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0)
2023(5231)
2022(4685)
2021(4682)
2020(4086)
2019(9506)
2018(9949)
2017(19522)
2016(11118)
2015(13139)
2014(13638)
2013(13763)
2012(12805)
2011(11452)
2010(12057)
2009(11672)
2008(12125)
2007(11554)
2006(10762)
2005(10202)
作者
(32111)
(26191)
(25974)
(25135)
(16867)
(12353)
(12161)
(10095)
(9987)
(9782)
(8808)
(8807)
(8457)
(8434)
(8002)
(7916)
(7884)
(7727)
(7657)
(7585)
(6846)
(6514)
(6419)
(6319)
(6013)
(5945)
(5853)
(5777)
(5413)
(5119)
学科
管理(43224)
(38701)
经济(38649)
(38018)
(33433)
企业(33433)
(17323)
方法(16543)
(16464)
中国(14091)
数学(13414)
数学方法(13202)
(12268)
(11199)
财务(11153)
(11133)
银行(11128)
财务管理(11109)
企业财务(10433)
(10429)
(10242)
业经(9483)
(9056)
贸易(9046)
(8848)
体制(8826)
理论(8530)
(8360)
(8105)
制度(8101)
机构
学院(160158)
大学(158422)
管理(62161)
(61649)
经济(59775)
理学(49229)
理学院(48707)
管理学(48028)
研究(48014)
管理学院(47688)
中国(45222)
(38317)
(35194)
(28435)
财经(27466)
科学(26506)
(25074)
(24410)
中心(24026)
北京(23801)
(23445)
研究所(21105)
(20645)
师范(20495)
(20017)
财经大学(19925)
(17748)
业大(17701)
技术(17551)
经济学(17527)
基金
项目(80270)
研究(65080)
科学(60899)
基金(54272)
(44630)
国家(44150)
社会(37301)
科学基金(37186)
社会科(35028)
社会科学(35015)
(31776)
教育(31559)
编号(30320)
基金项目(27824)
成果(27084)
(26249)
资助(24107)
自然(22576)
自然科(21937)
自然科学(21932)
自然科学基金(21518)
课题(21326)
项目编号(18589)
(18115)
(18082)
(17915)
重点(17444)
(16312)
大学(15861)
(15832)
期刊
(84555)
经济(84555)
研究(55784)
中国(38630)
(33641)
管理(28668)
教育(23525)
(23219)
金融(23219)
(18674)
学报(17900)
科学(17295)
技术(16227)
业经(14675)
大学(14458)
财经(14120)
学学(12801)
(12170)
经济研究(12065)
农业(11713)
问题(11289)
图书(11097)
理论(10137)
会计(10034)
(9826)
财会(9701)
实践(9163)
(9163)
(9005)
商业(8769)
共检索到279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麒麟  
管理层收购的定价受收购参与各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管理层历史功劳的认定等因素的影响 ,每股净资产不能较客观地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 ,因此不适合作为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基本标准。在管理层收购的运作实务中应该公开竞价、规范收购程序、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监管系统 ,促进市场的有序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娥平  
管理层收购定价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保全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我国现在流行以每股净资产为基准的做法不够合理,也不应该考虑管理层的历史贡献。管理层收购定价要以市场化为方向,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东莲  
本文通过剖析管理层收购(MBO)在我国的现状,揭示了我国MBO操作中的不透明和暗箱操作现象,提出了从收购主体合法性审计、定价审计、信息披露审计以及MBO后的审计等方面,对管理层收购审计的策略与重点。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管理层收购理念被引入我国是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而且一度被认为是解决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灵丹妙药。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管理层收购在探索过程中也产生了极大的争议。问题集中表现在内部人控制引发估价偏低、收购程序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分析得出一些对我国管理层收购发展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赖昭瑞  
近些年在我国曾一度出现管理层收购的热潮,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以及制度设计的缺陷,在管理层收购的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资金来源问题、法律依据问题、信息披露问题、收购价格确定问题、新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具体操作上的问题等。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在股市全流通问题解决之前,应停止国有股以管理层收购的方式向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转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桂芹  
MBO是西方常见的企业并购模式,它在改善管理层激励、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种企业并购的新模式,MBO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操作障碍。因此,必须为MBO运作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波  
一、引言200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等问题作出规定。在政策导向下,国内A股上市公司MBO潜潮涌动,我国的MBO从非正式的实验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大量公司在设计MBO方案,很多国外公司摩拳擦掌酝酿建立MBO基金,掀起了我国MBO的热潮。2005年4月14日,国资委和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此次的《暂行规定》对"管理层"这个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并相应扩大了外延;对资金来源、职工安置费等在以前的相关文件中设计粗略、不易厘清的问题,均在此次得以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菊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定价过低、定价透明度差、定价动机异化等问题,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定价依据、引入充分的竞争机制等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一、收购主体不具备合法性 我国现行的管理层收购(MBO)主体在法律上存在障碍。目前,对管理层收购主体形成约束和限制的主要有《公司法》、《证券法》以及政府为规范金融、证券市场而颁布的各种暂行条例等。MBO的收购主体一般是公司内部高层管理人员;职工持股会也可能参与到收购活动中来。虽然《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瑛  朱宇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创新的制度设计在企业改革中有其特殊的价值,但往往动机会改变最终的结果。现阶段我国对管理层收购有着客观的制度需求,但国家的政策动因契合了管理者转移财富的利己动机,所以,要用市场机制和相关法规来规范管理层收购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华  马如华  
通过剖析管理层收购 (MBO)在我国的现状 ,揭示出我国MBO操作中的不透明环节和易出现的“暗箱”操作 ,提出了审计的必要性 ,并由此展开了对MBO审计的初探。其中主要包括MBO前的收购主体合法性审计、管理层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定价审计、信息披露审计以及MBO后的会计报表审计、公司治理机制审计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大鹏  孙峥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MBO)实际上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杠杆收购作为一种通用的公司重组形式,通常由一个小集团的投资者用借款或其它融资方式,收购一家公众持股公司的全部股票或资产。如果买方集团的主要成员是被收购公司的主要管理者且在收购的实施过程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就是所谓的"管理层收购"。美国是实施管理层收购较早的国家,有许多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本文将做适当对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静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指出目前我国实行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解决的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翔  徐邓耀  
本文首先全面归纳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然后深入剖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详细提出了规范发展管理层收购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德亮  和丕禅  朱磊  
20世纪 80年代中期 ,在美国的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中 ,管理层收购( MBO)狂热一时。 2 0世纪末期 ,MBO在我国也悄然出现 ,尤其是进入 2 1世纪以来 ,我国连续发生的几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 ,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三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剖析 ,探究其发生的内在机理 ,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