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9)
- 2023(9145)
- 2022(7763)
- 2021(6971)
- 2020(5961)
- 2019(13330)
- 2018(13168)
- 2017(27026)
- 2016(14110)
- 2015(15786)
- 2014(15818)
- 2013(16039)
- 2012(15620)
- 2011(14558)
- 2010(14774)
- 2009(14065)
- 2008(13653)
- 2007(12177)
- 2006(11122)
- 2005(10250)
- 学科
- 济(89016)
- 经济(88942)
- 管理(40354)
- 业(37719)
- 方法(36850)
- 数学(33681)
- 数学方法(33507)
- 企(28933)
- 企业(28933)
- 中国(21508)
- 地方(18857)
- 财(17317)
- 农(16294)
- 学(14578)
- 制(14512)
- 业经(14055)
- 贸(13377)
- 贸易(13369)
- 地方经济(13119)
- 易(12902)
- 银(12769)
- 银行(12761)
- 融(12714)
- 金融(12713)
- 行(12298)
- 农业(10943)
- 环境(10624)
- 体(10457)
- 务(9866)
- 财务(9857)
- 机构
- 大学(225999)
- 学院(223069)
- 济(109906)
- 经济(107951)
- 管理(83203)
- 研究(77940)
- 理学(71618)
- 理学院(70802)
- 管理学(69788)
- 管理学院(69355)
- 中国(59483)
- 财(51634)
- 京(46316)
- 科学(43064)
- 财经(41816)
- 所(38937)
- 经(37958)
- 经济学(37318)
- 研究所(34803)
- 中心(34223)
- 经济学院(33670)
- 江(32116)
- 农(31361)
- 财经大学(31229)
- 北京(29405)
- 业大(28198)
- 院(27628)
- 范(27298)
- 师范(27068)
- 州(25505)
- 基金
- 项目(139640)
- 科学(111716)
- 基金(105733)
- 研究(100524)
- 家(91348)
- 国家(90692)
- 科学基金(78043)
- 社会(69370)
- 社会科(66169)
- 社会科学(66155)
- 基金项目(55610)
- 省(51589)
- 自然(48395)
- 自然科(47315)
- 自然科学(47301)
- 自然科学基金(46487)
- 教育(45890)
- 资助(44570)
- 划(43723)
- 编号(37617)
- 部(33007)
- 重点(31175)
- 成果(30974)
- 发(30509)
- 国家社会(30235)
- 教育部(29040)
- 创(28148)
- 人文(28109)
- 性(26806)
- 科研(26634)
- 期刊
- 济(122947)
- 经济(122947)
- 研究(74257)
- 财(37229)
- 中国(36161)
- 学报(31540)
- 管理(31436)
- 科学(29105)
- 农(27256)
- 融(25079)
- 金融(25079)
- 大学(24422)
- 学学(23293)
- 财经(22715)
- 经济研究(22381)
- 经(19567)
- 农业(18226)
- 技术(17364)
- 问题(16990)
- 业经(16927)
- 统计(16368)
- 贸(14775)
- 教育(14050)
- 策(13503)
- 技术经济(13146)
- 决策(12457)
- 国际(12158)
- 商业(11538)
- 理论(11185)
- 世界(10501)
共检索到337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兴海
在宏观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投入对产业增长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贡献。但技术投入是如何作用于产业增长的,其路径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可以分为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这两个主要观点。现有研究由于选取的经济指标和区域空间尺度的差异,导致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章利用1994~2012年30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的3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数据,对我国地级市层面的空间经济外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论发现:我国空间经济的外部性路径在大多数产业中体现地方化经济,而城市化经济在大多数产业中都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城市化经济 地方化经济 空间经济外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 王子龙 许箫迪
利用2006-2011年中国28个区域的Moran’s I指数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模式进行有效测度。计算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日益明显,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创新,经济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外开放初期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产生抑制作用;当期人力资本水平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作用并不显著。文化产业发展的均衡稳定状态是空间集聚的基本条件,区域创新是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内在动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生龙 张捷
文章在空间经济视角下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及其生成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1985-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从长期看存在着绝对β收敛,但短期内不存在绝对β收敛,这一结论无法从OLS框架中得出;(2)不论从长期看,还是从短期看,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均存在条件β收敛,这一结论即使在OLS框架中也能得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光平 龙志和 吴梅
本文提出采用Bootstrap方法对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的残差分布进行Moran’s指数,最大似然LM-Error及LM-Lag统计量的模拟检验,可用于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的(事先)确定及(事后)验证。通过两个实例表明,在回归误差服从独立分布的假设下,有别于大样本理论分布的经典检验法,Bootstrap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空间经济计量模型残差分布不确定时,模型中变量间空间相关性的检验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欧变玲 林光平
本文使用回归残差的Bootstrap方法,对线性模型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基于空间相关性检验统计量Moran’sI,在不同Bootstrap样本数及不同空间衔接结构下,研究并比较Bootstrap和渐近检验方法。通过MonteCarlo实验揭示了当空间经济计量模型中残差不满足经典正态假定条件时,空间相关性的渐近检验理论不再有效。本文把Bootstrap方法用于空间相关性检验,对水平扭曲进行了分析校正。研究同时发现,从水平扭曲角度来看,无论残差是否满足经典正态假定条件,空间经济计量模型Bootstrap检验通常都很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祥兰
