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7)
2023(9787)
2022(8900)
2021(8619)
2020(7332)
2019(17181)
2018(17494)
2017(34695)
2016(19053)
2015(21778)
2014(22045)
2013(22035)
2012(20428)
2011(18425)
2010(18641)
2009(17203)
2008(16965)
2007(14901)
2006(13359)
2005(12024)
作者
(56661)
(46375)
(46301)
(44155)
(29806)
(22360)
(21008)
(18248)
(17712)
(16932)
(15893)
(15582)
(14734)
(14705)
(14312)
(14251)
(13919)
(13828)
(13401)
(13294)
(11558)
(11550)
(11287)
(10613)
(10522)
(10438)
(10426)
(10347)
(9437)
(9149)
学科
(74988)
经济(74895)
管理(54953)
(52208)
(42649)
企业(42649)
方法(35651)
数学(30999)
数学方法(30618)
中国(21681)
(21110)
(19598)
业经(16125)
(15944)
(15827)
(14885)
贸易(14878)
(14488)
地方(14443)
农业(13564)
(13063)
银行(13031)
(12419)
(12400)
理论(12385)
(11945)
财务(11880)
财务管理(11852)
环境(11664)
技术(11662)
机构
大学(278364)
学院(276237)
管理(110968)
(107970)
经济(105420)
理学(95532)
理学院(94500)
管理学(92948)
管理学院(92459)
研究(90974)
中国(68312)
(60387)
科学(56736)
(51991)
(46837)
(43825)
研究所(42224)
财经(41424)
业大(41299)
中心(40688)
(40119)
北京(38800)
(37392)
(36528)
师范(36257)
农业(34659)
(33042)
(32328)
经济学(31282)
财经大学(30712)
基金
项目(182164)
科学(141598)
研究(134846)
基金(130450)
(112907)
国家(111954)
科学基金(95034)
社会(82069)
社会科(77603)
社会科学(77580)
(71168)
基金项目(70082)
自然(62240)
教育(61819)
自然科(60700)
自然科学(60687)
(60103)
自然科学基金(59569)
编号(56835)
资助(54513)
成果(47238)
(40441)
重点(40267)
课题(38671)
(38594)
(37303)
项目编号(35137)
创新(34718)
科研(34695)
教育部(34439)
期刊
(121385)
经济(121385)
研究(85597)
中国(48265)
学报(42777)
管理(40623)
(40618)
科学(38830)
(37572)
大学(31858)
教育(31162)
学学(29761)
农业(28870)
(25267)
金融(25267)
技术(23234)
业经(20534)
财经(19762)
经济研究(18686)
问题(16882)
(16660)
图书(15996)
理论(15871)
实践(14635)
(14635)
技术经济(13609)
(13557)
现代(13094)
科技(12914)
(12806)
共检索到406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腾飞  金光敏  亢霞  
近年来,稻谷库存偏高、国内外价格倒挂、产销不协调、稻谷高品质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说明稻谷供求结构失衡。稻谷作为我国主要口粮品种之一,是最易引发粮食供求失衡的敏感性和先导性作物,稻谷供求失衡很容易波及其他粮食品种。分析认为,稻谷供求失衡的发生机制为生产补贴机制不合理、价格调节机制不完善、加工转化水平落后和库存调节机制不灵活,导致产能增强但优质供给不足、稻谷进口量快速增长、有效供给能力难以提升。因此,应从供给端与需求端同时发力,促进稻谷供需平衡。但由于需求侧改革受稻谷需求弹性小的特点限制,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理想预期,所以应着重以稻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化解稻谷供求失衡。为促进稻谷供求有效对接,应在维护口粮安全的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产销衔接,促进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供需平衡;完善收储政策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绿色优质稻谷产品供给体系,以高质量发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子刚  郭庆海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粮食生产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求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粮食危机"的预期。作为全球种植生产和消费需求最广泛的粮食作物,稻谷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稻谷的国际及国内市场供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稻谷市场供求为研究对象,分析稻谷历年生产状况,探讨稻谷的消费情况,对稻谷市场供求形势及趋势进行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希章  李富有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融资困境日益加剧,民间资本供求失衡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文聚焦于对我国民间资本供求规模测度、失衡原因剖析与对策研究。基于2011年样本调研数据与供求规模核算分析,文章精确量化民间资本供给量约为32万亿元,需求量约为46万亿元,供求失衡缺口达14万亿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民间资本供求失衡主要原因在于民间资本供给效率低下、脱实入虚以及供求作用渠道阻塞不畅等;最后,在供求测度与失衡分析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区域民间资本聚集区、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以及构建"四位一体"民间资本供求风险防范机制等解决民间资本供求失衡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金花  刘晓洁  吴良  刘立涛  伦飞  成升魁  刘刚  
论文基于城市和农村人口大米消费量、稻谷加工产品产量、猪及家禽等产品出栏量、单位面积种子用量等估算了2000—2014年我国稻谷消费的变化,分析了不同省份稻谷的供需平衡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稻谷人均表观消费量显著高于世界水平;2000—2014年稻谷供需从紧平衡甚至个别年度供不应求的状态逐渐过渡到供需盈余;我国稻谷以口粮消费为主,但消费比重减少明显,工业和饲料消费比重增加;2014年我国稻谷库存消费比接近70%,10 a库存增加了2.72倍;我国2/3的省份(21个)稻谷供需难以自足,仅10个省份稻谷能够自足,5个省份稻谷供需盈余量在300万t以上。为去库存,应坚定推进水稻的市场化改革;为保障区域稻谷等口粮的需求,应加强省际之间粮食流通体制机制的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蒲明  王雅鹏  黎东升  
我国稻谷的产量与消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稻谷期货在1998年退出期货市场后,一直没有恢复上市。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敏感分析和相关分析对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几个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稻谷的产量与价格波动幅度最大,而稻谷的产量与下期价格相关程度最小,不利于维护粮食安全,建议尽快恢复稻谷期货上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丹  
