,贡献率最高的年份达到67%。分区域来看,东北地区是全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幅度最大、贡献也最为显著的区域,占结构调整对全国粮食增产总贡献率的7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玮  赵益平  
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目前粮食的生产能力来看,完全有能力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保证粮食供给,满足市场基本的需要。但是,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资源分配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粮食生产发展和市场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可能会造成粮食市场的波动,甚至引发粮食的危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在保护耕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曾福生  戴鹏  
利用稻谷、玉米、小麦及三粮整体在1990~2008年间的可比成本收益数据,本文从弹性和贡献率两个方面就各因素对粮食生产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价格是影响粮食生产变动最为关键的因素,提高粮价是提高粮食生产收益最为有效的手段,远大于其他因素对收益的影响;其后依次排序为:物质与服务费用、单产和政策性成本。提高粮食单产依旧是促进粮食生产收益提高的重要手段,但作用有限;而物质与服务费用的稳定增长则是阻碍粮食生产收益提高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锦宗  朱瑜馨  赵飞  钱誉  
[目的]通过测算各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和各省区可比耕地资源量,揭示不同阶段我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及增产的特点及原因,揭示我国今后粮食增产的方向。[方法]结合生产力相对指数与耕地面积分析我国各省耕地资源量,测算了复种指数和单产对我国及各省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测算了我国各省区粮食增产的潜力。[结果]我国各省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明显扩大。1985~1998年间,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为85.35%;1998~2003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播种面积减少是主要原因;2003~2013年间,单产增加依然是增产主因,但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明显提高。1985年相对生产力耕地资源的省际差异明显大于2013年,据该文估算,我国可增产粮食22.9%~43%,复种指数对于粮食增产的潜力十分可观。[结论]近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是"南降北升",播种面积差异是粮食生产省际差异的主因。1985~2013年间,粮食播种面积仅占农作物增播面积的15.48%。大多省区耕地复种指数提升空间较大,但多数省区现实的复种指数却在下降,原因是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进一步提高单产的边际约束效应明显凸显,提高复种指数应该是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锦宗  朱瑜馨  赵飞  钱誉  
[目的]通过测算各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和各省区可比耕地资源量,揭示不同阶段我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及增产的特点及原因,揭示我国今后粮食增产的方向。[方法]结合生产力相对指数与耕地面积分析我国各省耕地资源量,测算了复种指数和单产对我国及各省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测算了我国各省区粮食增产的潜力。[结果]我国各省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明显扩大。19851998年间,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为85.35%;19982003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播种面积减少是主要原因;20032013年间,单产增加依然是增产主因,但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红玉  
粮食进口对一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体现在"总量安全"和"结构安全"两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长迅猛,但其对总量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有鉴于结构性失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当前粮食进口的主要作用应定位在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与供应的"结构安全"上。合理安排进口品种、以优质粮进口为契机理顺粮价关系并引导生产与供应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等措施,有助于逐步降低短缺粮食品种的进口依赖度,控制输入性通货膨胀,提升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有效发挥粮食进口在我国粮食"结构安全"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昭  
本文在对前人有关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论述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例 ,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