为了研究我国宏观统计指标数据的有效性,文章采用CPI作为因变量,通过平稳性和单位根的检验,确定有效的滞后期;然后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确定影响CPI的自变量,进行回归拟合和数据质量评估。结果表明,CPI的数据误差主要来源于随机因素而非模型与实际数据的系统偏离,因此可以判断该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非常优良。通过相对误差的波动规律发现,CPI数据的相对误差在区间[-2%,2%]内波动,而且主要集中在[-1%,1%]这个范围内。因此总体来说,我国统计的CPI数据的质量的可信度处于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
CPI数据误差 数据有效性 相对误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蒋文定 黄建山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重心移动的方法,即根据区域属性值的特征量来分析重心移动。本文应用这种方法,对1985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环境污染重心移动的轨迹、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环境污染重心与相应污染变量、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总量和方差之间存在显著影响关系,而与相应污染变量、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变化速度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有效管理我国环境污染、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婷 黄建山
文章通过对44个国家GDP、FDI、人口与技术重心的空间分布及移动路径、速度作以比较分析,探讨了各属性重心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重心 空间分布 演变路径 技术与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仇伟 潘新华
财政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重要手段之一,明确它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制定财政政策时有的放矢。本文基于1990-2009年经济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联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但从长远来看,财政政策有效性不够持久,且缺乏长期稳定的内在调节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文
中国的区域经济是否存在收敛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国内的研究主要偏重于检验中国的区域经济是否存在绝对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本文基于曼昆,罗默和韦尔在1992年提出的分析方法,将人力资本项加入到经典的索洛模型中,通过构造一个面板数据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在统计意义上不能拒斥中国区域经济的条件收敛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红键 魏后凯 邓明
城市集聚经济具有多维性,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不同维度特征都会对集聚经济效应的大小产生影响。本文构建了包含规模效应、密度效应和结构效应三个维度的城市集聚经济综合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0年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城市集聚经济的三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范围内,虽然规模效应表现出显著倒U型特征,但是结合最优值在样本区间的分布来看,规模效应基本支持了城市规模越大生产率越高的观点,弹性系数约为1.66%~1.94%;密度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按城区总人口比建成区面积的最优城市人口密度值约为1.30万人/平方公里;结构效应在劳均产值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在工资模型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苗建军
收敛性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是经济增长理论最重要的论断之一。对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统计检验一般采用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验证,但是收敛性计量模型检验存在以过于简单的模型模拟复杂经济运行,研究假定不符合实际等固有缺陷,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收敛性的全部内涵,而且计量模型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文章从收敛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利用数据分布思想进行经济增长收敛性判断,可以非常全面地反映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有效避免了研究假定的各种缺陷,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敛性 数据分布 集中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远芬 许统生
在概述我国技术引进现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从总体层面考察了技术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关系。研究显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着波动关系。
关键词:
技术引进 经济增长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雪阳
文章在综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协整框架下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分别代表我国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情况的基尼系数、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了我国1990~2009年间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关系,并对协调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琛
文章基于2000—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时点固定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了我国经济增长率与CPI的关系,得出:第一,CPI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正负效应,对经济增长呈现非线性关系的影响。基于经济增长率最大化前提下,我国CPI的最优值为103.53。第二,我国CP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单重门槛效应,其门槛值为103.55,当CPI<103.55时,CPI对经济的影响呈现正向效应;当CPI≥103.55时,CPI对经济的影响呈现负向效应。门槛效应进一步验证了CPI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影响。
关键词:
CPI 经济增长 非线性关系 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