气候变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构建了1979-2007年间我国稻谷主产区的面板数据,据此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稻谷生产和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稻谷生产的气候因子为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且对稻谷生产都是负面影响;但是由于稻谷主产区内的降水和日照都是减少的,因此实际上气候变化对我国稻谷增产的贡献率达到近9%;1979-2007年间,我国稻谷的净出口基本来自于气候变化带来的稻谷增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碧珵   陶然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借鉴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原理和当前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本文实证检验影响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各项因素,并对各因素的效应规模和重要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上年最低收购价、过去两年平均总成本、上年库存水平、上年最低收购价与市场售价价差、国内与国际稻谷市场价价差对本年度最低收购价有较强影响;不同品种的稻谷最低收购价受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差异性主要来源于稻谷供给弹性和用途的差异。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使稻谷最低收购价能够调整及时、幅度合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飞  王娟  
文章基于协整检验理论和门限自回归模型,利用省份稻谷价格季度数据研究我国区域稻谷市场的整合模式和价格调整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987~2012年间我国稻谷市场的整合程度在逐渐增强;但受市场力量、运输成本等因素制约,中心市场价格波动对地方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存在多种模式。部分省份呈现出非对称价格调整机制,且负价格偏差调整速度要明显快于正价格偏差调整速度,表明市场力量更倾向于保持粮价在高位运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大为  蒋和平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建立了粮食储备制度,并成为国家调控粮价的重要政策,对稳定国内粮食价格,保障居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稻谷为例,运用1991-2014年我国稻谷价格与储备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对稻谷价格与储备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稻谷价格变动与储备变动之间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二者存在相互的冲击效应,但随着作用期数的增加冲击效应逐渐减弱。对此,本文就稳定稻谷价格和完善稻谷储备政策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明典  
一、高产水稻育种研究现代生物技术是培育高产水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杂交水稻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013亿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0%,我国亚种间杂交稻一般比品种间杂交稻具有20%以上的增产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栋  毛志怀  
利用分形理论对稻谷产生的应力裂纹进行了分析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 ,稻谷产生的应力裂纹具有分形特征。建立了稻谷应力裂纹的沿晶脆断、穿晶脆断、沿晶和穿晶偶合脆断 3种弯折扩展分形模型 ;建立了稻谷应力裂纹的分叉扩展分形模型 ,其分形维数与分叉角的大小有关。对稻谷产生应力裂纹的 4种分形扩展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沿晶和穿晶偶合脆断的临界扩展力 <分叉扩展的临界扩展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清淞  喻妍  李崇光  
稻谷最低收购价是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重要措施。2004年以来,政策实施的基本目标围绕稳定国内粮食生产、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展开,其关键在于把握最低收购价格形成的市场预期效应。基于早、中、晚籼稻和粳稻的省级数据,采用面板估计方法分析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在不同区域和时期对其市场价格预期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在非政策执行区,还是政策执行区的非执行期内,稻谷最低收购价均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市场预期,但其影响在非执行区弱于前1期市场价格的影响,而在执行区强于前1期市场价格的影响。(2)在政策执行区的执行期内,基于最低收购价格的托市效应,前1期市场价格对预期的价格差额(市场价格与最低收购价的预期差额)具有正向影响,最低收购价格则呈负向影响。因此,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改革应围绕政策执行目标充分考虑未来政策改革对市场预期的冲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清淞  喻妍  李崇光  
稻谷最低收购价是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重要措施。2004年以来,政策实施的基本目标围绕稳定国内粮食生产、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展开,其关键在于把握最低收购价格形成的市场预期效应。基于早、中、晚籼稻和粳稻的省级数据,采用面板估计方法分析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在不同区域和时期对其市场价格预期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在非政策执行区,还是政策执行区的非执行期内,稻谷最低收购价均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市场预期,但其影响在非执行区弱于前1期市场价格的影响,而在执行区强于前1期市场价格的影响。(2)在政策执行区的执行期内,基于最低收购价格的托市效应,前1期市场价格对预期的价格差额(市场价格与最低收购价的预期差额)具有正向影响,最低收购价格则呈负向影响。因此,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改革应围绕政策执行目标充分考虑未来政策改革对市场预期的冲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乐  邹文涛  
稻谷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稻谷消费的结构和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转型期稻谷消费主要影响因素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稻谷消费模型,采取基准方案、低位方案和高位方案对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时(2020年)、人口达到峰值基本实现工业化(2030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50年)时稻谷消费需求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认为,在中长期内我国稻谷消费总量将呈下降趋势,稻谷口粮消费绝对数量下降但在稻谷消费总量中仍占较大比重,稻谷饲用量和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稻谷工业用量和比重则持续增加,种子用量数量减少,但比重基本保持稳定。最后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民初  
本文主要阐述了义务教育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阶层之间供求失衡的三种表现形式 ,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分析了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