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8)
2023(8526)
2022(7196)
2021(6571)
2020(5375)
2019(12174)
2018(12159)
2017(23827)
2016(12745)
2015(14431)
2014(14654)
2013(14945)
2012(14645)
2011(13588)
2010(13922)
2009(13140)
2008(12881)
2007(11693)
2006(10883)
2005(10273)
作者
(39253)
(32567)
(32472)
(30737)
(20540)
(15483)
(14812)
(12493)
(12271)
(11794)
(11114)
(10727)
(10524)
(10370)
(10150)
(10024)
(9509)
(9437)
(9320)
(9268)
(8462)
(8071)
(7981)
(7397)
(7346)
(7327)
(7327)
(7244)
(6678)
(6406)
学科
(68483)
经济(68423)
(32456)
管理(31101)
地方(23728)
中国(23510)
(22352)
企业(22352)
方法(21154)
(20627)
数学(18444)
数学方法(18326)
业经(16191)
地方经济(14036)
农业(14008)
(13032)
(12459)
银行(12446)
(12348)
贸易(12332)
(12211)
(11941)
(11861)
(11797)
金融(11796)
产业(11495)
(11419)
(10792)
环境(10563)
技术(10013)
机构
学院(195175)
大学(192634)
(87836)
经济(86059)
研究(73859)
管理(70016)
理学(58413)
理学院(57634)
中国(57061)
管理学(56886)
管理学院(56509)
科学(42960)
(42840)
(40538)
(38161)
研究所(34048)
中心(32561)
(32090)
(31057)
财经(31018)
北京(28175)
(28170)
师范(27936)
(27851)
经济学(27443)
(26245)
业大(25738)
(25549)
农业(24796)
经济学院(24774)
基金
项目(118665)
科学(93130)
研究(90672)
基金(83373)
(71764)
国家(71154)
科学基金(59691)
社会(58441)
社会科(55542)
社会科学(55534)
(47479)
基金项目(44097)
教育(39838)
(39528)
编号(37181)
自然(34788)
自然科(33870)
自然科学(33863)
资助(33502)
(33496)
自然科学基金(33220)
成果(30954)
发展(27770)
重点(27308)
(27304)
课题(27204)
(26057)
(24836)
国家社会(24010)
创新(23355)
期刊
(109210)
经济(109210)
研究(66522)
中国(43773)
(31474)
管理(27786)
(27599)
科学(26232)
学报(26018)
(23654)
金融(23654)
教育(22445)
农业(21678)
业经(19909)
大学(19862)
学学(18524)
经济研究(17581)
技术(17192)
问题(15561)
财经(15358)
(13456)
(12232)
(11048)
商业(11047)
国际(10712)
技术经济(10384)
经济问题(10047)
现代(9686)
经济管理(9420)
理论(9404)
共检索到317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跃群,胡新华  
本文实证分析了1985-2003年我国三大经济区以及31个省市区之间第三产业发展差异的演变趋势及特征。分析认为,三大经济区之间第三产业发展差异明显存在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各省市区之间并不必然存在这种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出三大经济区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志娟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了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要发展第三产业市场化,这有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才能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润滑剂”,成为加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催化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苏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政策等原因,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本文将第三产业内部构成纳入分析框架,并借助于模型,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第三产业地区差距的形成原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建民  丁疆辉  李颖  
基于2000—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从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2个角度,深刻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构成。从行业结构看,各行业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既取决于各行业本身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又取决于行业的发展速度。自2000年以来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第三产业的作用力越来越大,有效地促进了第三产业增长,而以交通运输为代表的传统流通部门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因此,合理发展新兴产业将是有效拉动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从地区结构看,无论从第三产业本身还是从内部各行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空间集聚,但新兴行业的集聚程度要大于传统行业;2000—2009年东部地区对我国第三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淑方  
文章以第三产业发展理论为依据,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内部行业结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影响各省区直辖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从而总结我国不同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特征和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第三产业对吸纳就业、保护环境和支撑传统制造业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国际经济前景不乐观、外需减弱的大环境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应要求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尽快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份额。当务之急是要创造有利环境,支持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炼利  
本文比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对1998年至今第三产业10个行业门类的经营效益和投资效果进行了全面剖析,得出我国第三产业与“可持续发展”渐行渐远的基本结论,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得失做出深刻思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国平  刘娟  
选取重庆市40个区县第三产业发展评价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表明重庆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仅在三大经济圈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在三大经济圈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重庆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全市整体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涛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内部构成的变化及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启示国际经济研究所王海涛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65年各发达国家平均值已为51.23%,1992年这一比重又进一步上升到65.6...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作磊  
通过国际比较,本文对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保持了较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很大,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今后我国的劳动力将主要转向第三产业,而传统的商贸餐饮业和新兴的服务行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本文在改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上从观念、思路、战略、体制和政策等方面进行讨论。鉴于第三产业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发展第三产业,从战略上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在体制和政策上,要在市场准入方面,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体制基础,建立公平、平等和规范的第三产业准入制度,适当降低第三产业发展的准入门槛;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降低第三产业发展的税负水平;改革第三产业生产资料与行政及事业收费等体制,降低第三产业发展的成本;推进第三产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述英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性,一是指发展总量不足,结构演进迟缓,严重落后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指我国第三产业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而且明显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滞后不等于不发展,发展中仍然滞后。研究和探讨我国第三产业的滞后性及其原因,是制定和实施中央规划的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加快发展目标和确立第三产业发展模式的前提。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分析和探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邹荣桂  
本文认为,通过提高对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优化结构体系、消除发展中的各种障碍,以及加快第三产业的组织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等途径,抓住加入WTO这一大契机,可以实现我国第三产业的高效发展和素质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艺  庞雅莉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是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论述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作用与意义 ,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