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7)
2023(8717)
2022(7663)
2021(7298)
2020(6208)
2019(14764)
2018(15034)
2017(29821)
2016(16597)
2015(19213)
2014(19795)
2013(19688)
2012(18670)
2011(17022)
2010(17572)
2009(16633)
2008(17176)
2007(15788)
2006(14000)
2005(12952)
作者
(48990)
(40930)
(40391)
(39358)
(25969)
(19674)
(18896)
(15919)
(15135)
(15034)
(13884)
(13634)
(13022)
(12992)
(12845)
(12828)
(12810)
(11933)
(11841)
(11825)
(10488)
(10095)
(10093)
(9415)
(9398)
(9270)
(9237)
(9099)
(8410)
(8273)
学科
(66741)
经济(66660)
管理(45318)
(42863)
(33928)
企业(33928)
方法(31589)
数学(27196)
数学方法(26948)
(22266)
(21907)
税收(20449)
(20274)
(19909)
中国(19822)
(15324)
(14557)
(14125)
贸易(14116)
(13717)
业经(13656)
理论(13213)
农业(12650)
(12443)
银行(12418)
(11964)
(11953)
财务(11930)
地方(11917)
财务管理(11889)
机构
学院(245425)
大学(245041)
(99554)
经济(97176)
管理(88316)
研究(79858)
理学(74260)
理学院(73417)
管理学(72192)
管理学院(71727)
中国(63665)
(55057)
(52406)
科学(47993)
(41762)
财经(41638)
(39930)
(39415)
(37299)
中心(36931)
研究所(36869)
北京(34109)
业大(33690)
(32283)
(32228)
师范(31964)
经济学(31374)
农业(31033)
财经大学(30292)
经济学院(28588)
基金
项目(143700)
研究(109772)
科学(109581)
基金(99638)
(85347)
国家(84568)
科学基金(70361)
社会(65676)
社会科(61991)
社会科学(61970)
(56786)
教育(52358)
基金项目(52172)
编号(48819)
(47611)
自然(43136)
资助(42126)
成果(41996)
自然科(41979)
自然科学(41962)
自然科学基金(41196)
课题(33502)
重点(32576)
(32513)
(31034)
(29658)
(29464)
项目编号(29377)
大学(28067)
教育部(27781)
期刊
(116071)
经济(116071)
研究(80678)
中国(48928)
(44090)
学报(36167)
(35576)
教育(31723)
科学(31142)
管理(31110)
大学(26769)
学学(24733)
(23816)
金融(23816)
农业(23421)
技术(22938)
财经(20484)
业经(18851)
经济研究(18844)
(17588)
(17574)
问题(16214)
(16059)
税务(14283)
(13984)
图书(13446)
理论(13031)
商业(12386)
技术经济(12354)
(12311)
共检索到383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谢少华  张林  
国内外的税收征管实践证明,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税收征管水平和特定税制条件下,由于税收成本的制约,发生一定的税收征管损失(又称税收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笔者认为,存在并不代表合理,而且其“不合理性”还会因为经济体制、税收制度和社会管理水平的缺陷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贾绍华  
税收流失与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有关,亦与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有关,更与国家的税收法律制度、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实现机制和国民税法遵从意识息息相关。治理税收流失历来是各国政府在税收治理中的一大难题。准确把握税收流失的规模是对税收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础。文章采用修正的现金比率法、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对我国2001—2013年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中税收流失的规模进行测算,并对税收流失总规模进行总体分析和测算。在对测算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税收法制、管理体制、征管机制和税法教育宣传4个方面提出综合治理税收流失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绍华  
准确把握税收流失的规模是对税收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础。作者采用现金比率法、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并利用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对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的税收收入流失情况进行了测算。在对测算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治理税收流失的 5点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淑珍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王淑珍我国税收征管模式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王淑珍1996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结合我国国情,适时地设计出“以纳税申报和优质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的征管模式,作为近期征管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云峰  
税收流失包括地下经济中的税收流失和公开经济中的税收流失。采取现金比率法并稍作改进,对我国地下经济规模进行测算,从税收流失规模来看,我国税收蕴含着很大的税收收入风险,但另一方面也表明,通过制度的调整减少税收流失、提高税收收入规模的空间也是巨大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古丽娜尔·阿不都拉  
近年来,我国税收超GDP增长既有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性因素;也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使GDP质量提高,进而促进税收快速增长的原因;还有税收收入结构优化促进了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外因;更有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和税收按计划征收使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独特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雷驰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税收收入增速变动过程,确立了一个税收增速短期变动成因的分析框架。依据现行税法和会计准则,将毛利和利润总额作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替代指标,并使用工业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其税基替代指标的增速数据对这一分析框架加以验证。研究发现,2012年后我国税收增速主要取决于纳税人的盈利能力。这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效果的体现,也向各级政府发出信号——切实增强纳税人盈利能力是提升税收增速的可行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飞  
税收流失的存在困扰着各国政府,也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治理税收流失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在国内外的理论文献中,研究税收流失的根源多从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的角度出发,却少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探究税收流失根源的。而人性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决定因素,从人性的视角出发能发掘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因素所导致税收流失成因背后的成因,这对于税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牛华勇  
国家税款的严重流失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税收理论与实务养的一大难题,它首先是侵蚀了国家财政的稳固性,而且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了不同纳税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本文拟从政府与税务机关、政府与纳税企业、税务机关与纳税企业之间的关系人手,力图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揭示出产生这一问题的制度原因,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做好的三项基础性工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解勤华  
本文基于大数据相关理论对我国税收征管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税收征管存在诸多问题,并针对我国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设计大数据背景下推进我国税收征管的路径,试图构建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税收征管模式,进而促进税收征管体系的不断成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佳曦  朱为群  
税收制度现代化是我国税收现代化的关键。衡量现代税制体系是否成熟定型,需要从理念、运行和逻辑三个层次确立评价标准。我国税收制度的现代化,应以征纳双方权责对等基础上的民主和透明为理念标准,以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为运行标准,以内容规范、体系完备为逻辑标准,并结合现实情况,逐步推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建喜  陈慧  
本文就我国税收流失的制度成因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提出五条税收流失治理措施:(1)建立对地方政府及税务部门的激励机制;(2)注重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3)改革税收征管制度;(4)合理制定税收征管指标;(5)完善税务部门的服务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梅  
当前我国税收流失现象非常普遍,给经济运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税收流失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存在不足。而从税法的法律机理分析是因为我国税法立法过程中的行政立法突出、税法监督缺位、税收执法扩张导致税法运行不匹配,从而产生税收流失。在税收执法过程中,税收机关的国地税机构设置体系、执法效率不高;而纳税人纳税意识的淡薄、税收监督体系的不足也是税收流失的原因。因此应采取建立以纳税人权利为核心,税收立法权、执法权、司法权三权制约、配合的税收法律体系;加强税收立法工作和税法宣传及公民纳税意识教育等手段防范税收流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培勇  
税收流失仿佛一个罪恶的幽灵,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蹒跚前行,蛀蚀着社会经济运行的肌体。税收流失的现状如何?规模多大?根源何在?又如何治理?严肃的现实呼唤着系统而深入的回答。贾绍华博士的新著《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 (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一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了很好的解答。全书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以其坚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明锐的创新能力和深邃的经济学智慧,综合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